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敘詭筆記︱看古代筆記,摸準龍王爺的「脾氣」

2024-01-21辟謠

雖然都是龍的傳人,但一說起龍,腦海中難免浮現出的是那個頭角崢嶸、張牙舞爪的形象。事實上在古代筆記中,提及此君,也多半讓人頭疼,好鬥是肯定的,仗著自己能呼風喚雨,十分傲嬌,不是消極怠工,就是神通使過頭。

然而晚清學者薛福成在【庸盦筆記】中的一番總結,算是客觀公允,「龍與蛟之為利害,相去懸殊矣,蛟有害無利者也,龍降澤於民,為利甚溥,有時激之亦能為害,然非其本意也。」說白了就是龍絕對是人類的好朋友,就是喜怒無常,一旦惹急眼了它什麽事兒都幹得出來,但甭管鬧出多大的亂子,卻並無主觀惡意。

一、出海鳴鼓樂,在山一局棋

正如薛福成所言,龍對於人們最大的幫助,就是降雨。清代學者王椷在【秋燈叢話】中記乾隆年間西安太守王嘉會事,當時西安大旱,王嘉會到太白山龍潭祈雨。他徒步入山,行走數裏,先是看到巨蟒擋道,後來又見水牛攔路,他都采取恭敬的態度,「俯伏再拜」,於是陰雲四起,神物騰空而逝。等到了龍潭,「有幅巾道袍者二人對弈,貌奇古,有出塵概」。王嘉會想他們一定是神仙,便長跪於前,祈求降雨。那二人初始只埋頭下棋,不予理會,後來看他真誠,便說你沒看見東北方向黑雲漸起,颶風將至嗎?王嘉會擡頭一看,果然見到「風雷交作,大雨沾溉,槁禾復蘇」,再尋那二人,已經不見,才明白他們就是龍王。

龍王以人的面目出現,在古代筆記中並不多見,學者馬小星在他的名作【龍,一種未明的動物】中,曾經列舉過中華各民族對龍的形象的不同闡釋,基本大同小異:頭長九叉角,長長的胡須,渾身布滿鱗片。聞一多在【伏羲考】中則認為龍的形象是一個「綜合體」,即獸類的四腳、馬的頭、鬣的尾、鹿的角、狗的爪、魚的鱗和須。至於龍王出行,絕不是只穿一身道袍、帶一副棋盤那麽簡單,清代湯用中在【翼駉稗編】中寫登萊濱海,每年春秋時龍王出巡,「先期夜叉持牌行水面,大蝦長數十丈逐隊而來,繼之以蟹龜約千數,又有夜叉持旗幡數百事,排列徐行,隨後白霧一團,隱隱聞鼓樂聲,則龍王至矣」。

【翼駉稗編】

可能是海面廣博,沒點兒排場鎮不住那些蝦兵蟹將吧,相比之下,內地河湖裏的龍顯得仙風道骨。清人慵訥居士在【咫聞錄】裏寫雲南大理的一位龍王,化成一位老人,在月光如霽的夏夜,策杖來到山寺,與在這裏讀書的書生清談娓娓,議論風生,「必至三更」,真是優雅之至。而清涼道人在【聽雨軒筆記】中寫的龍王則更加彬彬有禮。紹興山陰人張元忭,年輕時在稽山香爐峰的僧舍讀書,有一天晚上夢見一老叟向他施禮說,自己是稽山的龍王,潛修已經一千多年,本來去年的某月某日就可以出山了,奈何那時你讀書所坐之處,正好壓在我上面,我要是猛沖出來,對你不利,所以只好忍耐。後天的午時,又是我可以出山的時間,一旦耽誤了,就得再遲三百年,所以,能不能麻煩你輟學半日,「俾吾得以沖霄昂壑乎」?張元忭同意了。龍王非常感謝,說一定給你厚報,張元忭說報不報的就免了,只是此地缺水,還請你賜一泉,以解幹渴,只是施展法術時,千萬不要「水湧山崩,損壞禾麥田廬」。等到那天午時,「陰雲四合,雷電交馳,公視向所坐處,有清水如線,自地而上……甫至階下,忽霹靂大震,急雨如傾」。龍王飛到空中,「頭角鱗甲,光焰赫然」,向張元忭點點頭,便不見了,「雷雨亦止,屋宇樹木,無一損者,而龍尾下註之處,遂成一泉,水甘而冽」。

二、只因「貼地氣」,另類「求關照」

動畫片【哪咤鬧海】中,龍王要求老百姓獻上童男童女,不然就不給下雨,這在古代筆記中比較罕見。一般來說,如果有事求龍王,好好說就是,若是真胡亂獻上什麽,很可能適得其反。比如前面提到的【庸盦筆記】就寫到,興國之地流傳著這樣一個說法,「凡有泉水之地,其下皆有伏龍」,如果能在山間或平地挖到一股泉水,可以致富,「其水或溉數百畝,或溉千余畝,凡泉水經行之地,其兩旁田皆可沽善價,夏秋苗長之時,則有泉者,尤得居奇」。有個人嫉妒鄰居家有一眼好泉,就給人家使壞。恰好當年鬧旱災,他便以求雨為名「殺黑犬滴其血入泉中」。這一下龍王大怒,「挾風雷而出,驟降大雨,四鄉沾足,視其泉則已為平地矣」。

