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綜藝

嫌婚戀軟體太難用,南亞年輕人竟想回歸包辦婚姻?媽,給我找個!

2024-06-04綜藝

2020年,網飛上線了一檔真人秀節目,【印度媒婆】。

顧名思義,它講的就是媒婆的事。主角是印度的媒婆Sima Taparia,她專門幫印度(或印度裔美國人)年輕人牽線搭橋。

(網飛出品的【印度媒婆】)

但是Taparia可能和我們印象中的「婚姻中介」不大一樣,因為她這個「配對」的意思,指的是 「印度式包辦婚姻」 ,立刻會讓人聯想到「封建糟粕」的那種。

Taparia也的的確確就是那種——說委婉一點——不被年輕人喜歡的媒婆。

她會評頭論足,說長得漂亮、高挑、白皙、苗條的女生更容易找到物件;相對地,「有主見的女生」,配對的過程就會變得艱難無比。

用Taparia的話說,她們「善變、固執又挑剔」,她建議她們要「靈活一點」,「有時要學會妥協」。

(媒婆Sima Taparia)

但是年輕人喜不喜歡Taparia,並不是那麽重要。

因為很大程度上, 印度父母對子女的婚嫁仍然保留著最後的話語權 ,尤其是男方父母,許多父母要求門當戶對——種姓一樣,信仰一樣.......

事實上直至今日,印度人的包辦婚姻比例仍然高達90%。不過很神奇的是大多數人都對包辦表示滿意......

(數據來自於2023年NPR的一篇文章)

所以很多西方人第一次透過【印度媒婆】看到這種文化差異的時候,都感覺三觀炸裂:

原來一個人的各種「婚戀內容」是可以被打包成一張薄薄的簡歷,四處流傳的;

原來印度婆婆是可以如此對兒媳婦挑三揀四的,她的身高、體重、種姓、膚色,都是可以拿到台面上要求的.......

也因此,這檔節目一經推出就遭到過不少輿論非議,影評人和觀眾都批評它「誇大——或至少沒有批判——印度社會的一切倒退」。

有女生在社交媒體寫下長篇累牘的記敘,說看了【印度媒婆】,想到自己的父母曾經瞞著她要給她包辦婚姻(其實就是逼婚),這事給她造成了嚴重的創傷,她至今無法釋懷......

(原貼部份截圖,余下還有很長一大段)

-

其實也不光是印度,整個南亞,包括孟加拉、尼泊爾,都有類似的風俗,只是各地程度不一而已。

按常理推測,年輕人應該對這種糟粕深惡痛絕, 但沒想到在【印度媒婆】播出四年之後,居然有些南亞年輕人選擇了「回歸傳統」,想讓父母幫忙包辦一個.......

(年輕的南亞美國人開始考慮包辦婚姻)

28歲的Athena Sobhan就是其中之一。她近十年來一直在使用 Tinder、Hinge、Bumble......總之是市面上流行的各種配對軟體,但數年失敗的感情經歷之後,她感到這些配對軟體一個個都變得更爛了,她受不了了。

「這些套用太差勁了,差到了完全笑不出來的地步。我也已經到了不想再打打鬧鬧玩遊戲的年紀了。」

所以最後Sobhan刪除了所有軟體,對媽媽問了一個她永遠想不到自己會問的問題:

「媽,你能幫我找個物件嗎?」

(Athena Sobhan)

24歲的尼泊爾裔女生Joytsana Sangroula,也有類似的想法。

她最近也刪除了全部的配對APP,她表示,她使用這些APP的經歷有好有壞,但最終都逃脫不了一個問題:

這些APP帶來的經歷似乎不是那麽自然和嚴肅,尤其是和「傳統方式」相比。

她談戀愛是為了結婚,但是她感覺自己很難和尼泊爾男性發生共鳴,而她逐漸意識到,這才是她真正想要的。

「我媽媽總說,你應該跟一個尼泊爾男孩在一起。那...你倒是幫我找一個啊...」

「我覺得能找到一位和我說一樣語言,擁有和我一樣文化的人一起安定下來,即便不是完美的,也很不錯。」

(Joytsana Sangroula)

還有24歲的女生Sana,不過她擔心被報復,選擇不透露自己的姓名。

她希望能在30歲之前結婚。以前她曾經透過IG認識過男生,但頻繁、低效的約會最終讓她和前兩位一樣,放棄了所有配對軟體。

Sana有穆斯林背景(但她沒說自己是不是穆斯林,可能也是擔心被報復什麽的), 她很珍視文化上的契合度,以及「清真/非清真的比例」,也正是因此,她覺得可能讓家人介紹效果會更好,也許約會一年再考慮結婚。

