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堅「硬科技」、謀劃新計畫,積極布局低空經濟、人形機器人、氫能等新賽道;用好中試平台,提高創新成果落地轉化率……【經濟參考報】記者近日跟隨工信部「新型工業化媒體調研行」深入四川省多家企業、創新平台,在一線感受企業以創新謀發展、競速新興產業的活力。
在四川沃飛長空公司的展廳內,一個個兼具科技感與高顏值的飛行器整齊排列,其中一個1/4縮比的「飛行汽車」AE200尤其引人註目。今年6月,這款全自研的傾轉旋翼eVTOL(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完成了國內首次全傾轉飛行試驗。
「這是一款5至6人座級的飛行汽車,巡航速度約248公裏每小時,最大航程可達200公裏,有望在2026年前後完成型號合格證取證工作。」沃飛長空CEO兼首席科學家郭亮告訴記者,企業瞄準低空經濟賽道全力布局,選擇「傾轉旋翼」研發路線,在續航、速度、載重和舒適性方面不斷創新突破。
「加大創新力度」「在新賽道上跑出新優勢」是記者在企業采訪中頻頻聽到的聲音。在德陽市,四川英傑新能源有限公司的充電樁產品遠銷全球近百個國家。企業廠房內,技術工人正在給新能源汽車直流充電樁安裝一個綠色盒子,讓它變「聰明」,這在國內行業獨一無二。
「在它出現之前,市面上充電樁內的管線和部件大多分散分布,路線復雜。裝上‘可編程充電樁功率控制器’相當於給充電樁裝上‘CPU’,從而高度整合內部各控制模組,將280多根導線簡化到89根,大大降低裝置故障率。」公司副總經理劉少德告訴記者,憑借創新,企業客製式交流充電樁銷量逐年增加,出口銷量已占到總產值的一半。
從低空經濟、人形機器人,到生物醫藥、氫能源,一項項先進技術透過在企業車間套用,催生經濟增長新動能。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四川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4%,增速比全國高0.2個百分點。
助力新技術從「實驗室」邁向「套用場」,一批試驗驗證平台和中試平台正發揮著積極作用。
工業機械臂前,幾名四川大學師生手持控制器,進行基於人工智慧大模型控制工業機器人在焊接上的套用測試;三台小型搬運機器人組成的圓珠筆自動裝配系統,僅需15秒就能組裝一支圓珠筆……在成都機器人創新中心,透過開放企業生產、行業套用等各領域場景,創新成果正加快孵化落地。
「中試一頭連著創新,一頭連著產業。」成都機器人創新中心總經理何陽告訴記者,目前,中心已經投用300余台套智慧制造裝置,集聚ABB、安川、西門子、埃斯頓、卡農普等多家工業機器人鏈主企業,並聯合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成都理工大學等高校,為企業和高校提供雙向交流平台。
四川省經濟和資訊化廳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打好重點裝備攻關、基礎能力提升和套用場景推廣「組合拳」,力爭到2025年,研制100個以上重點裝備並進行樣機試制、中試驗證和叠代升級,在200個以上典型場景示範套用。
加快技術創新的同時,不少企業正透過布局產業新計畫,培育競爭新優勢。
在綿陽市,四川長虹傑創鋰電科技有限公司建成了中國西部最大的「高倍率圓柱鋰電池」智慧生產基地,這裏每分鐘有200只高倍率圓柱鋰電池走下智慧化生產線,走向家用吸塵器、電動工具、園林工具等產品領域。「電池在倍率性、迴圈壽命等關鍵效能指標上達到國內領先,實作了‘人無我有’的開發目標。」企業工藝品質部長馬超說。
「轉型讓企業開辟新的增長空間。」長虹股份公司副總經理楊秀彪說,目前企業打造形成智慧家居、特種裝備、核心部件、新能源等核心產業,整體保持千億規模發展態勢。
今年以來,成都京東方第8.6代AMOLED生產線、綿陽涪城區顯示驅動計畫、攀枝花鈦材料綜合利用計畫等一批重點計畫加快落地建設,推動產業強鏈條、優結構。以電子資訊工業為例,目前四川共儲備相關重點計畫超150個,總投資超800億元。
四川省經濟和資訊化廳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四川電子資訊、裝備制造、食品輕紡等六大優勢產業營業收入超5.8萬億元,下一步將從計畫建設、韌鏈建群、企業培育等方面持續發力,營造發展新型工業化的良好環境。(記者 郭倩)
來源:經濟參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