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是世界防治肥胖日,近期,世界肥胖聯盟釋出了備受關註的【2024年世界肥胖報告】,根據預測,到2035年全球將有近33億成年人受到超重和肥胖的威脅。專家指出,肥胖不僅僅是體重增加那麽簡單,微胖或者中胖同樣會危害健康。尤其值得重視的是即便你四肢纖細,但只要大腹便便,這種隱形肥胖對健康和長壽的危害更大。
肥胖實際上是一種疾病
事實上,中國的超重或肥胖情況也不容樂觀。調查研究顯示,成年人肥胖率為16.4%,而超重和肥胖的總比例已經超過了50%。在6至17歲的兒童和青少年中,超重率為11.1%,肥胖率為7.9%,根據預測,這些數位仍將持續上升。
「肥胖問題日益嚴峻,但很多人對其認知卻充滿著誤解。許多人簡單地將肥胖視為純粹的外觀問題,沒有把它真正當做一種病。」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內分泌代謝科主任醫師陳宏教授表示。有不少人認為,只有極度肥胖才會產生健康危害,而輕度或中度肥胖僅僅只是體重稍微多一點,無傷大雅。
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內分泌代謝科主任醫師陳宏教授
而實際上早在1997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就已將肥胖定義為疾病,認為肥胖癥是一種可能損害健康的過度脂肪蓄積。超重和肥胖與超過200種疾病都相關,例如,心血管疾病、癌癥、2型糖尿病等。相比於體重正常的人群,肥胖人群患心衰的風險增加96%,冠心病風險增加49%。同時,兒童肥胖的日益增多也導致了很多慢性病低齡化,肥胖可引起兒童發生高血壓、高血糖、肌肉與骨骼發育不足等代謝異常,增加心腦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骨質疏松等慢性病過早發生的風險。
陳宏教授表示:「超重和肥胖是全球引起死亡的巨大風險,肥胖是很多慢性疾病發病的基礎,控制好體重實際上就是控制了慢性病。肥胖幹預越早越好,只要解決肥胖的問題,就能解決很多相關肥胖所引發的並行癥。「
肥胖並非簡單的「好吃懶動」
有不少人認為肥胖是缺乏意誌力的表現,這很可能導致肥胖人群在社會環境中受到歧視。但其實,肥胖癥發病機制復雜,並非簡單的「好吃懶動」。
到底為什麽會變胖?簡單地說就是能量的攝入超過能量的消耗。從科學角度來看,肥胖癥其實是一種以大腦為中心,由生物、遺傳、社會、心理和環境因素交互作用引起的復雜疾病。正常情況下,大腦中的「饑餓中樞」和「飽食中樞」處在相對平衡的狀態,一旦平衡出現異常,「饑餓中樞」的作用將明顯增強,「飽食中樞」的作用就會減弱,人體就會產生強烈的饑餓感,飽腹感和飽足感明顯減弱,從而食欲大增,而非簡單的僅靠意誌力就能控制住進食的渴望。還有更令人擔憂的,某些人進食的增加,是追求食物所帶來的欣快感,這會使攝食更加難以控制。
陳宏認為不同的基因構成也決定了身體的代謝型別,從而影響體重。「光喝水就胖的人群其實不存在,雖然基因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這一基礎,有的人確實是代謝能力比較低的易胖體質。有的人代謝率高,相對來說就不容易胖。」陳宏指出導致肥胖還有社會環境因素的影響,例如長期久坐工作以及不健康的飲食習慣都促進了肥胖癥的發生。心理因素和部份藥物的使用也會導致體重的增加。不同的人群具有不一樣的特點,很多時候「減肥」這件事兒並沒有想象的那麽簡單。
梨形身材比「大肚細肢」更有可能領跑長壽馬拉松
