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為什麽合資換不到真技術?空氣懸架自主化的歷程,說明了一切!

2024-08-22辟謠

聲明:本文內容均參照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如今新能源汽車崛起, 越來越多的智慧汽車開始使用空氣懸架 。 不少人可能會對這個概念感到陌生,這所謂的空氣懸架到底是什麽?

汽車懸架是一種 連線汽車車身與車輪之間的裝置 ,而汽車空氣懸架是一種比較先進的懸掛系統,可以取代傳統的汽車懸架。

傳統的汽車懸架 一般只由 彈簧和減震 兩個基本部份組成,減震的軟硬和縱向沖擊力的反應速度值相對固定,因此,當遇到不同的路面情況和駕駛情況時,傳統懸架無法根據實際情況及時進行調節。

汽車空氣懸架的出現很好地解決了這些問題。 空氣懸架 的主要不同就是用 氣囊或空氣彈簧,代替 傳統懸掛系統中的 金屬彈簧 ,利用空氣的壓力來調節車輛的懸掛高度和硬度,從而實作 更舒適和穩定的行駛體驗

空氣懸架的用途很多,首先,它可以提高駕駛的舒適性,安裝空氣懸架的汽車,在透過不平整路面或者高速行駛時,能夠 減少顛簸感

其次,空氣懸架能夠根據車速和懸掛載荷, 調整車身的高度 ,以提升車輛的操控性和穩定性。在高速行駛時,懸架可以降低車身,減少風阻,減少燃油消耗和行駛穩定性。

舉個例子,一輛高速行駛的車將會有 60%以上的功率都用於對抗風阻力 ,當車速達到每小時200公裏,對抗風阻所消耗的能量甚至超過80%,但是由 空氣懸架降低車身高度 之後, 功率的損失和消耗就會有所降低。

除此之外,一些四輪驅動車輛和越野車型,使用空氣懸架可以提升透過效能,適應各種地形和復雜路況。透過調整懸掛高度,可以增加透過障礙物的離地間隙, 保護車輛底盤和驅動系統。

早在1946年,美國人就發明出了 世界上第一輛采用四輪獨立空氣懸架 的汽車 ,空氣懸架相比於傳統金屬彈簧來說具有明顯的優勢,那為什麽我們國家以往的空氣懸架普及率不高,而是繼續使用傳統的金屬彈簧呢?

就是這樣一項對於新能源汽車至關重要的技術, 長期以來一直被國外所壟斷。 我們國內自主品牌的汽車如果想要安裝空氣懸架總成系統, 必須要從國外進口。

正是因為如此,我們基本上 失去了對空氣懸架的議價權 。所以,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裏,空氣懸架大多數都只配備在 高檔的車型 中,因為生產成本高了,這些車型的售價也相對較高, 一般都是70萬起步。

正因為如此,空氣懸架沒有在國內迅速普及,而是成為了「豪車的象征」,比如奔馳的S級、大眾的輝騰等車型。

為了讓國內更多的車企,也用上包括空氣懸架在內的新興技術,我們曾與美國、德國、日本等國外企業合作, 與中方共同組成合資車 計畫。

所謂合資車企,就是指 由兩個或多個國家的汽車制造商或投資者共同投資、合作建立的汽車生產和銷售企業 。在這種合作模式下,我們國家提供勞動力、土地、原材料和資金,而外資企業負責向我們提供技術、品牌以及高尖端人才。

中國車企曾利用這種合資模式帶動中國本土汽車企業的發展,有助於中國車企進入新市場、加強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比如中國上汽與德國大眾合資成立了上汽大眾、中國吉利控股與瑞典沃爾沃合資成立了吉利沃爾沃等。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合資的問題也逐漸顯現出來。就以汽車空氣懸架為例,雖然合資車可以用上國外的空氣懸架技術,但是我們 受到了很多限制。

一方面,由於核心技術握於外國企業手中,我們的自主性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在一輛合資車的生產過程中, 外國企業要求我們的汽車去適配他們 的空氣懸架, 這就相當於要求一台機器去適配一個零件,如果這個機器無法適配,就只能改造機器而不是零件,這無疑將使我們的自主創新能力受到限制。

另一方面,由於不了解中國國內市場,外資企業為中國提供的空氣懸架數量十分有限,德國某車企 一個月僅向中國提供5000個左右的空氣懸架 ,這對於巨大的中國市場來說完全是供不應求。

歸根到底,被「卡脖子」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核心技術沒有掌握在我們自己的手中,同時也有力地證明了 外資合作模式,根本無法獲得真正的技術

首先,很多的外國公司通常對他們的 核心技術高度保密 。在合資合作中,他們不願意或者只能部份地轉讓最先進的技術給合作夥伴,以避免技術泄露和競爭風險。這種情況下,合資企業大機率 只能獲得較為基礎或陳舊的技術

其次,外資企業在合資中往往有自己的戰略利益和長遠發展計劃,他們基本上會選擇保留核心技術和研發能力,而將更基礎或成熟的技術轉讓給合作夥伴,以達到 控制市場和關鍵目的

在國外的技術壁壘和限制條件下,作為合作夥伴的中國要想獲得這些技術成果,就必須要 出更多的錢和更多附加條件 ,因此,合資很難獲得真正的技術,空氣懸架的在中國普及的緩慢歷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但是,我們絕對不會安於現狀,隨著中國的科技實力和創新能力的不斷提升,這個局面漸漸被打破了。現在, 中國的空氣懸架自主研發已經有了重大突破。 目前,中鼎股份、保隆科技、孔輝科技三家技術技術公司完成自主研發,打破了新能源汽車空氣懸架的壟斷問題。

國內的科技公司在空氣彈簧、儲氣罐、ECU各類傳感器等核心部件上都基本實作了量產,不僅突破壟斷拿到了國外車企的訂單,也被國內車企比亞迪、蔚來理想等選做其汽車上的配件。

仔細觀察可以發現,越來越多的國產新能源汽車已經換上了空氣懸架。

成本下降了,汽車售價也就低了 ,空氣懸架不再是豪車的象征,普通大眾也能夠開上空氣懸架汽車。

空氣懸架只是其中一項技術,未來,還有千千萬萬項技術等待我們去突破。我們要走的路是一條自主研發之路。

為了走長走好這條路,我們不僅要 加強基礎科研 ,投入更多資源和精力,培養和吸引頂尖科學家和研究人才。透過基礎研究的積累和突破,為後續的套用技術開發提供堅實的理論和技術基礎。

還要 重視人才的培養, 提升國內高端人才的培養水平胡數量,特別是在工程技術和套用科學領域。透過引進國際先進的教育理念和培訓體系,加速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科技人才。

除此之外, 國際間的交流與合作也不可或缺 。加強與國際先進科技已開發國家的交流與合作,透過聯合研發、技術合作等方式獲取先進技術。

資料來源:

百度百科

新浪財經:【重慶工程職院:打破技術壁壘實作空氣懸架系統全自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