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台海

大揭秘,國民黨南京總統府中央警衛師起義始末

2024-09-20台海

1949年3月的一個夜晚,南京城籠罩在一片詭異的寧靜中。街道上空無一人,只有巡邏的憲兵偶爾經過。然而,就在這表面平靜之下,一場足以改變歷史行程的風暴正在醞釀。國民黨禦林軍97師的師長王晏清,此刻正在自己的辦公室裏來回踱步,心中天人交戰。他知道,自己即將做出一個足以影響千萬人命運的重大決定。這個決定,不僅關乎他個人的前途,更將在中國近代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要理解王晏清的抉擇,我們得先把時間撥回到1949年初。那時的中國,正處於國共內戰的最後階段。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解放軍勢如破竹,已經占領了大半個中國。而國民黨政權則岌岌可危,苦苦支撐著最後一道防線長江天險。

風雨飄搖的時代,97師可謂國民黨的"定海神針"。這支部隊由蔣介石親自挑選的精銳組成,擔負著保衛南京這個"陪都"的重任。而王晏清,這個年僅38歲的年輕將領,則是蔣介石欽點的97師師長。在外人看來,他是前途無量的"天之驕子"。可誰能想到,就是這樣一個"根正苗紅"的國民黨嫡系,竟會在關鍵時刻選擇背叛?

事情的轉折要從1948年說起。那年夏天,王晏清被蔣介石召見,委以重任。表面上,這是莫大的榮耀。可王晏清心裏卻五味雜陳。他親眼目睹了國民黨軍隊的潰敗,也看到了民間疾苦。這讓他開始對國民黨的統治產生了動搖。

就在這時,一個名叫陸平的年輕人走進了王晏清的生活。這個表面上只是個普通記者的小夥子,實際上是共產黨的地下工作者。透過陸平,王晏清第一次接觸到了共產黨的主張。他被共產黨"為人民服務"的理念深深打動,同時也被解放區土地改革的成果所震撼。

王晏清開始暗中與地下黨接觸,並逐漸萌生了起義的想法。可是,要說服一支國民黨的王牌部隊集體反水,談何容易?王晏清小心翼翼地試探著身邊的親信,同時也在內心進行著激烈的思想鬥爭。他知道,一旦決定起義,就意味著背叛多年效忠的政權,背叛那些曾與自己並肩作戰的袍澤。這對一個軍人來說,無疑是最艱難的選擇。

1949年3月,事態急轉直下。人民解放軍已經兵臨長江,準備發動渡江戰役。國民黨軍隊雖然還在負隅頑抗,但士氣已經跌到了谷底。就節骨眼上,王晏清的一舉一動都被置於放大鏡下審視。

3月23日,首都衛戍總司令張耀明召集軍官開會,突然撤銷了45軍軍長趙霞的職務。隨後,張耀明又把矛頭指向了王晏清,指責他在軍中散布"失敗主義"情緒。王晏清意識到,自己的處境已經岌岌可危。

第二天一早,王晏清被張耀明叫到辦公室。張劈頭蓋臉就是一頓臭罵:"我把你當小老弟,現在看來,你不是人!"接著,張耀明拿出一份情報,指控王晏清被共產黨收買,密謀叛變。

面對這突如其來的指控,王晏清心裏慌得一批,可表面上卻裝作鎮定自若。他抓住情報中的一個破綻說他收了共產黨的金條,立馬反駁道:"如果真有這回事,歡迎立刻搜查我家!"這一招倒是暫時堵住了張耀明的嘴。

但王晏清心裏清楚,自己已經走到了懸崖邊上。如果不盡快采取行動,等待他的可能就是監獄,甚至是死刑。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命運給了王晏清一個意外的轉機。衛戍副總司令覃異之,居然放他回家等候。

王晏清知道,這可能是最後的機會了。他火速趕回家中,只待了短短五分鐘,就驅車奔向了97師駐地。在這短暫的車程中,王晏清的腦子飛速運轉。他知道,自己必須在今晚采取行動,否則就再也沒有機會了。

當王晏清風風火火趕到97師駐地時,天已經擦黑了。他立即召集了幾個心腹,包括289團團長楊鎮洲和副團長鄧健中。屋子裏的氣氛緊張得能掐出水來。王晏清簡單說明了情況,然後丟擲了那個驚天動地的提議:"我們今晚就起義!"

這話一出,屋裏頓時炸開了鍋。有人激動得拍案而起,有人則面露驚恐之色。警衛營長葉宏昌第一個跳出來反對:"師座,這也太冒險了!咱們這麽多人,怎麽過得了長江?"

