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行走陜西黨家村,探尋「民居瑰寶」裏的家風故事

2024-06-23辟謠

新華社北京6月21日電 6月21日,【新華每日電訊】發表題為【忠厚傳家久 詩書濟世長——行走陜西黨家村,探尋「民居瑰寶」裏的家風故事】的報道。

行走黨家村,立於村中的「一爐一凳」,是一代代村民崇文重教、謙和好禮的實物見證。

一爐即為惜字爐,高約2公尺,專門用來焚燒字紙。在黨家村,寫過的紙片不可亂扔或遭人踐踏,需一律送到惜字爐焚燒凈化。逢年過節,孩童還要將家中字紙送到惜字爐焚化,汲取「讀書為上」之思想。

一凳即為長壽凳,是明朝末年的老物件,長4.4公尺。黨家村人歷來信奉孟子「鄉黨莫如齒」「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處世原則,立此凳意在尊敬長者——村中上了年紀的老人可優先在此安坐,年輕一輩要主動禮讓。

「忠厚傳家久,詩書濟世長。」黨家村良好的家風、民風,源自這裏賡續數百年的家訓文化。

黨家村位於陜西省韓城市西莊鎮,建村已有693年,是目前國內保護最完好的明清古村寨之一,被譽為北方「民居瑰寶」,也被古建專家稱為「東方人類古代傳統民居村寨的活化石」。不同於【孔子家語】【顏氏家訓】等著書類家訓,黨家村家訓多以行書或楷書的形式,被精雕細刻於村中123座明清四合院的青磚上、門楣上或楹聯中——

居仁為本務,由義乃長康。

要門庭顯,必須積德;求子孫賢,還是讀書。

貧窮宜固守,富貴莫興狂;勤儉立身本,謙和處世方。

……

刻於青磚,銘記於心,融入血脈。數百年來,這些源自【尚書】【禮記】等國學經典,擡頭即見、路過即看的各類家訓,以耳濡目染、言傳身教的方式,內化於一方百姓的成長「基因」中,也將這個西北古村滋養為北國文明村。陜西作家高建群說:「黨家村就是這樣一個傳承保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典型村落,充滿了文化的正能量。」

重言傳:耕讀傳家之風

「有余力,則學文。」黨家村村民孫芳琴常以【弟子規】中的這句話自勉。57歲的她在村裏的家風園從事保潔工作,對鐫刻在館內的【弟子規】已是「讀百遍,義自見」。雖讀書不多又年過半百,但孫芳琴仍然對讀書滿懷神往,認為「讀書是個要緊事、正經事,也是一輩子的事。」

「有一個畫面深深烙在我的腦海中。」孫芳琴回憶說,「上世紀80年代初,我們村有個娃考上了北京大學。村裏的大喇叭經常通知他母親去接來自北大的電話。每次喇叭一響,聽到北大兩個字,我就覺得讀書真好,也不斷地教育孩子,一定要好好讀書,考上大學。」

於黨家村而言,這種「守祖宗一脈真傳曰勤曰儉,教子孫兩條正路惟讀惟耕」的耕讀傳家之風,數百年來,如同血液一般,流淌在每個家庭之中。

「清順治至乾隆年間,黨家村人靠清白為人、誠信經營,開錢莊做生意,成為日進千兩的秦商巨賈,村民透過‘股份制’分銀,戶戶殷實,家家富足。」韓城文化學者賈雪芹說,「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深受儒家學說熏陶的黨家村人,在此後持續百余年的建房熱潮中,將代表生活品味與精神追求的祖傳家訓,書於門楣,刻進青磚,寫入楹聯,形成了家訓文化。」

黨家村古建築群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漫步村中,典雅精致的明清四合院分列於巷道兩側,小到樨頭、門墩,大到走馬門樓、堂屋廂房,從院中的天心石、五脊六獸到村裏的看家樓、泌陽堡,處處充盈著濃郁的人文氣息,家訓就是其中最獨樹一幟的風景——

