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3年掙100萬元的外賣小哥 緣何成為謠言的主角?

2024-01-19辟謠

原標題:3年掙100萬元的外賣小哥為什麽變成了謠言的主角?

最近,外賣小哥陳思突然成社交平台熱門人物——

起初,是他「3年送外賣掙了100萬元」的訊息上了熱搜。有網友對他的多勞多得表示驚訝,也有網友不建議如此「拼命賺錢」。對此,陳思承認自己工作強度很大,透支了身體,建議他人不要模仿。

照理說,這一話題隨著本人的說明已經告一段落,不料有自媒體稱「陳思吹牛被同行打」的訊息,並配有一張他流鼻血的圖片。陳思不得不對此澄清,照片中的自己只是因為上火而流鼻血,而且並非最近發生,卻被好事者造謠生事。

誰料,又有新的短視訊稱,陳思的電動車被扣下了,因為有高額違章罰款等待處罰。經初步了解,這仍是不實資訊,釋出視訊的自媒體已經刪除了相關內容。

從表面看,陳思變成謠言主角的原因,仍舊是造謠者蹭熱點,認為互聯網是法外之地而信口開河,藉此博眼球,換得關註、粉絲、流量等利益。但進一步調查可以發現,一段時間以來,包括陳思在內的外賣小哥頻頻成為謠言主角,甚至有造謠者不惜冒充外賣小哥,拍攝虛假內容的視訊,這又是為什麽呢?

外賣小哥謠言有套路

要找到問題的根源,得先看看有哪些謠言涉及外賣小哥。

經上海辟謠平台梳理,這類謠言主要有5種套路:

一是利用外賣小哥的學歷做文章。這類謠言往往將部份高學歷外賣小哥的身份誇張成群體性學歷,有的直接造假稱「7萬研究生在送外賣」,有的則將部份外賣員的個人選擇或勤工儉學行為誇張成「大學生只能送外賣」等言論。

二是基於外賣員入職門檻低等現狀造謠,用「外賣平台不再接受**歲以上的外賣員」「成為外賣員需要滿足**條件」「外賣平台推出‘白跑計劃’」等不實資訊引發話題,挑撥求職者情緒。

三是利用外賣小哥一線工作者的身份博取同情,炮製「外賣員被商場驅趕」「外賣小哥為28萬元彩禮被活活累死」等故事;更有甚者,直接冒充外賣員,擺拍「深夜送餐卻被盜車」「帶著抑郁癥妻子送外賣」等悲情故事。

四是挑撥外賣員與消費者或商家的關系,編造「外賣員為報復消費者/商家,對著餐品吐口水」「外賣員盜取消費者餐品」等訊息。

五是以外賣員為主角,按照「外賣小哥是富豪失散多年的孩子」「送外賣遇到霸道女總裁實作人生逆襲」等劇本拍攝短劇。這類短劇雖然打著「純屬虛構」的標簽,可劇情過於離譜。

研究這些套路會發現,不論是為外賣小哥發聲的,還是批評外賣小哥的,根本都是在「消費」外賣小哥:看似探討「高學歷送外賣是否合適」,其實是不認同外賣小哥可以有高學歷;用悲情故事或「人生逆襲」為劇情的,本質是認為外賣小哥屬於「底層工作者」,在故事中只能處於弱者地位;此次針對「3年掙百萬」的陳思的各種謠言,除了蹭熱點外,也有著造謠者的嫉妒和猜忌:「外賣小哥憑什麽賺那麽多錢」「那麽多錢背後,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謠言中,外賣小哥這一基層「打工人」的身份與「地域差別」「貧富差距」「身份差異」「職場矛盾」等社交平台流量密碼結合在一起,成為造謠者的獲利「寶典」。

尊重基層工作者,不是消費基層工作者

其實,外賣小哥就是一群普普通通的「打工人」,他們需要的不是「消費」,而是「尊重」。

一方面,對那些侵害他們權益的不合理現象,值得監督,有必要為他們發聲。比如,合理規劃配送路線、合理設定配送時間、提供更好的休息環境等。但也要註意,「完善工作環境」並不是因為就業者是外賣小哥才存在。外賣這一職業與其他工作、崗位一樣,都要有合理的工作環境,所有的勞動者都應當得到尊重。

另一方面,要監督外賣小哥的不恰當乃至違法行為,也要懲戒其中的違規違法者。但是,督促和懲戒的基礎不是造謠。比如,應當督促外賣小哥遵守交通法規,但不能為了讓他們遵守交通法規,就編造「大量外賣小哥因交通事故喪身」的假訊息。再比如,外賣小哥做出影響食品安全的舉動,理應被批評和懲處,但不能將個別案例演繹成行業常態,這影響的是整個行業的信譽,損害的也是所有消費者的權益。

此外,要尊重個人的選擇。高學歷的求職者能不能送外賣、為什麽送外賣,有各種各樣的原因。旁人的猜測並不能替代當事人的介紹,更不應該貼上「高學歷只能送外賣」等標簽。

不可否認,外賣小哥群體大,服務物件又很廣泛,以他們為主角的話題容易引發共鳴。但是,這不是以他們為謠言主角的理由。互聯網上,以外賣小哥為主角的「正能量」訊息也不少,同樣能取得良好的傳播效果和社會效果。所以,對真正關心外賣小哥的人來說,應當客觀看待這一群體,他們不應成為謠言的主角,更不應變成流量的犧牲者。

【來源:上海網路辟謠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