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风

南宋*官窑乳白釉执壶

2024-03-15国风

北宋「靖康之难」以后,宋高宗赵构避逃东南,定都临安(今杭州)史称南宋。南宋王朝为了满足宫廷饮食、祭祀和陈设等需要,「袭故京遗制」,在临安设官窑,专门生产宫廷日用和祭祀用瓷,通常称南宋官窑。南宋官窑有二,分内窑和新窑。内窑现称「修内司窑」,在杭州凤凰山下;新窑今称「郊坛下窑」,在杭州乌龟山下。 修内司在南宋隶属匠作监,主要掌管皇城太庙缮修兼掌皇室用具配给。修内司窑在工艺上继承了北宋末期汝窑和官窑的特点,同时借鉴了龙泉窑青瓷烧造技艺。器类有各式仿商周秦汉青铜器和玉器的陈设瓷器,如弦纹壶、贯耳穿带弦纹壶、贯耳穿带方壶、鹅颈瓶、琮式瓶、纸槌瓶、鬲式炉、弦纹三足炉、螭耳弦纹炉、贯耳觚、尊、花插等,还有日用的各式洗、盘、碟、碗及杯等。

明曹昭【格古要论】中写道:「官窑器宋修内司烧者,土脉细润,色青带红,浓淡不一。有蟹爪纹、紫口铁足。色好者与汝窑相类。有黑土者谓之乌泥窑。伪者皆龙泉所烧者,无纹路。」

高濂【遵生八笺——燕闲清赏笺】中记载:「修内司官窑品格大率与哥窑相同,色取粉青为上,浅白次之,油灰色色之下也。纹取冰裂、鳝血为上,梅花片黑纹次之。细碎纹纹之下也。」「所谓官者,烧于宋修内司中,为官家造也。窑在杭之凤凰山下。其土紫,故足色若铁,时云紫口铁足。紫口,乃器口上仰,泑水流下,比周身较浅,故口微露紫痕,此何足贵?唯尚铁足,以他处之土咸不及此。哥窑烧于私家,取土俱在此地。官窑质之隐纹如蟹爪,哥窑质之隐纹如鱼子,但汁料不如官料佳耳。」修内司窑器胎骨黑灰,带紫褐色调(紫灰色),生烧器则为浅灰色。修内司官窑器还有一个很特别的特征是「紫口铁足」。紫口即器口釉薄处呈赭黑色,满釉器有紫口而无铁足。铁足是底足露胎处呈黑灰色。有薄胎薄釉和薄胎厚釉器,前者多为支钉烧,后者多为垫烧。多见薄胎厚釉器(胎最薄者仅1毫米 ),瓷片断面可见3~4层釉层。需要经过三四次烧成和上釉的复杂工艺 。修内司窑的釉色兼北宋官窑和龙泉窑二者之美。【格古要论】称「色好者,与汝窑相类」,釉色粉青为主,其次为月白,还有灰青、米黄等。修内司窑均有蟹爪纹开片。汝窑与龙泉窑中釉下划花较多,修内司窑几乎没有采用刻划花工艺。另外,汝窑等器物的某一部位或多或少有些窑变,修内司窑产品则全然没有,釉色稳定性佳。南宋修内司官窑的工艺精美程度亦远远高于其后之郊坛下官窑。传世修内司官窑器和宋哥窑器在胎质及其呈色方面有惊人的相似,以至有「官哥不分」之说。

此南宋•修内司官窑乳白釉执壶,口径:6CM;底足:7.5CM;高:18.8CM。器型规整,通体满施乳白釉。盘口,口沿部呈灰色,长颈,口沿下部至鼓腹上部置一执柄,溜肩,鼓腹,腹上部置一流注,腹部至足胫收敛,圈足略高呈铁锈色外撇。胎体坚实敦厚,釉色莹润洁白,温润如玉,釉面呈不规则形的铁线纵横交错,上下贯通,斑斑驳驳,像极了岁月沧桑的印痕。

此南宋•修内司官窑乳白釉执壶,2018年12月20日于美国洛克菲勒拍卖公司拍卖,流拍。【雅昌图录】可查询此藏品有关资料。此藏品与历朝历代各时期的同类瓷器类比,并检索全世界收藏机构出版的资料,各大博物院,博物馆及各拍卖公司历来拍卖记录,无一件此类藏品,因而,此藏品目前仅为孤品,且弥足珍贵。不仅填补了南宋•修内司官窑乳白釉执壶的空白,而且,具有极高的观赏,文物收藏,学术研究价值和经济价值。

——叶子珍藏

2024年2月15日于武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