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金爵獎參賽片|【我生活的兩個世界】:用鏡頭關註CODA群體,再現真實生活

2024-06-25辟謠

6月21日下午,第26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主競賽單元參賽片【我生活的兩個世界】舉行了劇組見面會。時隔9年,再度回歸上影節的導演吳美保攜主演吉澤亮來到見面會現場,分享影片創作的故事。

從「有聲」到「無聲」的穿梭與掙紮

【我生活的兩個世界】講述了一個CODA(Child of Deaf Adults),即來自聽障家庭的聽力健全的孩子的故事。影片主角五十嵐大出生於宮城縣的一個港口小鎮,從小由愛他的聾啞父母撫養長大,為母親擔任「轉譯」是他生活的一部份。不同於聽障父母,也不同於普通人,他一生都在「有聲」和「無聲」的兩個世界中不斷穿梭。

但在和聾啞人的交流中,導演吳美保感覺到,聽不見或許並非只能被定義為障礙、殘疾或不自由。手語是他們溝通、交流的方式,跟日語一樣,跟其他萬千種有聲的語言一樣。我們對聽障人的世界可以多了解,多學習,但並不必去俯視或同情。

影片中「有聲」「無聲」的視聽語言設計讓人拍案叫絕。開片時,父親在船上塗油漆,動作重復,影片無聲。繼而在「無聲」的世界中,突然加入聲音,世界轉入聽力健全的世界當中。影片最後一分鐘,男主看著女主媽媽的背影,而音軌做了約一分鐘的消音處理。電影終章,又從「有聲」進入到「無聲」,由此呼應著影片的名字——【我生活的兩個世界】。

從「表演」到「再現」的錘煉與付出

【我生活的兩個世界】設計感較弱,非常貼近現實生活。吳美保導演提到,拍攝時,會發現設計的拍攝情景和現場呈現有所出入。會在台本的基礎上對演員對話的時間點、內容量都進行調整,吉澤亮也提到,導演非常重視讓登場人物更自然。不強調「演」,而是根據人物真實的內心感受,去還原生活的場景。但主角特殊的人物內容要求吉澤亮要大量地用手語交流,要做到去表演化,這就更不容易。

吉澤亮說:「不僅要記住手語部份的台詞,展現出流暢的手語,還要理解對方手語的意思,以做出表情反應,讓手語對話得以成立,讓拍攝有說服力。」於是,吉澤亮從拍攝前兩月就開始學習手語。導演評價說:「吉澤亮先生非常有天分,最後手語基本到了母語的水平。」

但這個過程並不容易。首先,聾啞人使用的手語和CODA使用的手語並不相同,手語體系非常復雜。其次,聾啞人手語對話時,一定是雙目對視的,表情也是手語表達中很重要的一部份。比如從「沒事吧」這個陳述句到「你沒事嗎」這個疑問句的句意的轉變,往往是透過加上一個表情來實作的。

最終,在手語老師團隊反反復復的教習下,吉澤亮非常投入地練習,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了高品質的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