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台海

美媒:美國軍工去中國化四年後不降反漲,危及美軍高端武器研發!

2024-09-20台海

【軍武次位面】作者:樂樂

2020年8月,著名的美國研究分析公司戈維尼(Govini),釋出了歷史性的【美國國防工業供應鏈回流的挑戰】報告,分析了從2013年到2019年,美國國防體系參與企業的變化。事後,美國國會開始花費巨資調整軍工產業鏈。四年之後,Govini再度釋出概略版調查報告,結果顯示中國企業大量參與的問題不僅沒有解決,而且變得更加嚴重。

▲2011年最後一架F-22A下線,2600多家美國企業失去訂單

按照四年前的報告,美國國防工業供應鏈在2013年之前,還是以本土企業為核心,大量從冷戰期間就活躍的中小公司,則是整個體系的基幹。但從2014年開始,美國軍隊大幅調整戰略,對軍工生產體系的需求隨之驟增,供應鏈上的美國軍工企業數量,雖然從4800多家,大幅增長到6000余家,但其他國家的漲勢更猛。其中日本在六年間增長了336%,參與企業數量高達2588家,南韓暴漲了1057%,但基礎數量較少,所以到2019年只有1735家。總體而言,2013年美國軍工供應鏈上,本土企業和外國企業數量基本相當。但到了2019年,外國企業數量已達13000多家,是美國本土企業的兩倍以上。

▲F-35在生產中使用了大量進口零部件

中國企業早年在美國軍工供應鏈上並不起眼,到2013年也不足200家,不過在之後的浪潮中也強勢擡頭,到2019年已達655家。雖然這個數量遠低於南韓和日本,但這三個國家對美國的意義顯然是不一樣的。日本早年以半導體起家,參與美國軍工供應鏈也是以這一塊為主,但後者並不擔心這會成為自己的桎梏。舉個例子,80年代日本研發F-2戰鬥機時,美國以提供F-16設計資料的理由深度參與,借機逼迫日本交出了大尺寸機翼材料成型、有源相控陣雷達硬體合成等先進技術,真真正正的是空手套白狼。南韓這幾年在軍工領域也開始發力,不過問題和日本差不多,所以美國都是樂見其成。

▲日本為F-2戰鬥機付出了很多

相比之下,美軍對軍工產業鏈上的中國元素,簡直是畏之如虎。在Govini送出美國軍工產業鏈上中國參與企業655家,遍布二級到五級承包商,在半導體、專用化學品和資訊科技領域占比驚人的報告後,美國軍隊上下才如臨大敵,丟擲一批法案,預計投入至少2300億美元進行調整,從而「降低中國企業對美國軍工產業鏈的潛在幹涉能力」。問題在於,有些零部件確實可以透過美國本土或者友好國家企業完成,但價格也隨之暴漲,並且很多時候這一點並不現實。

▲美國最新的「福特」號航母上被曝有不少中國元素

舉個例子,鋰電池。中國企業在這個領域一枝獨秀,美國軍工一、二級承包商,曾嘗試使用非中國產品,結果是根本不能滿足需求,並且價格還非常昂貴。於是,在經過三年「削減軍工產業鏈裏中國元素」的努力後,「來自中國的鋰電池在美國軍隊套用數量增加了6倍」。稀土材料是個更復雜的問題,隨著中國對其出口進行管控,美國獲取成本顯著提高,而且暫時沒有合適手段替代。此外,對大量美國軍工鏈承包商,尤其是底層承包商而言,如果不使用中國出口的基礎材料、元器件,那麽在價格上就無法打敗競爭對手。再加上便利的海運和有時並不容易查出的真正原產地,中國企業實際在美國軍工供應鏈的參與比例,在過去四年進一步上升。

▲美國高超音速武器發展確實非常不順

大體來說,在鋰電池、半導體和稀有材料這幾塊,中國企業占比顯著提高,而在資訊處理硬體、化工制藥等領域,中國企業確實在逐漸結束美國供應鏈體系。但兩者增加/減少的比例並不相同,疊加之後仍然是增長狀態,並且涉及關鍵領域的比例顯著增加,比如說「中國企業在美國高超音速武器三級供應鏈占比已達10%」。Govini公司副總裁吉姆·米特雷特意就此表示,「中國有可能借此危及美國高超音速技術發展」。放在美國高超音速飛彈屢屢失敗,而中國東風-17、東風-21接連服役的當下,這句話顯得很有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