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一激動就臉紅的人,一定要小心這種病!

2024-09-23辟謠

最近社交媒體上「紅溫」這個詞非常流行,用來形容人的情緒狀態,比如極度熱情、激動或者情緒高漲。當人激動時臉上就會泛起一片紅暈,甚至會紅得像蘋果一樣。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紅溫」可以用來形容一種強烈情感反應導致的臉紅,但現實生活中容易激動就臉紅的人,到底是因為什麽呢?

臉紅可能是一種社交宣言

臉紅不僅僅是身體的生理反應,它與我們的情緒和自我意識也有著密切的聯系。在社交場合中,當我們感到緊張、害羞或意識到自己正被他人關註時,臉紅往往會變得更加明顯,尤其是皮膚較薄、毛細血管較多的人。

這種反應涉及到我們大腦中的背側下視丘區,該區域的谷胺酸神經元在情緒壓力下變得活躍。它們透過發送訊號到蒼白球核,幫助我們的身體產生熱量並調節血管的收縮,從而保持體溫。

當這些谷胺酸神經元被啟用時,它們不僅幫助我們的身體產生熱量,還會導致血管擴張,使得血液流向皮膚,尤其是臉頰,導致我們的臉變紅。這個過程就像是我們的身體在告訴我們周圍的人,我們感到了不適或尷尬。

還有種說法是臉紅是一種防禦機制,它是一種公開聲明,表明我們意識到自己可能違反了社會準則,並希望避免激怒對方:「我很抱歉,我違反了社會準則。別生我的氣。」

臉紅也有可能是疾病的預警

臉紅可能與個體對負面社交評價的擔憂有關,反映了一個人對社交評價的高度敏感性,這種敏感性可能導致在社交情境中的不適和焦慮。、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擔憂和相關的生理反應(如臉紅)可能會增加個體發展出社交焦慮障礙癥狀的風險。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通俗一點說,就是有些人在社交場合容易臉紅,這可能是因為他們很擔心別人對他們的看法,比如擔心自己會說錯話或做錯事而被別人負面評價。這種擔心別人怎麽看自己的狀態,我們稱之為「對社交評價的高度敏感性」。當一個人總是很在意別人的看法時,他們在社交活動中可能會感到不舒服或者緊張。

如果這種擔心和臉紅的情況經常發生,而且持續很長時間,就可能變成一種更嚴重的問題,也就是社交焦慮障礙。社交焦慮障礙是一種心理健康問題,患者會過分擔心在社交場合中被評判或尷尬,這種擔心會影響他們的日常生活和社交活動。所以,臉紅可能是社交焦慮障礙早期的一個訊號,提示這個人可能需要幫助來應對這種焦慮感。

研究發現,臉紅可能是一種早期的、可觀察的社交焦慮障礙風險標記,兒童早期(4.5 歲時)的臉紅反應可以預測他們在後期(7.5 歲時)的社交焦慮障礙癥狀。這個發現幫助研究人員和家長註意到,及早關註和幫助孩子學習應對社交場合的技巧,可能對他們的心理健康有好處。

同時,臉紅本身也是社交焦慮障礙的表現之一,臉紅與社交焦慮之間的關系是復雜的。對於一些人來說,臉紅可能是社交焦慮的一個癥狀,特別是在他們擔心被他人評價或判斷時。這種擔憂可能會導致他們在社交場合中感到更加不安,從而增加了社交焦慮的體驗。臉紅本身可能會成為一個關註點,導致個體擔心他人會註意到自己的臉紅,從而進一步加劇焦慮感。

他們的社交焦慮主要就是因為害怕臉紅,而不是像其他有社交焦慮的人那樣害怕很多不同的社交場合。盡管他們看起來可能很自信,但他們其實非常擔心在人前臉紅,這種擔心對他們的社交能力和日常生活影響很大。他們害怕臉紅,因為覺得這樣會讓自己在別人面前很尷尬。

他們還表現出獨特的自主神經調節,在心理壓力條件下,這些患者會顯示出更高的心率、更高的心率變異性,這通常與更高的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活動有關;並且這些患者的血壓感受敏感度也更低。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總的來說,這些人的社交焦慮主要是擔心臉紅,這給他們的社交和生活帶來了一些挑戰。這類患者可能需要針對其臉紅恐懼和增強的生理反應進行特定的治療。

我們應該如何應對臉紅?

雖然臉紅可能是疾病的預示,但是我們也不要對此過於關註,否則反而增加疾病的風險。

出現臉紅時,我們要學會緩解情緒、放平心態,慢慢地深呼吸,盡量地遠離可能讓你感到臉紅的情境。

還可以透過轉移註意力的方式來減少臉紅,透過日常記錄自己臉紅的事件,在安全的環境下鍛煉註意力,刻意地將註意力轉移到具體的事務上,減少對自身的關註。

如果臉紅已經引發了明顯焦慮,導致無法正常參與社交,應及時就醫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

參考文獻

[1]Mathis V, Kenny PJ. Neuroscience: Brain Mechanisms of Blushing. Curr Biol. 2018;28(14):R791-R792.

[2]Red in the Face: The Science of Blushing. scu.edu. 2016.

https://www.scu.edu/illuminate/thought-leaders/phil-kesten/red-in-the-face-the-science-of-blushing.html

[3]Nikolić M, Majdandžić M, Colonnesi C, et al. The unique contribution of blush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anxiety disorder symptoms: results from a longitudinal study. J Child Psychol Psychiatry. 2020;61(12):1339-1348.

[4]Jefferson JW. Social Anxiety Disorder: More Than Just a Little Shyness. Prim Care Companion J Clin Psychiatry. 2001;3(1):4-9.

[5]Voncken MJ, Bögels SM. Physiological blushing in social anxiety disorder patients with and without blushing complaints: two subtypes? Biol Psychol. 2009;81(2):86-94.

[6]Pelissolo A, Moukheiber A, Lobjoie C, et al. Is there a place for fear of blushing in social anxiety spectrum? Depress Anxiety. 2012;29(1):62-70.

[7]Laederach-Hofmann K, Mussgay L, Büchel B, et al. Patients with erythrophobia (fear of blushing) show abnormal autonomic regulation in mental stress conditions. Psychosom Med. 2002;64(2):358-65.

[8]Chaker S, Hofmann SG, Hoyer J. Can a one-weekend group therapy reduce fear of blushing? Results of an open trial. Anxiety Stress Coping. 2010;23(3):303-18.

策劃制作

作者丨蔣永源 第三軍醫大學內科碩士

稽核丨張宇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研究員/博士 國家健康科普專家

樊春雷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副研究員

策劃丨符思佳

責編丨符思佳

審校丨徐來 林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