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深圳民警王冬冬:視訊巡邏打造守護轄區平安的「千裏眼」

2024-01-06辟謠

深夜,深圳市光明區馬田街道某夜宵檔內依然熱鬧。席間,兩桌客人因為瑣事發生口角,有人開始推搡起來,夜宵檔老板上前勸阻無果,眼看雙方就要動手,民警及時趕到,制止了沖突並進行調解,避免了事態進一步升級。

這次夜宵檔老板還沒來得及報警就得到迅速處置的出警,只是深圳市公安局光明分局(以下簡稱光明分局)開展視訊巡邏工作、保障公共秩序穩定的案例之一。為貫徹落實公安部、省公安廳相關要求和工作部署,深圳公安深入推進預防警務、主動警務理念在實戰中的運用,從2023年9月開始,在光明分局試點推行視訊巡邏機制並隨後在全市推廣,有效推動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將矛盾化解於萌芽階段,有力保障市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視訊巡邏即時發現

「火眼金睛」升級「千裏眼」

光明分局合成作戰中心民警王冬冬還記得,當民警趕到夜宵檔現場處理時,老板顯得十分詫異。「打架的苗頭才剛剛發生,還沒報警,怎麽警察這麽快就到現場了?」

某夜宵檔內發生糾紛。

2023年9月,光明分局開展視訊巡邏工作試點伊始,王冬冬就深入參與到這項工作之中。在過去6年時間裏,王冬冬一直堅守在視訊偵查工作一線,如今借助視訊巡邏機制,他那雙擅長事後調查的「火眼金睛」升級成了事前預防的「千裏眼」。據悉,光明分局試點開展視訊巡邏以來,探索利用公共視訊最佳化巡邏工作的警務新模式。透過配備專業隊伍和視訊巡邏室,依托警務科技技術,值班民警對轄區開展視訊巡邏。一旦發現異常情況,值班民警立即通知事發地附近執勤警力趕赴現場處置,有效提升了接處警的工作效能。

王冬冬介紹,當晚,值班民警正在開展視訊巡邏,透過公共視訊發現馬田某美食匯正門口出現人員聚集圍觀的情況,這引起了他們的警覺。民警隨後發現一夜宵檔內有人員相互推搡,事態有升級的苗頭,便迅速調動警力前往現場進行處置。民警到場後,將沖突雙方及時拉開,並對他們進行了調解。在警方及時介入下,雙方相繼離開現場,未造成人員受傷或財產損失。

「因為夜宵檔人員流動性比較大,往往在出現糾紛、警力在接到報警後趕到場時,雙方已經發生了肢體沖突,甚至已經打完架離開現場,但透過視訊巡邏勤務機制,警力可以第一時間發現,第一時間主動前往處置,及時防止打架鬥毆等案事件的發生。」

他表示,按照過去的工作經驗,一般打架鬥毆類的案事件,都要經過市民報警、接警後排程警力到場處置等相關流程。在接報警環節,市民是否及時報警,是否能夠準確說清事件發生地點,都會影響事件處置的速度。而相比之下,視訊巡邏透過即時響應介入、主動幹預處置,既能有效避免事態進一步發展和惡化,也提高了路面警力的工作效率。

視訊巡邏助力轄區社會治安持續好轉

相比於以往的常規巡邏方式,視訊巡邏效率高、響應快等優勢顯而易見,這點在光明分局試點過程中顯得尤為突出。

王東東(左)在視訊巡邏中。

王冬冬介紹,光明區位於深圳市西北部,轄區範圍廣,人口密度大流動性強等特征明顯。較為復雜的治安形勢,對光明區的警務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治安防控成為工作重點。他表示,在光明分局率先開展視訊巡邏工作試點,對轄區治安環境的整體提升具有重要意義。光明分局透過開展常態、重點、專項視訊巡邏,實作了事前敏銳預警、事中及時阻斷、事後全貌復盤的工作效果,將視訊巡邏打造成主動警務、預防警務的「新引擎」。

據悉,2023年9月以來,光明分局依托視訊巡邏,光明區全區刑事治安警情同比下降16.5%,打架鬥毆、盜竊、故意損毀財物等多發警情均明顯下降。

服務民生、消除隱患

視訊巡邏多樣化發揮效用

王冬冬表示,視訊巡邏除了用於防範違法犯罪,還在服務社會民生、排查公共安全隱患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光明分局視訊巡邏工作啟動以來,服務民生380余次,並主動發現消除了40余例安全隱患。

2023年10月,光明分局民警在開展視訊巡邏時,發現一個孩子獨自坐在某公園路邊的凳子上,細心的民警註意到孩子似乎「在抹眼淚」。王冬冬判斷這個孩子可能是與家人走散了,隨即迅速調動警力到達現場處置。「我們到場後了解到小孩子果然和家人走散了,現場警力根據相關資訊很快在附近廣場找到了小孩的爺爺,將孩子安全地送到他身邊。」

南鳳派出所的視訊巡邏室。

而借助視訊巡邏,光明分局還及時與其他職能部門聯動處理公共安全隱患。2023年10月底,王冬冬和同事在開展視訊巡邏時發現,公明街道某十字路口有幾名騎電動自由車的市民摔倒。為及時排除安全隱患,光明分局迅速調動路面警力前往了解情況。民警到場後發現,原來是由於路面有一片油汙導致市民騎行中滑倒,民警立即在周邊協助疏導交通,同時與轄區街道、路政等部門取得聯系,及時對油汙進行了清理。

王冬冬表示,類似的服務社會民生、消除公共安全隱患的例子在日常視訊巡邏工作中還有很多。在那些常規巡邏難以全面覆蓋的「盲區」「死角」,民警們借助視訊巡邏進一步「查漏補缺」,在市民有需要時第一時間伸出援手。

采寫:南都記者焦明梁

攝影:南都記者許松龍

設計:朱信傑

更多報道請看專題:圳警人說圳警事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