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台海

「從語言開始」的「去日本化」

2024-08-13台海

大型人文紀錄片【兩岸家書】第三集聚焦的人物有許壽裳,有梁永祿、梁月心父女等,聚集的事件則有許壽裳參與、梁永祿父女親歷的,作為光復初期台灣「去日本化」首要步驟的國語推行運動。

我們知道,日據當局在台灣實施的「日本化」(又稱「內地化」「皇民化」)是「從語言開始」的,正如日據台灣當局森岡總務長官1937年10月的一次講話所說:「為使本島(按,指台灣)人與內地(按,指日本)人無所差異,實質上需要具備皇道精神,俾使對事物之看法與內地人趨於一致。又在形式上,從語言開始,姓名、風俗、習慣等外形能與內地人相同,始能謂已完全日本化」。

日據台灣伊始,日本帝國主義者將台灣當做其「新領地」,在台灣將日語當做「國語」,強制台灣人民學習日語,並且逐步限制直至完全禁止漢語教學。

與此針鋒相對,光復初期台灣的「去日本化」也是「從語言開始」、從國語推行運動開始的。

【兩岸家書】第三集告訴我們,許壽裳及其主持的台灣省立編譯館,倡導用註音字母學習國語(這是中國人「自家學話的方法」),在光復初期台灣國語推行運動裏起了很好的作用。

許壽裳是1913年教育部讀音統一會的代表,也是1946年台灣省國語推行委員會的委員。據我所見資料,1948年1月16日,許壽裳在台北「出席國推委會」(許壽裳【日記】);1948年2月18日許壽裳在台北遇害後,台灣省國語推行委員會的挽詞【敬悼本會委員許季茀先生】說:「三十五年前,讀音統一會上,先生們排難解紛、折衷至當,確立註音字母的制造原則,奠定了國語運動的規矩(註:民國二年二月二十五日讀音統一會在北京開會,距先生之死整三十五年,先生為浙江省代表出席,當時為核定音素,采定字母,爭論紛紜,先生與馬浴藻、朱希祖、周樹人皆章太炎弟子,提議以簡單漢字為註音字母,遂成定案)」(【台灣文化】第3卷第4期,1948年5月1日)。

【兩岸家書】第三集裏,梁月心生動地講述了光復初期在台灣用註音字母學習國語的經驗。我另見梁永祿在寫給台灣省國語推行委員會副主委何容的信裏,講述日據時期用註音字母、聽國語廣播,秘密學習國語的經歷,以供光復初期台灣國語推行運動借鑒:「(我)從中學二年級就一直燃燒著歸回祖國的情緒,為達到此目的,必須積蓄些錢,而不得不到一個鄉村(台中縣北鬥區溪州鄉)開業行醫。遂得識該村牛稠子人、曾經留學過北平數年的陳文藝先生。趁此良機,承陳先生好意,立刻糾合該村青年、中年廿多名,組織了一個‘北京話講習會’,於民國廿六年四月一日,陳先生指導之下,正式開課。是時南京中央廣播電台的播音雖於台灣各地都能很清楚地隨便收聽,但半句也不懂。又不幸,七七事件一發生,七月八日,北鬥郡役所命令解散該會,因之陳先生成為被註意人物,不能和他密切聯絡。繼之全島禁聽一切中國電台之廣播。於是我們的苦學從此就開始了,講習會的壽命只三個月,所學只不過註音字母及極簡單的幾課基本會話而已。舍下不居鎮上,位於比較偏僻地方,所以只能嚴選幾位同誌,由弟領導,夜間秘密的開始研究。為使音正確起見,想法利用收聽南京的播送。遂在距住宅四角100公尺處配置四個監視人,手拿著手電燈,如有警察或可疑人來時,以電光報告站於門外的另一監視人,以便立刻通知屋裏人(弟與一二同誌)停止接聽。這種獨學(汪按,即自學)確是苦中之苦」。

日據時期梁永祿、光復初期梁月心在台灣都傾心於學習國語,都用了註音字母,都正確地用了中國人「自家學話的方法」。

(作者:全國台灣研究會會長、教授 汪毅夫)

編輯 | 何佳怡

主編 | 張素桂

監制 | 林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