一等人忠臣孝子,兩件事讀書耕田。

誌欲光前,惟以詩書為先務;心存裕後,莫如勤儉作家風。

無益之書勿讀,無益之話勿說;無益之事勿為,無益之人勿親。

……

在黨家村,磚雕家訓或鑿於門廳照墻之上,或刻於廳房歇墻兩側,筆法剛勁遒健,力道深厚,旨在表明身體力行的決心;寫於門楣的木雕家訓則凸顯醒目、簡潔,體現進門即提醒之意,如「篤敬」「尚德」「詩書第」「楚書是寶」等,最常見的是「耕讀第」。

「在黨家村,一個‘半藏農器半藏書’的家庭,會備受村民的尊敬。大家都明白一個道理——治家無奇術,教子多讀幾行書。」村民黨鑒泉說,他多年致力於黨家村家訓文化的研究,「若要搬遷,很多家訓題字還會被鄭重其事地描下來,鐫刻在新居,以示傳承,既為律己,也意在告誡後人。」

讀書人也被黨家村人敬奉在全村最神聖的地方——文星閣。高6層的塔形閣樓內,擺放著孔子牌位、顏淵等孔門弟子牌位、孟子牌位、朱熹牌位、韓愈牌位等,頂層是文曲星雕像。村民以「耀耀神靈」之待遇,弘揚讀書之道,正如閣門楹聯所書「奉先師禮義廉恥光聖道,勉後學修齊治平著賢聲」。

正是在「古今來多少世家,無非積福;天壤間第一人品,便是讀書」的家訓文化影響下,讀書成為黨家村人最樸素的追求與信仰。所謂「科舉功名代代有,群眾時聞讀書聲」,古時候鼎盛時,全村雖不足百戶,卻有13所私塾,25座惜字爐,近半數人博得功名。在2023年黨家村村民學歷一覽表中,400多戶家庭,幾乎每家都有本科生。

「黨家村人不僅要自己的孩子能讀書,也希望家家戶戶的孩子都能成才。」村民黨茂謙說。

「1982年,我在渭南大荔縣上師範學校時,有個同學因為家裏太窮,上不起學。為了幫他繼續讀書,一個同學負責給他供糧,我從自己的生活費中拿出36塊錢,幫他繳納了一年的上竈費。」黨茂謙說,「但我自己沒錢吃飯,怎麽辦?」

無奈之下,黨茂謙只好寫信求助家裏。「為了給我送生活費,父親趕了150裏路。到學校後,他問我錢花到哪裏了,我實話實說,父親聽了說,‘給了就給了,能幫就幫,沒有什麽比讀書更重要’。」黨茂謙回憶,「那個年代,父親一個月的薪資也才30多塊錢。」

因為崇文,所以尊師。黨鑒泉曾在黨家村小學教書,有一次,村裏鐵匠的兒子上課時調皮搗蛋,他便「踢了兩腳」以示懲戒,沒想到孩子掉頭跑了。放學後,他不放心,便去家訪。「一進門,鐵匠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請我坐下,給我下了一碗掛面,還加了一個雞蛋,他說,不管啥事,老師您先吃飽再說。」

重身教:謙和好禮之風

黨家村村民黨東征家的田地裏,長著一棵高大的杏樹。15年來,每到杏子成熟的時節,東征一家都會把摘好的200多斤杏子,打包分送給鄰居,共享甘甜。每年如此,今年也不例外。

「這棵樹是村裏黨順昌老人臨終前贈予我的。」黨東征說。因為愛好,黨東征聊起村中的古建與刻字家訓來,語速飛快,細節精確,頗有如數家珍的感覺。「我們的家訓裏有句話,‘讀聖賢書,立修齊誌;存忠孝心,行仁義事’。什麽是仁義事?就是互幫互助,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嘛。」

共享一樹杏,同吃一鍋飯,這是黨家村的民風。黨鑒泉回憶,因為要照顧外地的兒孫,2009年,他的老伴曾外出一個月。「那一個月,我自己在家都沒開火。每天到飯點的時候,周圍的晚輩就過來喊,‘叔,到我家吃飯去’。很多時候,午飯還沒吃,晚飯甚至隔天的飯就已經預約好了。」

