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台海

台灣只有2340萬人,卻創造5.4萬億GDP,與全國各省相比什麽水平?

2024-08-29台海

中國的寶島台灣,在上個世紀90年代就展現出其強大的經濟實力。 巔峰時期的它GDP總量都快趕上大陸的一半了 「亞洲四小龍」的稱號實至名歸。

時過境遷,中國已經繁榮昌盛起來了,台灣省的經濟總量每年也在小幅增長。

現在的它是什麽水平呢?和中國其他省份相比,台灣省又能排第幾呢?

「亞洲四小龍」之一

台灣省,一個位於祖國東南沿海的寶島 ,雖然面積不大,人口不多,但經濟發展卻一度十分耀眼。 回望過去,台灣的經濟騰飛始於上世紀50年代。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 大量勞動密集型產業如雨後春筍般在台灣湧現。 紡織、塑膠、玩具等行業迅速崛起,成為台灣經濟發展的先鋒力量。

憑借著源源不斷的廉價勞動力,台灣的產品以其物美價廉的特點迅速開啟國際市場, 外向型經濟初見端倪。

進入七八十年代,台灣經濟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制造業異軍突起,成為台灣經濟的中流砥柱。

伴隨著技術引進和自主創新, 台灣制造業實作了從勞動密集型向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的轉變 :電子、機械、鋼鐵等行業以極好的態勢蓬勃發展。

在制造業蓬勃發展的同時, 台灣還積極布局高科技產業 1987年,大陸基本解決了溫飽問題,但此時台灣的半導體和電腦產業已初具規模。

同年,台積電公司成立,標誌著台灣正式躋身全球半導體產業第一梯隊。此後,台灣省半導體產業一路高歌猛進,產值連年攀升, 至今仍穩居全球前列。

得益於制造業和高科技產業的雙輪驅動, 台灣經濟在上世紀九十年代達到頂峰。 彼時的台灣,被譽為"亞洲四小龍"之一, 經濟增速一度高達9%以上,遠超同期大陸水平。

在1994年,台灣GDP總量一度達到大陸的45%,人均GDP更是遙遙領先。

進入21世紀以後,中國大陸的經濟直線飆升,現已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

時至今日, 台灣省的輝煌對我們來說已經是過去式了 。不過盡管如此,台灣省的經濟綜合實力仍不容小覷, 現在的它,放到全國省級行政區中,依舊強勢!

台灣省的實力

現在的台灣經濟規模雖不及上世紀輝煌時期,但仍保持著穩健的發展態勢, GDP總量持續增長。

數據顯示, 2023年,台灣GDP總量達到53274億元,在全國34個省級行政區排名中位列第九。

盡管與廣東、江蘇等經濟強省相比還有一定差距, 但考慮到五萬多億元的GDP總量是僅由2341萬台灣同胞創造的 ,這一成就還挺讓人刮目相看。

這意味著, 台灣的人均收入水平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水準,足以與北京、上海等地區相媲美 。那麽,台灣經濟何以取得如此成就?這與其獨特的發展路徑密不可分。

長期以來, 台灣奉行出口導向型經濟發展戰略 ,政策環境十分有利於外向型企業的成長。同時,台灣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也是其經濟發展的一大助力。

台灣四面環海,海運航線四通八達,港口條件優越。這為台灣產品銷往世界各地提供了便利, 也為台灣吸引外資創造了有利條件。

最重要的是台灣省擁有雄厚的產業基礎和創新能力。 尤其是在電子資訊工業領域,台灣可謂是全球翹楚。

以半導體產業為例, 台灣企業在全球市場上占據了近四分之一的份額,產值規模僅次於美國,穩居世界第二。 這些產業優勢,為台灣經濟的永續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

