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體育

運動員肌肉為啥不「炸裂」?原因竟然這麽「硬核」!

2024-04-02體育

看看遊泳健將和網球高手,他們的手臂肌肉似乎只是比普通人稍微結實一些,並沒有像健身房裏的那些肌肉男一樣誇張。這難道不意味著,單純依靠健身房訓練出來的肌肉,其實並不完全適合競技運動嗎?

我曾有幸與一位國家隊的體能教練交流,他分享的觀點讓我頗受啟發。

我們一致認為,健身愛好者往往追求的是肌肉的肥大與線條的分明,而運動員則追求的是在最短時間內以最小單位肌肉爆發出最大能量,同時還得兼顧耐力、爆發力、靈活性以及協調性。

想象一下,如果運動員們都像健身人群那樣練出了碩大的肌肉,那麽後果可能是:籃球運動員運球不穩,足球運動員奔跑起來搖搖晃晃,遊泳運動員揮動手臂的速度會變得極慢,而拳擊運動員可能連人都打不到。這是因為碩大的胸肌、肱二頭肌等並不是他們在運動過程中真正需要的。記住這句話,所有肌肉都必須在運動過程中能夠得到有效利用。

以足球運動員為例,他們的下肢強壯如牛,背部緊實有力,側腹部堅硬如鐵。這是因為他們需要依靠下肢進行奔跑、跳躍和鏟球,同時在高速沖刺時能夠穩住上半身,轉身調頭時迅猛如虎。

像C羅這樣的頂級運動員,他們的肌肉並不是隨意練出來的,而是經過專業訓練,針對比賽需求進行精心打磨的結果。

你看,籃球運動員的胸肌普遍不顯眼,但全身肌肉卻非常勻稱和修長。他們的三角肌和背肌訓練得十分到位,而臀肌更是他們發揮出色表現的關鍵,因為它為他們在搶球和變向時提供了強大的瞬間爆發力。就拿詹姆士來說,他的身材就詮釋了籃球運動員所需要的肌肉型別。

無論是籃球還是足球,這些運動都極其需要運動員兼顧耐力和靈活性。如果運動員過度訓練某一部位的肌肉,比如胸肌,那麽一定是會影響其他肌肉的協同作用,甚至影響到單位肌肉的耐力儲備。

再來說說遊泳運動員,他們的肌肉形態和運動特點也比較獨特。為了在水中能夠像魚一樣流暢地遊動,他們的肌肉線條相對更加「平滑」。以孫楊為例,你可能覺得他的肌肉並不突出,但別忘了,他可是能夠「日遊1萬米」的頂級遊泳運動員,他的肌肉耐力和力量都是經過長期專業訓練的結果。

可能有人會說:「橄欖球運動員的肌肉那麽發達,跟健美運動員差不多,難道這不證明肌肉大就力量大嗎?」確實,橄欖球運動員的肌肉非常顯眼,但這是因為橄欖球運動的特點決定的。橄欖球比賽中,撞擊、奔跑、再撞擊、再奔跑是常態,所以運動員身上必須有一定量的肌肉作為保護和驅動。肌肉在這裏,不僅僅是力量的象征,更是運動員的「鎧甲」。

但我們要明白,肌肉的明顯與否,並不是衡量其功能的唯一標準。對於運動員來說,肌肉的好用與否才是最重要的。如果肌肉的訓練不以運動過程為目的,那麽對於運動員來說,這種訓練可能只是表面功夫,並不能真正提升運動表現。

我自己也是一名業余籃球愛好者,在健身房鍛煉時,我也會盡量模仿籃球動作,鍛煉側腹的旋轉力量,強化下肢的沖刺能力。畢竟,打籃球的人不會在球場上一直推人,我們需要的是靈活、協調且實用的肌肉。不以運動過程為目的的練肌肉,對於我們來說,可能只是白用功。

無論是橄欖球運動員還是其他計畫的運動員,他們肌肉的形態和大小都是根據運動需求來塑造的。我們不能僅憑外觀來判斷肌肉的好壞,更重要的是看它在運動中的實際作用。

一朋友是隊裏的,經常被問到的一個問題:軍哥,你是怎麽練出這一身肌肉的?說實話,他並沒特意去練肌肉。他們整個隊的情況都差不多。仔細琢磨過這個問題,我覺得主要是因為競技體育和健身的目的不同,所以訓練方法、內容也會有所區別,最終體現在身材上就會有所差異。以舉重為例,他們需要在極短的時間內舉起最大的重量,所以所有的訓練都是圍繞這個目標來設計。像臥推這樣的動作,對他們的目標幫助不大,就會舍棄。

大家可能以往覺得舉重就是比誰的力氣大,誰就能舉得更重。實際上,比如說力量舉,雖然它屬於舉重技術的一種,運動員的力量確實很大,但他們卻不一定能適應任何計畫。為什麽呢?因為力量舉沒有時間限制,而舉重運動員卻需要在最短的時間內舉起最大的重量。這其中最難的技術要求,就是在那一瞬間的爆發力,將杠鈴穩穩地舉起來。這也是競技舉重最獨特、最吸引人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