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付費講解卻有陌生人全程跟聽,博物館裏蹭講解該被指責嗎?

2024-03-06辟謠

日前,市民陸先生和朋友在西安旅遊時,在一家博物館內付費請來人工講解,一個半小時的講解時間內卻一直有人緊隨講解員身後「蹭聽」,還向講解人員提問。這讓陸先生感到「內耗」:雖然全程隱忍,但心裏總覺得不舒服。

隨著文旅熱潮席卷全國,陸先生發現社交媒體上和他有同樣遭遇、同樣心情的文博愛好者們不少。然而網友們對此的觀點涇渭分明地形成兩派:有人認為「蹭聽者」同樣對歷史文化有興趣,「只要不影響我自己聽,分享歷史文物知識挺好」;但也有人認為既然是付費服務就應保障付費者權益,「蹭聽能得到支持,付費服務還有什麽意義?」

最近,陸先生夫妻和朋友專門選擇春節之後「錯峰遊」,在西安一家博物館內,館方的常設展覽精品講解服務收費為300元,上限為10人。「為了體驗感,我們自己組了一團邀請了人工講解。」隨後講解員為他們分發耳機開始講解,但有兩人一路都跟在講解員身邊亦步亦趨。「一開始我望向他們的時候兩人目光還回避下,後來幹脆貼著講解員走。」最讓陸先生感到不適的是,後來兩人幹脆問起講解員問題,且多是「值多少錢」「是不是黃金做的」一類與歷史文化無關的問題,「這影響到我們的觀感了。」陸先生的朋友忍不住表示他們是付費講解,對方則稱館內參觀者很多,自己是「剛好在這裏聽到了」「順便問一下」。後來陸先生在社交媒體上發現,類似情況在全國各地熱門博物館都不少見。他看到有人在同一家博物館也有和他相似的境遇;也看到有網友發帖稱,在北京一家博物館扛著照相機全程站在講解員身邊最有利位置,反而將付費者擠到旁邊;還看到有人抱怨體驗戶外文旅計畫時,險些被蹭講解的人「頂包」。

在不少文博愛好者和網友看來,既然博物館提供了收費講解服務,首先應當確保付費觀眾的權益。文旅愛好者陳晏在東南亞一處古跡遊覽時邀請了當地導遊講解,遇上跟在旁邊蹭聽的遊客,導遊明確表示自己是收費服務,如果對方需要講解可以請他們另外付費邀請。「如果講解人員出面維護秩序,比觀眾自己站出來‘維權’更好。」

不過在一些業內人士看來,讓講解員出面驅趕蹭講解的觀眾有一定現實困難。「如今博物館裏觀眾非常多,博物館一般也有引導參觀動線,講解員從事的是專業服務而不是安保工作,要分辨身邊的蹭聽者和普通觀眾不容易,也沒有權利驅離任何觀眾。」在一些博物館工作人員看來,博物館本身也是分享文化知識的場所,「一般遇到有人提問,講解人員第一反應是回答問題而不是檢視對方是否付費。」此外,也有人擔心拒絕回答問題被投訴。

相比部份觀眾對蹭講解者的反感,也有一些人表達了寬容。「對方願意蹭講解說明對歷史文化有興趣,總比那些專門霸占文物打卡拍照的人對我的影響小。」文博愛好者陳梁時常為一場展覽奔赴不同城市,他希望「在不影響自己參觀的情況下,更多人能深度共享博物館」。而另一位文博愛好者陳昕在一些「被蹭聽」過程中還有意外收獲:此前在都江堰遊覽時,一名陌生遊客詢問他付費請的講解人員二王廟中供奉的「李二郎」與「二郎神楊戩」之間的關系,讓他頗有興趣:「如果蹭聽者能提出有趣的問題或者見解,我覺得挺好。」

「有時候蹭聽確實是無心之過。」目前大多數博物館都會提供免費的公益誌願講解服務,市民仇先生曾在一個博物館將付費講解團當作館方的誌願講解服務,跟了大半個參觀過程才發現其他人是付費組團。他在社交媒體上看到有人在杭州一家博物館跟他有相似境況,該網友甚至到別人團隊合影時都未察覺自己異狀,以為是館方宣傳需要拍照,直到被人請出合影時才發現自己誤跟付費講解團。

「蹭講解也許會給‘文博新鮮人’一個機會。」陳昕在社交媒體上曾看到有人在長沙一家博物館參觀時,蹭聽了對古代服飾花紋的詳細講解,由此萌發了參觀博物館時「一定要請講解」的想法,「好的‘蹭’或許是從看熱鬧到對歷史文化產生興趣的開端。」

市民方磊經常帶孩子參觀各地博物館,在三星堆博物館時偶遇一個5人付費講解團隊,孩子聽得有興趣還提問「玉璋是不是斧頭」,方先生便詢問能否隨團並表示願意分擔費用,征得對方同意後便跟團參觀。約40分鐘後孩子累了想提前離開,對方謝絕他付費還誇孩子有禮貌,「我想最重要的還是溝通,真誠才是必殺技。」

一些業內人士也表示,隨著國民對文化歷史興趣的高漲,許多博物館特別是熱門博物館都推出了不同層次、不同收費標準的講解服務,參觀者可以自行選擇。一些博物館還有研究員、金牌講解員出鏡的全程參觀講解視訊,觀眾可以事先收集整理資料對應參觀。

欄目主編:施晨露 題圖來源:新華社(資料圖片,圖文無關)

來源:作者:簡工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