「黨家村的祖上,都是中國最傳統的知識分子,他們對自己和子孫的要求,不僅是要讀聖賢書,更講求身體力行,知行合一。」賈雪芹說,「黨家村的很多家訓,都是圍繞仁、義、禮、智、信的儒家‘五常’與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傳統‘八德’,教你怎麽做人,如何處世,漸漸形成了謙和好禮的良好家風、民風。」

對黨家村人來說,那些刻於青磚、無法磨滅的家訓,既要踐行於家裏家外,也要貫穿於人的一生。對內他們倡導「勤儉治家之本,和順富家之因;讀書成家之本,循理保家之根」;對外「行事要謹慎,謙恭節儉擇交友;存心要公平,孝弟忠厚擇鄰居」;不管何時何地,「動莫若敬,居莫若儉,德莫若讓,事莫若咨」。

「宣德居」「謙受益」「積善堂」「孝弟慈」……相比於細化到生活方方面面的青磚家訓,黨家村百余座明清四合院的門楣刻字,題者總能在兩米見方的有限空間中,以寥寥數位表達為人處世的準則與理想,這其中「和」字頗為常見:「履中蹈和」「和氣致祥」「和為貴」「勤謹和緩」……

在黨家村,人人都說村民黨賡德有個好嫂子。在這個普通的農家,因為「兄友弟恭」,所以「家和萬事興」。

上世紀90年代初,因為生意失敗,黨賡德在4年半的時間裏,賠了6萬元。此後,他和家人靠賣蒸饃,一分一厘還債。黨賡德回憶,「到1996年的時候,有筆兩萬元的銀行貸到期了,但自己實在拿不出錢,一家人有點走投無路。」

事情傳到了黨賡德的哥嫂耳中。嫂子拿出自家的積蓄,又從娘家借了筆錢,到銀行偷偷替黨賡德還了貸。「銀行工作人員告知後,我完全不敢相信,反復確認了好多次,我當場就哭了。」到今天,黨賡德說起這件事,仍幾度哽咽。

「那時候特別窮,我拿什麽還這份情?逢年過節買肉時,我就買兩份,一份給自己,另一份給哥哥嫂子送過去。那時候,我嶽父家裏有頭耕牛。每年春種的時候,媳婦就跟我商定,牛牽過來後,一定要先幫著哥哥嫂子種,等他們種完了,我們再種也不遲。」

如此「禮尚往來」,黨賡德兄弟倆在處理贍養老人、家產分割等事務上,過程都「其樂融融」。「盡管分家很久了,但我現在依然隨身攜帶著哥哥家裏的鑰匙。」黨賡德很驕傲地展示給記者看,「可能因為父輩做得好,現在我的兒子、兒媳婦對我們也特別好。」

「階前彜訓,父慈子孝,斯禮相傳百代;堂上和氣,兄友弟恭,此風還聚一門。」

「在少壯之時,要知老年人的心酸;當旁觀之境,要知局內人的景況;處富貴之地,要知貧賤人的苦惱;居安樂之場,要知患難人的痛癢。」

……

在類似家訓的代代相傳、時時鞭策下,黨家村的孩童們,自小便扣好了人生第一粒扣子,走穩了人生第一步台階,人人皆以文明教化自己,提醒他人。「從1971年我嫁到黨家村,50多年來,我很少看到村裏有人吵架或打架。」村民韓西換說。

「黨家村村民整體文化素養高,遇到事情普遍能明辨是非,做到通情達理。」黨家村支部書記黨小濤說,「更重要的是,大家都願意走正道,做正事,全村沒有閑雜人員。我從2021年開始擔任黨家村支部書記到現在,最大的感受就是好管理。」

家國情:崇尚大德之風

提起黨會生,黨家村很多人都會豎起大拇指,稱贊此人有大德。

黨會生是黨家村的「赤腳醫生」。1970年上崗後,半個多世紀以來,給周邊群眾看病,他從不收診費。即便是寒冬臘月的淩晨三四點,他也是「敲門必應」。如今雖已退休,黨會生也沒閑著,還堅持在家坐診。「大家很信任我的醫術,我也願意為大家服務。只要來了,我都免費看,免費寫藥方。」

