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溪縣,一個坐落在風景名勝區龍虎山和武夷山之間的美麗山城。這裏山清水秀,草深林茂,風景優美,是江西的東大門和重要的入閩通道。
資溪縣森林覆蓋率高達87.7%,生態環境綜合評價指數排名中部第一、全國前列,先後榮獲「國家級生態示範區」「中國天然氧吧」「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中國最美鄉村百佳縣」「全國百佳深呼吸小城」等眾多國家級生態名片,享有「純凈資溪」的美稱。近年來,建行撫州市分行認真貫徹綠色發展理念,圍繞當地綠色資源,積極創新綠色金融服務,助力資源變資產、青山變「金山」,為建設美麗資溪賦能添彩。2023年,該行綠色信貸新增28億元,余額達到55億元,新增增速達到104%。
建行撫州市分行積極助力資溪縣守好綠水青山,換來金山銀山。圖/吳誌貴
守護「純凈山水」
資溪縣林木資源豐富,擁有林地168.3萬畝,竹林55萬畝,毛竹蓄積量約1億株,活立木蓄積量1120萬立方米。資溪縣人口少,面積小,經濟總量也不大,歷史上因為交通不方便,經濟發展水平不高,當地的老百姓曾經一度守著「金山銀山」卻過著窮日子。
如何將生態轉化為價值,擦亮綠色「生態名片」,打通「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通道,助力綠色低碳發展;如何依托當地綠色生態,帶動更多的農民增收致富,促進鄉村振興發展;如何創新綠色金融服務新模式,探索助力綠色發展新路徑;如何構建多元化生態產品產業鏈和價值鏈,讓生態產品實作自身價值,講好生態文明建設資溪故事等等,一度成為資溪縣委、縣政府及眾多金融機構亟待解決的問題。
近年來,資溪縣堅持「生態立縣」根本,充分依托豐富的森林資源,打造竹林碳匯收儲交易平台,構建現代竹產業發展體系,打通「兩山」轉換通道,經濟發展走上了一條綠色的「快車道」。
但這個過程並非一帆風順。資溪縣不少林地零星分布,當地很多青壯年農戶外出務工,林地處於無人管理、樹木儲量增長趨緩,再加上林業投入周期長、報酬慢,老百姓投入意願不強等問題,一定程度上阻礙著青山到「金山」、資源到「資產」的轉變。
為解決以上問題,資溪縣成立了「兩山」轉化中心和兩山林業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在全縣實施林業改造升級碳匯能力提升計畫,包括林地流轉經營、森林品質提升、竹產品加工、山區公路修建以及碳匯配套系統建設等內容。
按照「分散輸入、集中輸出、綜合收益」的規劃思路,將分散在農戶手中的竹林經營權流轉給村專業合作社,由村專業合作社集中流轉給兩山林業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統一進行竹林碳匯市場交易管理,從而推動全縣竹林經營權向集約化轉變,實作竹林碳匯生態資源規模化經營。
「該計畫透過建立起林地流轉-碳匯收儲-基地經營-平台交易-收益反哺的全鏈條體系,能夠實作竹林碳匯可度量、可抵押、可交易、可變現,以碳匯交易盤活鄉村綠色生產要素,是建設銀行賦能點綠成金的一次積極嘗試,將帶來良好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資溪縣政府金融辦主任金建華興奮地說道。
解開「賦能密碼」
林業碳匯和碳匯交易在國內還尚屬新鮮事物,再加上需要流轉林地11萬畝,涉及農戶較多,計畫投資超過10億元,申請貸款6億元,建設期限長達5年,很多金融機構對此處於猶豫和觀望狀態。
建行撫州市分行得知這一訊息後,率先上門與當地政府對接,詳細了解計畫情況,同時積極向省分行尋求政策支持。不久,針對該計畫由省分行領導帶隊、省市縣三級建行機構聯動的服務團隊立即成立,多次與當地政府及有關部門探討計畫的可行性,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並專門制定了一套可行的綜合金融服務方案,力爭貸款早落地、計畫早投產。
由於該類計畫的信貸業務在全省沒有成功經驗可循。計畫團隊成員參考境內碳匯計畫貸款實施辦法,積極開展盡職調查及申報,並借鑒大量外部資料,力求做到評估全面、風險可控。
功夫不負有心人。2月4日,該計畫6億元、首期1.5億元貸款投放到位,標誌著全省第一個林業改造升級碳匯能力提升計畫成功落地。
隨著資溪縣全省第一個林業改造升級碳匯能力提升計畫成功落地,將為當地帶來可觀的生態、經濟、社會效益。 圖/ 吳誌貴
隨著計畫的落地投產,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也將逐步顯現。
從生態效益看,計畫建成後,竹林的年碳匯量可達8.54萬噸。透過增強經營活動的科學性和專業化,後續的增匯潛力十分顯著。計畫還可帶動林區基礎設施配套建設,促進科學育林和生態育林,進一步推動資溪縣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豐富森林碳匯方法學體系,為全國提供一個可復制可推廣的綠色發展新模式。
從經濟效益看,該計畫未來30年的竹林碳匯收儲交易收入可達10億元。加上毛竹、竹筍等竹林收入、林木收入以及毛竹初加工收入,計算期內收入將超過140億元。計畫還將為當地竹制品精加工企業提供源源不斷的原材料。
從社會效益看,在計畫實施過程中,農戶也將實作由農民到「工人」的身份轉變。農戶既可獲得竹林經營權流轉的租金,還可獲得就近參與竹林生產和加工的薪金,預計可帶動5000余戶就業,年人均可增收2000余元。
打通「綠色鏈條」
除了支持碳匯提升計畫外,建行撫州市分行針對當地竹產業鏈條,包括農戶、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民專業合作社、工業區企業等市場主體,量身打造了一套綜合金融服務方案,將金融「活水」引向最需要「灌溉」的地方,促進「一二三」產業有效融合,打造撫州建行特色金融模式。
同時,分行還積極支持當地生態環境改造、綠色旅遊等計畫,助力提升當地綠色發展潛力。比如,創新推出「礦山修復」貸款產品,為資溪縣廢棄礦山生態修復計畫建設發放貸款1.2億元,目前已成功投放1.18億元。發揮建行金融科技優勢,為大覺山景區打造了集團「消費+場景+服務」的金融生態圈閉環,實作了旅遊商戶受理銀行卡、微信、支付寶全覆蓋的資金承接。
類似這樣的綠色信貸計畫,該行還有很多。比如,為打通濕地生態治理綠色金融通道,創新推出了濕地收儲及修復計畫專屬信貸產品,成功發放全國首筆「濕地收儲及修復計畫貸款」6000萬元;透過與建信理財子公司聯動,先後兩期參與發行綠色債券2億元,助力當地城市綠色生態提升工程建設;發放全國建行系統首筆水面經營權並購貸款2億元,助力地方政府盤活水庫資源和美麗鄉村建設。
「山清水秀處,四季恰如春。綠色金融是建設金融強國的‘五篇大文章’之一,分行將始終堅守國有大行的初心使命,不斷創新綠色金融服務舉措,守好金融服務蔚藍底色,努力寫好助力綠色發展的建行答卷。」建行撫州市分行行長吳偉表示。
(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