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行走中東| 楊曉光:埃及,想說愛你不容易

2024-02-10辟謠

中東,是一塊神奇的土地;中東文明,源遠流長、影響深遠。這裏,誕生了古埃及文明和兩河流域文明。這兩大文明,對人類的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這裏,是多種宗教和文化的發源地。伊斯蘭教、基督教、猶太教等,這些宗教和文化,對全球的政治和文化有著深遠的影響。

這裏,擁有世界上最豐富的石油儲量,是全球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氣生產區之一。這些資源,對全球經濟的執行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裏,還是位於亞洲、非洲和歐洲的交匯處,是地緣政治的關鍵地帶,是大國賽局的舞台。

最近,楊曉光先生參加了為期二十一天的中東郵輪之旅。沿途,他把所見,所聞,所感,所思,寫成若幹篇隨筆。讓我們隨著作者的目光,去領略中東的風景和風情吧。

埃及,想說愛你不容易

郵輪離開土耳其著名旅遊景點以弗所,經愛琴海,南下地中海,目的地埃及亞歷山卓。這是我第二次踏上這塊神奇的土地。時隔13年,能故地重遊,心中別有一番感慨。

13年前,我第一次來到這個向往已久的人類文明的來源地。站在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建築之一——金字塔前,內心的震撼是難以言表的。就在這塊土地上,5000年前的人類就完成了如此浩大的工程,創造了如此輝煌的文明。這個工程是怎樣完成的?這些巨石是如何被精確切割的?又是如何堆砌成高聳入雲的金字塔的?在漫長的五千年之後,仍是個不解之謎。

高聳的金字塔 作者供圖

在金字塔前,我曾吟詩一首:

金塔高聳入雲天,

櫛風沐雨數千年。

身後多少人和事,

化作謎語與誰言。

在悠久的歷史長河中,埃及就是這樣,以其神秘的文明和壯麗的景觀吸引著無數旅行者。金字塔、法老、斯芬克斯……每一個詞匯都充滿了神秘與莊嚴。

獅身人面像和金字塔 作者供圖

但當年,在埃及我僅逗留了兩天,只看了金字塔和博物館,從開羅到亞歷山卓三小時的車程也是當天來回。原來安排的夜遊尼羅河,因為從亞歷山卓回開羅遇上大堵車未能成行,因此留下了不少遺憾。

這次中東郵輪之旅,在埃及停留的時間是最長的。其間要到亞歷山大市、開羅、盧克索和沙姆沙伊赫,還要穿越蘇伊士運河,可以說是彌補了上次到埃及來去匆匆的遺憾。因此,對這次埃及之行,我內心是充滿期待和渴望的。

郵輪在曙光初露時停靠亞歷山卓。這座以亞歷山大大帝命名的城市,是亞歷山大征服埃及後,在埃及行省的總督所在地。這裏不僅擁有埃及最大的港口,還是著名的歷史名城,曾是古希臘文化中最大的城市,擁有豐富的歷史遺產和文化價值。一根高聳了近2000年的龐貝柱,閱盡了這座城市的滄桑變遷。

埃及亞歷山大龐貝柱 作者供圖

在開羅,我又一次來到金字塔前。面對著獅身人面像和金字塔,浮想聯翩,久久不願離去。遙想五千年前,成千上萬的埃及先民們在烈日下勞作,工程師和建築師精心設計和指揮建造這座雄偉建築,那是一幅多麽輝煌的景象。如今,這些先民和帝王早已歸為塵土,唯有神秘的人面獅身像和高聳的金字塔依然屹立在這裏,向世人訴說古埃及的榮光。

巨大的埃及博物館藏品 作者供圖

埃及博物館藏品——雕塑 作者供圖

埃及博物館藏品——半身像 作者供圖

在世界最著名的博物館之一——埃及博物館,盡管我是第二次來到這裏,但還是被那些豐富的文物藏品所深深的吸引。它們,承載了數千年歷史和文化記憶,是古埃及文明的見證者,是當時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的真實反映。這些保存了幾千年的藏品,仿佛讓人穿越時空,回到了那個神秘的古埃及時代,感受到強烈的歷史和文化的震撼。

哈采普蘇女王神廟 作者供圖

哈采普蘇女王神廟 作者供圖

尤其是站在盧克索神廟,卡納克神廟和哈采普蘇神廟前,我陷入了沈思。這些古老的建築,見證了數千年的滄桑歲月,承載著古埃及文明的輝煌與榮耀。巨大的石柱和精美的雕刻讓人不禁想象當年法老王的權力和神祇的威嚴。在這片沙漠之中,古埃及人民用他們的智慧和力量創造了一個永恒的世界。它就像一本厚重的史書,訴說著永恒的故事。

遊船暢遊在尼羅河之上 作者供圖

在古埃及文明的詩篇中,尼羅河就是一首永無止境的聖歌。它的涓涓細流和洶湧泛濫鑄就了這片沙海中的綠色奇跡。每一年的洪水如同神的恩賜,滋潤著豐饒的土地,哺育著金黃的麥田,也為沙漠邊緣的埃及先民們帶來了生命之源。在尼羅河慈母般的懷抱裏,先民們築起金字塔、雕刻神廟、繪制壁畫,將神話與夢想凝結成石與土的永恒記憶。尼羅河,這條世界上最長的河流,註定要成為人類文明最早的搖籃,孕育出一段段輝煌的歷史,讓遠去的歲月閃耀著不朽的光芒。這次郵輪之旅,有幸能在尼羅河乘船暢遊,算是彌補了上次錯過遊尼羅河的遺憾。