黨會生對醫者仁心的認知,源於父親的諄諄教導。「我父親也是個老醫生。小時候,家裏專門有個櫃子,裏面放滿了各類常見藥。父親只要休假回來,就忙著給周邊千余戶鄉親們看病。那時候大家普遍比較窮,父親常常連藥費也不收。他經常說一句話,‘醫生是個良心活,得有大愛、大德。’」

不只黨會生,在黨家村,從古至今,大德之風,如薪火相傳而綿延不絕。

「黨義翁」是黨家村人對遠祖黨孟辀的尊稱。明代嘉靖年間,韓城多地遭遇大旱,諸多村民無力繳納欠賦,黨孟辀出白銀300兩幫村民渡過難關,還捐獻一千石粟谷賑災。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韓城又遇地震,民不聊生,為了減輕鄉黨的負擔,黨孟辀當著父老鄉親的面,撕毀了此前村民借他的三百多石糧食的借據。

「黨天保負責的黨家村第一建築隊,捐一萬六千四百元改造本村東西兩坡……他們還給文化室捐二十英寸彩電一台,給學校捐玻璃三箱,計值六千八百五十元。」這則1988年的捐贈證明記錄了黨家村人黨天保的公益事跡,而當時,黨天保自己家裏還沒有電視。他去世後,村民以「融融雪中炭,深情永相憶」的詩句以示追念。

翻開厚達600多頁的【黨家村村誌】,百余年來,不管鑿井、立祠,還是建堡、修橋,幾乎每個計畫都附有長長的捐款名單,慷慨解囊者都是黨家村普通村民,如【南塬坡修復碑記】寫道:2021年秋初,小組村民代表共同商議,決定以募捐方式籌資修路……10余日,即收到120人次,累計7萬余元捐款。」

心欲小,誌欲大。

居身不使白玉玷,立誌當與青雲齊。

……

「在一代代言傳身教中,家訓成為黨家村人安身立命的‘座右銘’。」賈雪芹說,「這也造就了黨家村人普遍崇尚大德的清風正氣,很多人具有濃郁的家國情懷,他們在家則盡孝,為國則盡忠,正如光緒三十二年韓城知縣張端璣稱頌黨家村人賈樂天時書寫的對聯:松柏豫章早有棟梁氣,芝蘭玉樹生於庭階間。」

「1936年12月12日,爆發了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而後,停止內戰,團結抗日之勢成。據不完全統計,百戶小村,先後就有六十余人從軍,投身這場拯救民族、保家衛國的神聖戰爭。」鐫刻於黨家村家風館中的這段文字,講述著黨家村後生們參與抗日救亡的傳奇故事。

1937年,耿惠雲歿於淞滬會戰;1939年,黨其昌、黨煥章歿於娘子關戰役……在抗日戰場上,先後有多名黨家村人以身殉國,其中不乏黨賡宏、黨忠兒這樣的親兄弟。而在彼時的黨家村初級小學中,老師帶著學生們仍在高唱校歌:長報國,誌須堅,況日寇,早到黃河岸邊,書聲每被炮聲遮,校園早與戰火連,快發憤,成才去救國,遂我願。

「中華五千年文明為什麽能夠一直延續,代代傳承?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中華文化的根基深厚。從一個家庭、一個家族,到一個村子、一個鄉鎮,從個人到群體,從鄉村到城鎮,都是文化保存傳承的載體,保證了中華文化具有生生不息的生命力。」高建群曾如此作文感慨黨家村的文脈。

「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自元至順二年(1331年)至今,黨家村在人文蔚起、俎豆常新中已走過693年的風雨滄桑,至今仍匾聯灼光,書香四溢。而耕讀於斯、傳家於斯的黨家村人,依然會在「思孝安家國,讀書教子孫」的家訓文化中繼續修身齊家,立德樹人。這綿延於北方「民居瑰寶」裏的好家風、好民風,恰如一個微小但堅實的腳印一般,不斷見證著中華文明的前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