「我見過別人包辦婚姻,結果生活很幸福的。我為他們高興。所以,如果他們能這樣,我肯定也能這樣。」Sana說。

-

這三位女生的共性其實都是對當代的約會軟體失望,於是想到了「傳統」的方法。這看上去也許有些荒誕,但其實她們有自己的道理。

據【紐約時報】報道,美國配對APP市場如今幾乎全被Bumble和Match Group(Tinder母公司)兩大公司壟斷,而它們在過去三年中,市值縮水了400億美元。

(兩大公司的股票走勢)

所以羊毛出在羊身上, 現在這些APP上幾乎所有功能都需要付費,已經到了不每個月花錢買會員,就幾乎不能用的地步;

可是真要花錢配對,感覺又怪怪的......

比如Sobhan就表示:

「如果你不為他們的服務付費,你只能得到一些最差的選擇。以前你還能設定你的偏好,現在就只有些最基本的了,比如你是不是異性戀,你想要的關系是什麽樣的。其他一切都得付費。」

(Athena Sobhan)

紐約大學的18歲學生Mandy Wang也表示:

「大家確實會用約會軟體,但我不認識任何一個會為此付費的人。事實上,如果我發現某人買了約會軟體的會員,我會覺得有點惡心(ick)。」

那麽解除安裝了約會軟體,這些在網路裏長大的年輕人還剩什麽呢?

他們想到了父母的「包辦婚姻」。

因為現代的「包辦婚姻」也未必都是【印度媒婆】裏展現的那樣——倒不如說, 西方視角下的「包辦」範圍過於廣泛,將父母安排的相親也看作「包辦」了。

布蘭迪斯大學女性研究教授Harleen Singh介紹道:

「這並不一定意味著父母就把一切都安排了,你就被迫結婚了。這種看待南亞包辦婚姻的視角,往往是一種來自外界的視角。」

「的確,在宗教氛圍濃厚的社群,雙方父母坐下來談個一兩次,新人就草草結婚了。但這種情況現在已不太常見,尤其是對美國的南亞移民來說。」

「配對APP成不成功,取決於它的演算法。但真正涉及到家庭時,需要考慮的不僅僅是兩個人,而是透過這兩個人建立起來的,更為龐大的社群合作關系。」

(Harleen Singh教授)

許多選擇「包辦」的人表示,他們會先進行初步認識,然後約會幾個月互相了解,再做出決定。 他們只是想知道自己遇到的人是否認真對待婚姻,而且比起冰冷的程式演算法,他們更相信父母的判斷。

Sangroula說,在成長的過程中,她以為包辦婚姻會隨著她父母那代人的老去而消亡。想到兩個人只是簡單地被安排到一起,沒有任何發言權,她就覺得這種糟粕早該消失。

但現在Sangroula明白,事情不一定非得是她想的那樣。

「我們之所以將其稱之為‘包辦’,是因為我們對南亞人如何處理愛情和婚姻這事,有著先入為主的偏見。」

「我仍然對包辦婚姻持懷疑態度。但隨著一代代人的進步,現在這事更像是你父母說,‘嘿,這人單身,你應該和他聊聊,看看有沒有發展’。」

「電視節目利用了一些陰謀論,將其妖魔化、迷信化,但這對復雜的南亞社群沒有什麽好處。」

「在約會APP誕生之前,你本來就是透過介紹來認辨識人的:家人介紹的、朋友介紹的,所以這有什麽不同呢?」

(一家媒婆公司近期在美國舉辦的速配活動)

其實歸根結底,婚姻算不算「包辦」,判斷依據有且只有一個:當事人有沒有拒絕的權利。

即便是父母介紹,容許拒絕那就不能算包辦;反過來說,就算是透過網路認識,父母卻指定必須結婚不能分手,也可以說是包辦。

不過這中間的微妙分別,不是出自有類似習俗的地方,可能是真get不到。

看這雙方視角的碰撞,其實也蠻有意思的:一方覺得對方愚昧落後;另一方覺得對方傲慢不堪......

雙方的對抗也許永遠都不會有結果,不過有一件事大概是確定的:

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印度的媒婆們應該是不用擔心失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