有優必有劣,台灣省經濟發展面臨的挑戰也不少。

台灣省經濟發展的劣勢

首當其沖的就是糧食問題。 台灣省的農業資源十分有限,由於地理環境的限制,台灣只適合生產水果,可用於農業生產的耕地面積非常少。

但水果畢竟不能當飯吃,他們自己都吃不完,大量對外銷售。 因此台灣的糧食生產總量遠遠無法滿足島內需求,不得不高度依賴進口。

換句話說,台灣省人民的肚子掌握在別人手中。

台灣省的經濟對外依存度過高。 上面我們提到,台灣省奉行出口導向型經濟發展戰略,這也意味著台灣經濟極易受到國際市場風雲變幻的影響。

一旦全球經濟形勢出現劇烈波動,台灣的產品賣不出去,它自己也就難以獨善其身。

台灣省能源自給率極低的問題也是他們的一大痛點。

台灣島內能源資源匱乏, 石油、天然氣等關鍵能源幾乎完全依賴進口。 這種能源供應的對外依存,無疑使台灣的經濟發展呈現被動的局面。

正是因為這些關乎民生的致命缺點, 導致了台灣人均GDP水平雖然高,但人民生活並不富足的現狀。

事實上,在台灣,財富分配的不均衡問題十分突出,大部份財富都集中在少數人手中, 普通民眾的生活品質並不高。

根據統計, 普通台灣打工者的平均月收入有三萬台幣(折合人民幣6696元) ,表面看著高,但實際這些錢僅僅夠他們維持基本生活。

台灣的物價是大陸的3倍還多,換算下來,他們的月均薪資實際只有2232元的水平。

就拿礦泉水來說, 台灣一瓶礦泉水的價格是40台幣(折合人民幣9元) ,礦泉水都是這個價,那生活用品甚至租房啥的都不用說了。

不過台灣人民也習以為常了,我們經常能在看到很多的台灣人一天打兩份工。

況且台灣省的經濟近年來增長緩慢,可以說是到了瓶頸期。 展望未來,台灣省經濟要實作永續發展,出路在於回歸祖國的懷抱。

兩岸統一是正道

長期以來,兩岸關系的波詭雲譎,已成為台灣經濟發展的最大阻礙。 只有在祖國統一的大前提下,兩岸經濟才能真正實作互聯互通、互利共贏,共同打造區域經濟繁榮的美好圖景。

就針對台灣目前的狀況而言,台灣應積極主動地與大陸開展經濟交流與合作。大陸經濟實力雄厚,市場潛力巨大,這為台灣經濟發展提供了廣闊的腹地和機遇。

台灣要充分利用這一優勢,借助大陸市場,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實作經濟結構的最佳化與均衡發展。

同時,台灣也要著力提升經濟發展的韌性和永續性。 長期以來,台灣經濟對外依存度高,進口依賴嚴重,這種發展模式存在諸多隱患。

未來,台灣要逐步降低對外依賴,增強內生動力,在更大程度上實作自主可控的發展。

當然,實作這一目標,單靠台灣一方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歸根結底,台灣經濟要真正煥發生機與活力,關鍵還在於兩岸關系的改善與發展。

只有在祖國統一的基礎上,兩岸經濟才能真正實作融合發展,共創美好未來。

結語

縱觀台灣經濟發展歷程,其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但面臨的挑戰也不容忽視。惟有立足當下,放眼未來,在融合開發中探尋機遇,台灣經濟才能再創輝煌。

站在歷史的轉折點上,台灣同胞應順應時代潮流,以開放包容的心態擁抱大陸,共同譜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篇章。 台灣的明天,始終與祖國緊密相連。讓我們共同期待那一天的到來。

資料來源

1.新浪財-2020-06-19-【90年代中期,台灣GDP約為中國大陸的45%,那現在大概是多少呢?】

2.今日中國-2024-01-02-【台灣經濟:「內涼外冷」】

3.海外網-2023-06-07-【台灣網民曬薪資條「33年沒漲」,台媒:'低薪」成新世代代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