過去,人們常常透過肉眼判斷或稱體重來評估自身的胖瘦。但其實醫學上有專業的診斷標準。值得註意的是盡管BMI是常用的評估指標,但世界心臟聯盟和世界肥胖聯盟的報告曾指出,它並不能準確反映脂肪量或分布情況。陳宏教授表示:「肥胖的核心是影響健康的過多的脂肪堆積,但BMI反映不了脂肪堆積,中國人群的體脂分布趨向腹腔內積聚,更易形成腹型肥胖,因此腰圍是診斷腹型肥胖的重要指標。「這種‘隱形肥胖’可能對健康造成更大影響。內臟脂肪是我們體內最危險的、最有害的,被叫做危險或危害脂肪。」陳宏教授強調,它是多種慢性疾病的潛在基礎,包括但不限於糖尿病、代謝症候群、冠心病、高血壓、呼吸睡眠暫停、呼吸障礙、脂肪肝、腎臟損害,以及生殖健康問題如不孕不育等。
因此,從健康角度來看,腹部肥胖而四肢相對纖細的蘋果型身材,其壽命往往較短,這與內臟脂肪的過量積聚有直接關系。相反,如卡戴珊所展現的梨型身材,雖然臀部與腿部較為豐滿,但她的腰圍纖細,這種體型被認為更為健康,且壽命可能較長。這是因為其脂肪更多地儲存在臀部和大腿而不是腹部,從而減少了內臟脂肪的積累。「基於此,不建議人們去做抽脂手術,當皮下脂肪被過度抽取後,體內脂肪無處儲存,可能會直接轉移到內臟,從而增加內臟脂肪的積累,反而對健康造成更大的威脅。」陳宏教授補充道。
揭秘體重迷思:「幹吃不胖」VS「喝水都胖」
社會上廣泛流傳的幾種觀念,如「健康的胖子」「幹吃不胖」或「喝水都胖」等,實際上缺乏嚴謹的科學依據。陳宏教授解釋道,所謂的「健康的胖子」是指代謝指標正常但體重異常的人群,這類人群在總人口中占據相當大的比例,往往難以正視自己的肥胖問題,這種肥胖狀態雖然短期內可能看似健康,但實質上它預示著一種潛在的健康風險,代表著個體正處於向不健康狀態過渡的行程中。
針對「幹吃不胖」的現象,英國廣播公司(BBC)進行了一項專業研究。研究選取了10位年輕人,這些人均聲稱自己擁有不受飲食影響的體重。在簽署相關協定後,他們被要求每日按照嚴格規定的熱量攝入進行進食。為了確保他們遵守規定,采用了一種激勵機制:按照要求進食足量者將獲得報酬,而未能達標者則會受到經濟處罰。經過一段時間後,幾乎所有能夠堅持完成實驗的參與者都出現了體重增加的現象。這一發現有力地證明了「幹吃不胖」的說法缺乏堅實的事實依據,從而揭示了體重與熱量攝入之間的密切聯系。
不贊成極端節食過度運動,藥物治療或成潮流
為了獲得準確的肥胖評估標準,除了廣泛套用的BMI(身體品質指數)外,陳宏教授建議,患者應關註體脂率、腰圍以及腰臀比等能夠反映體脂分布的指標,甚至可以直接透過檢查測量內臟脂肪的大小,以確定對健康危害程度。
目前,許多肥胖癥患者為了減重可能采取快速卻不健康的方法,如極端節食或過度運動,其實這些方法可能會對身體造成更大的傷害。陳宏教授指出,大眾應該意識到,很多肥胖是減不下來的,比如有肥胖基因的人群、BMI超過40的人,用常規辦法很難達成減肥,飲食控制只是杯水車薪。減肥是個意誌活,還要控制反彈的問題,因此需要團隊管理的模式,對生活方式進行監督和指導。陳宏教授認為以醫師、健康管理師、營養師結合的「三師共管」的綜合治療方案,能幫助肥胖患者降低體重的同時兼顧相關疾病的治療。
在談及未來對於肥胖癥治療時,陳宏教授表示藥物可能會成為未來減重的主流:「我覺得藥物治療應該是以後減重的一條重要道路,是非常關鍵的道路。新型的藥物裏頭,我們看到的希望就是GLP-1這個賽道的藥,GLP-1、GIP、GCGR,因為這些藥物本身是激素,是人體自身分泌的東西,相對跟人體是適應的、是安全的。理論上來說,BMI超過24這個標準,患者就可以考慮藥物治療了。」陳宏同時強調,無論是哪一種減肥方式都需要生活方式幹預、運動管理、心理幹預、人格重塑等綜合方法,只有這樣才能持久維持良好的減肥成果。
采寫:南都記者 曾文瓊
實習生:吳詩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