動畫片【哪咤鬧海】

在古代筆記中,我所見過的最奇特的求雨方式,莫過於「偷龍王」。據【翼駉稗編】記載,會稽地方有一座龍池,「在山北龍王廟外,方廣二尺余,一泓瑩然,水清見底」,即便是大旱的時節也不幹涸。「相傳龍神最靈」,祈雨的方法就在一個「偷」字:先派年輕的小夥子三更半夜溜進龍王廟,把裏面供奉的神像偷下山,「其像旃檀雕成,長尺余」,將它盛在一個新的布袋子裏,「略浸池中」,然後背上就跑,跑進社廟裏,放置在其中,「五日內必雨」。雨後,當地的老人們擇選吉日,備好祭禮,圍繞池子下跪,僧人道士十余人各執樂器,念經誦咒。稍後,便見池面「起小泡」,接著就有一條龍浮起,只是龍很小,長三寸許——比動畫片【花木蘭】裏的木須龍還要小——腦袋上長著兩只角,腰上圍著一圈金線,在池面遊來遊去。然後,人們用一個盆子盛出池子裏的水,將龍「請」到盆裏,上面蓋上紅紗,鼓吹前導,巡遊各村,「旋有黑雲一片隨至,須臾,濃陰四合,大雨如註」……

湯用中說:「龍神行雨,必須偷至,此理不可解者。」其實這樣的風俗在各地都有,比如北京的門頭溝區,據【門頭溝文物誌】統計,舊時有龍王廟37座,每逢旱季,各村之間就偷彼此廟裏的龍王爺神像求雨,漸漸成為一種充滿著喜氣的民俗活動。想來龍王爺跟土地爺一樣,是最「貼地氣」的神祗,所以老百姓也喜歡用這種略帶戲謔的方式「求關照」吧。

三、科場助奪魁,善人皆無恙

鮮為人知的一點是,在中國古代,除了旱季,龍王爺顯靈往往意味著有人要科場奪魁了。比如前面所提及的張元忭,龍王請托之時,說要給他厚報,出山後並沒有食言,「不數年,公大魁天下」——據史書記載,張元忭在隆慶辛未末年高中狀元。

清代學者曾衍東在【小豆棚】中寫即墨人宋海月事,此君在一天雷霆暴雨過後,於地上撿到了兩片龍鱗,「金色堅厚,大如蛤殼,底面有肉絲如條筋,周如錦繒」。後來宋海月到濟南參加考試,有人作詩雲:

裏選先居第一人,解名應綴榜頭頻。

山東弟子終童妙,世上文章宋玉真。

驛路槐花聯桂萼,㟙湖秋水接天津。

君行知作龍門客,昨日攀龍得二鱗。

結果大家猜到了——「是秋果捷」。

長此以往,人們便愈發將龍與科舉聯系起來。【秋燈叢話】寫嘉興小西門是漕運航船的停泊之所,有一天忽然起了暴風雨,「檣拆落水失其蹤」。從此以後,「每逢鄉會期,夜間水聲澎湃,檣隱現波際,必有中式者」,人們便因這吉兆,將之稱為「木龍」。

清乾隆四十三年刻本【秋燈叢話】

雖說龍王爺保佑農人風調雨順,保佑文人金榜題名,但面對壞人,它也絕不手軟。清代筆記【集異新抄】寫嘉靖初年蘇州之事,「夏日,群龍見於雲際,一龍直下,去地丈許,其首端坐緋衣神,長可二尺,控而安行」。龍的腦袋很像牛頭,雙眼暴突,脖子下面的鱗片燁燁飛動,被太陽一照,明光閃閃,其所飛舞之處,雲霧繚繞,彌漫出硫磺氣味。「自太倉門迤邐而北至三家市」,路上的人們見了,無不震驚,伏地磕頭。當地有一家姓夏的,父子三人,無惡不作,見到龍王來了,也跪在田間,被霹靂擊死。「夏氏房舍百余間,皆拔起空中,木石磚瓦若飛蝗,屋前後大樹修竹以千計,散舞不知所之。」最奇怪的是,有些路人在他家墻下躲避雷暴時,被倒塌的圍墻壓住,被救出來的時候「皆無恙」——可見這是一次龍王對惡人的「精準打擊」,絕不傷及無辜。

從古代筆記中不難看出,龍王爺真的有點兒中二少年的氣質,雖然性格有些沖動,卻是正直磊落,盡職盡責。所以,在它為生肖的年份裏,只要謹慎行事,多行好事,那就一定能夠成為它的朋友,得到它的護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