葉宏昌的擔心不無道理。97師有上萬官兵,要在一夜之間悄無聲息地渡過長江,這難度不亞於大象偷偷溜進瓷器店。更何況,國民黨在江面上布置了重兵把守,稍有風吹草動就會引起警覺。

但王晏清已經下定決心。他環視四周,目光如炬:"諸位,咱們現在就是在刀尖上跳舞。張耀明已經起了疑心,再拖下去,咱們連起義的機會都沒有了!與其坐以待斃,不如破釜沈舟!"

楊鎮洲和鄧健中第一個表態支持。他們都是王晏清的老搭檔,早就對國民黨失去了信心。但也有人提出不同意見。政治部主任肖漢傑嚇得臉色發白,結結巴巴地說:"這...這是要掉腦袋的大事啊!"

眼看局面就要失控,王晏清一拍桌子,屋裏頓時鴉雀無聲。他站起身來,環視眾人:"諸位,我知道大家心裏都有顧慮。但請想想,我們當兵是為了什麽?是為了保家衛國,還是為了給幾個當官的賣命?現在外面民不聊生,老百姓都快活不下去了。咱們再這麽打下去,不是把國家推向深淵嗎?"

王晏清的一番話,讓在座的軍官們陷入了沈思。有人想到了家鄉的父老鄉親,有人想到了戰場上那些死去的袍澤。空氣中彌漫著一種沈重而凝重的氣氛。

就在這時,楊鎮洲突然站了起來:"師座說得對!咱們要是再猶豫,就真的成了歷史的罪人了!"他的表態,像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其他人也紛紛表示贊同。

但事情遠沒有這麽簡單。要在一夜之間說服上萬官兵集體叛變,這可不是請客吃飯。更何況,97師中不乏蔣介石的親信。一旦走漏風聲,後果不堪設想。

王晏清當機立斷,決定兵分三路。他親內建領一支部隊渡江,另外兩支則分別負責控制機場和阻擊可能的增援部隊。為了避免打草驚蛇,他們決定以"緊急演習"為名義調動部隊。

當晚10點,97師開始了這場驚心動魄的"演習"。成千上萬的官兵被緊急集合,卻不知道自己即將參與一場改變歷史的行動。王晏清站在指揮車上,看著黑壓壓的人群,心中五味雜陳。他知道,從這一刻起,自己和這些士兵的命運就徹底綁在了一起。

11點整,渡江行動開始。第一批部隊悄無聲息地登上了早已準備好的渡船。江面上霧氣彌漫,仿佛上天也在暗中相助。但就在這時,意外發生了。一艘巡邏艇突然出現在不遠處,探照燈的光柱在江面上掃來掃去。

王晏清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如果被發現,一切就前功盡棄了。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一名機智的士兵突發奇想,從懷裏掏出一包鞭炮,點燃後扔進了江裏。"砰砰砰"的爆炸聲在夜空中響起,巡邏艇的註意力立刻被吸引了過去。

借著這個機會,第一批部隊順利渡過了江心。緊接著是第二批,第三批...到淩晨兩點,大部份官兵已經安全抵達對岸。但還有一個棘手的問題:怎麽處置那些不願意起義的人?

王晏清下令,絕不強迫任何人參加起義。那些選擇留下的官兵,被安置在一個臨時營地,由可靠的人看管。這個決定,體現了王晏清的人性化考慮,也為日後減少了不必要的流血沖突。

3月25日淩晨,當第一縷陽光灑在長江江面時,一個令人震驚的訊息傳遍了南京城:國民黨的王牌部隊97師,竟然在一夜之間集體起義!這個訊息如同一顆重磅炸彈,瞬間引爆了整個國民黨統治集團。

蔣介石聞訊大怒,當場摔碎了一套價值連城的茶具。他萬萬沒想到,自己精心培養的嫡系部隊,居然會節骨眼上"反水"。這無疑是對國民黨軍心的致命一擊。

與此同時,共產黨方面則士氣大振。97師的起義,不僅為即將開始的渡江戰役掃清了障礙,更在心理上給了國民黨軍隊沈重一擊。許多原本還在觀望的國民黨軍官,開始動搖起來。

對王晏清個人來說,這次起義無疑是一次巨大的賭博。他押上了自己的前途、聲譽,甚至是生命。但從結果來看,他賭對了。97師的起義成為壓垮國民黨政權的最後一根稻草,為共產黨解放南京掃清了道路。

歷史總是充滿戲劇性。當年那個被蔣介石寄予厚望的年輕將領,最終卻成為了埋葬國民黨政權的掘墓人之一。王晏清的選擇,折射出那個時代無數知識分子和軍人的思想掙紮。他們在國家前途和個人良知之間艱難抉擇,最終選擇了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