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靈境內外】:互聯網全球治理需要中國視角

2024-01-21辟謠

北京日報 | 作者 歐樹軍

互聯網究竟可不可治理,與人們對資訊、網路特性的認識有關。互聯網的不可治理論來自資訊的技術特性。隨著資訊科技的不斷發展,人們發現,萬事萬物都可以資訊化,網路化變成了無所不在的組織方式,個人化傳播挑戰著傳統的「一對多」傳播,資訊以光速瞬間流動催生了個人難以消化的資訊爆炸,同時也為資訊的篩選、過濾和操控提供了可能性,還在社會輿論上具有某種極為強烈的爆炸效應。這些方面都讓人們覺得互聯網不可治理,互聯網似乎是個技術的自主領地。因此,在資訊科技革命興起的最初三十年中,互聯網的不可治理性成為學術技術網的正當性之源,衍生出了「程式碼即法律」「網路中立」「連結免責」之類說法。

互聯網的可治理論則基於互聯網的社會與政治特性。作為一種軍事武器技術,互聯網具有高度的控制性,當然也是可治理的。在政府的專用公用網中,互聯網的可治理性不言而喻。作為一種技術發展的學術網路,它需要開放包容的成長空間,在這個網路中,發展的空間越大越好,治理似乎越少越好。互聯網治理的必要性,主要來自大眾使用者在資訊社會所遭遇的現實困境。

自1993年中國大規模資訊化行程啟動以來,中國的資訊環境建設已經走過了三十個春秋。 在第一個十年(1993—2002)中, 中國的政務資訊化、經濟資訊化和社會資訊化都處在水平很低的初始階段,我們因此迫切需要擁抱資訊化,希望以資訊化帶動工業化乃至整個現代化。資訊化的發展要求優先於安全需要,邊發展邊治理,在開發中治理。

第二個十年(2003—2012), 在第一個十年搭建的全國資訊基礎設施之網中,中國資訊化列車駛入高速軌域,並在這十年的末尾進入行動網際網路時代,新經濟主體動輒擁有億級乃至十億級使用者,經過資訊科技的傳播和放大,各類社會問題亟待及時處理,各種社會訴求也需要及時回應,因此,這個時期以治理為要,邊治理邊發展,在治理中發展,包括政府和個人在內的資訊使用者的社會安全問題逐漸變成互聯網治理的主軸。

第三個十年(2013—2022), 新經濟主體借助現實世界對資訊科技的需求,進入國家政治空間,開始在經濟、稅收、金融、信用等維度上發起對現實世界的挑戰;美國對世界各國的超級資訊監控工程也隨著史諾登事件的爆發而得以全面揭示。這個時期以安全為要,安全統領治理,安全引領發展。為了安全,為了個體安全、社會安全、公共安全和政治安全,必須建立針對新經濟主體的行為辨識能力的政治、法律和政策底線。

中國將來的互聯網治理仍將延續這三大主題,其側重點將隨大國競爭、國際局勢和世界秩序之變而變。資訊科技得以在億級、十億級人口規模上運用,既高度契合現代中國的社會結構,也讓中國這個人口大國、文明大國有可能為人類社會開創全新的局面。長期來看,中國只有創造出一種蘊含更多可能性、更大包容性的顛覆性技術,才能突破舊世界、定義新世界,這既是中國在21世紀立足的根基,也是中國人實作更美好生活的基礎。

中美之間正在展開的大國戰略競爭,是我寫作本書的觸發點。中國已經變成了一個世界性的大國,中國人的生活時刻受到外部世界的影響。互聯網究竟是服務於少數人垂拱而治優哉遊哉的小宇宙,還是億萬人追求實作美好生活的大世界,這兩種未來的爭論在互聯網的全球治理層面也始終存在。而中國思想界仍然缺乏對互聯網治理的歷史起源和發展歷程的整體觀察,在世界範圍內也缺乏對中國資訊化行程的客觀描述,互聯網的全球治理層面也缺乏整體全面的中國視角,這些因素促使我決定最終寫出本書,以幫助人們理解中國與世界互聯網治理的過去,思考互聯網治理的現在,籌劃互聯網治理的未來。

(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政治學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