在埃及,當你一踏上這塊沐浴在陽光之下的古老土地,行走在這些偉大的遺跡之間,一種深沈的敬畏之感便會油然而生,從而又生出一份熱愛。在這裏,你會感受到時間的長河仿佛回溯到遠古,每一塊石頭、每一粒沙礫都在訴說著過往的輝煌。來到埃及,尋找歷史的足跡,不僅是對歷史的回望,也是對人類自身根源的一種回溯和探索。正因為此,世界各地的人們無不帶著熱愛、膜拜和向往,從四面八方來到這裏尋古探源。

埃及,這個承載著數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其輝煌的文化和建築遺產見證了人類文明的黎明。然而,無情的歲月和不斷變遷的政治版圖也為這片土地帶來了巨大的苦難。

在古代,埃及經歷了多次外族入侵和統治。公元前525年,埃及成了波斯帝國的一個行省。隨後,又相繼被馬其頓王國和羅馬帝國征服。公元641年,阿拉伯人入侵埃及,開始了伊斯蘭化的過程,使埃及在之後的兩百年裏成了伊斯蘭文化的中心之一。1517年,埃及又成為了鄂圖曼帝國的行省。

進入近現代,埃及的殖民狀況進一步加劇。1914年,埃及名義上隸屬於鄂圖曼土耳其帝國,英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宣布建立「埃及保護國」。在這期間,埃及經濟受到嚴重破壞,被迫單一經濟化,大量種植棉花以滿足英國的需求,本土糧食作物的生產被忽視,以致不能自給自足,工業發展也受到壓制。殖民政策對埃及的社會經濟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落後就要挨打。承載文明的珍貴文物也不能幸免於難。18世紀以來,由於殖民時期的劫掠以及猖獗的走私活動,埃及許多珍貴文物散失於世界各地。大英博物館、法國盧浮宮和美國大都會等知名博物館都收藏了大量來自埃及的文物,僅法國盧浮宮就收藏了超過4.5萬件埃及文物。這些文物中不乏世界級的文化遺產,如羅塞塔石碑和納芙蒂蒂半身像,它們分別被轉移到了英國和德國的博物館中,導致在埃及本土都無法見到它們。作為古埃及文明傑出象征的方尖碑,全世界僅存29塊,只有9塊在埃及本土,其余都流落在海外,讓人唏噓不已。

作為一名來自四大文明古國的中國人,對埃及的遭遇感同身受,並懷著深深的同情。在四大文明古國中,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巴比倫文明等由於受到外來入侵、自然災害、政治動蕩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其文明發展出現了中斷或轉變,唯有中國文明雖經受了種種的磨難而沒有中斷過。同樣是象形文字,在現代埃及人面前,這些文字只是一個個符號,無人能懂,直到上世紀30年代,法國專家從羅塞塔碑上才逐步解開了這些象形文字的秘密;而在中國,每個人都能輕松讀懂和仍在運用幾千年前祖先創造的象形文字。這是一件多麽值得慶幸的事。

說來奇怪,中埃兩國雖然遠隔重洋,但也許是兩國人民身上都流淌著幾千年文明的血液,人民之間有一種天然的親近感。

由於信仰和文化的不同,到埃及前,我們被告知不要輕易去跟女性拍照或合影,更不要主動與她們搭訕。但在亞歷山大圖書館廣場,我們正在遊玩時,幾位當地的青年女性主動上來和我們交談,問我們來自哪個國家?當我們透過百度轉譯告訴她們,我們是來自中國時,她們都顯得非常熱情,主動提出要和我們合影留念。一位學生模樣的女子還把我們介紹給她的母親。那位戴著面紗,坐在樹蔭底下休息的母親聽說我們來自中國,非常熱情地拉著我們的手坐到她的身邊,講著我們聽不懂的阿拉伯語。透過導遊轉譯,我們知道這位年輕女性正在開羅上大學,她是帶著母親來這裏遊玩的。那位母親說,中國和她們埃及一樣,是一個歷史非常悠久的國家。她還主動提出來要和我們合影。臨告別時,她竟做了一件讓我們都沒想到的事,只見她摘下手上的手串,鄭重地戴在我們同行的一位女同誌手上。這讓大家格外驚喜和感動。那時的她,雖然戴著黑色的面紗,但透過眼睛,我們仍然讀出了她的友好和善良。

三位友善的埃及女孩 作者供圖

埃及之行行將結束,郵輪緩緩離開薩法加港,向著紅海對面的吉達港駛去。站在甲板上,回望正在駛離的這片土地,心情又是復雜的。在這個星球、這塊土地上,曾誕生了人類最早的文明。這種文明,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以至於生活在今天的我們,都或多或少得益於這些文明的哺育和滋養。但古埃及文明,和其他文明一樣,湮滅在歷史長河中,成為人類共同的記憶和歷史情感,變成了寶貴的遺產。

因為珍貴,更要珍惜。埃及文明,想說「愛你」不容易。如何讓這些寶貴的遺產遺存不再因時間的流逝而繼續消失,是全人類共同的責任!(作者 楊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