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賽力斯虧損之惑:股價接連漲停 問界火爆銷量何時提升業績

2024-03-01辟謠

回望整個2月,賽力斯股價直線大漲。「車賣得好」是賽力斯最大的利好訊息。

2月29日,賽力斯股價再度漲停。在包括2月29日的5個工作日中,賽力斯股價2次漲停,1次收漲9.84%接近漲停。賽力斯更是因為連續三個交易日收盤價漲幅偏離值累計達到 20%釋出了風險提示。

如果將時間線拉長,自2024年2月6日以來,賽力斯股價累計漲幅達56.74%。可以說整個2月賽力斯股價都一片紅火。

(賽力斯近期股價趨勢)

股價飆升的背後,是問界銷量遙遙領先。在2024年前兩個月,問界憑借新M7數次問鼎新勢力銷量周榜單冠軍,甚至擠進豪華品牌周榜單前三。在二月末,號稱「把最好的華為智慧汽車技術全部帶上車」的問界M9開啟全面交付,試圖接過新M7的接力棒。

但問界銷量帶得動股價,卻尚未帶動業績。在擁有爆款前,賽力斯已經虧損多年。2020年虧17.29億元,2021年虧18.24億元,2022年虧38.32億元,已經連續虧損3年的賽力斯在2023年預計至少虧21億元,至多還要虧損27億元。

4年虧損近百億,僅僅憑借兩款爆款車型,賽力斯真的能翻身嗎?

近8年賽力斯歸母凈利潤數據統計,其中2023年為企業預計至少虧損額度。 圖/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林子

問界有望蟬聯月度銷冠 助推股價不斷攀升

正當車市價格戰如火如荼之時,問界銷量一馬當先走出獨立行情。據鴻蒙智行微信公眾號公布,2024年1月,問界全系交付新車32973輛,環比增長34.76%,其中24天單日交付破千,首次成為中國市場新勢力品牌月銷量冠軍。

而回望整個2月,問界每周都傳來銷量捷報,有望蟬聯月度銷量冠軍,市場甚至流傳出了「豪車市場被問界覆寫」的口號,股價也由此不斷攀升。

2月5日,當周(1月29日至2月4日)銷量數據釋出,問界憑借0.9萬輛的銷量成績位列中國市場新勢力品牌銷量第一,超越銷量0.72萬輛的理想和銷量0.36萬輛的極氪。

同期,中國市場豪華品牌銷量前三強依舊被奧迪、寶馬、奔馳把控,第四名屬於銷量1.06萬輛的特斯拉,但問界竟然憑借0.90萬輛的銷量沖到了第五名,將凱迪拉克、沃爾沃、雷克薩斯等一眾傳統豪華品牌甩下。

就在問界銷量捷報傳來的第二天,賽力斯股價連續兩個交易日漲停。

而在2月第四周(2月19日-25日)銷量榜單出爐時,特斯拉和寶馬分別為冠亞軍,問界憑借0.72萬輛的周銷量排名第三,超越了奧迪、奔馳。一時間,「中國豪車市場格局被覆寫」的口號流傳開來。

目前問界擁有M5、新M7和M9三款車型,銷量主力是新M7,未來銷量潛力股是M9,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 CEO、智慧汽車解決方案BU董事長余承東在宣傳這兩款車型上可謂不遺余力。

其中,新M7在去年9月剛上市時就受到了火熱追捧。國慶日期間,余承東發朋友圈感慨「起死回生,真不容易」。自上市以來,問界新M7累計大定已超14萬輛,堪稱黑馬。今年1月,問界新M7交付量突破3萬輛,不僅創下了銷量記錄,也撐起了問界品牌的銷量。根據問界最新公告,新M7的兩驅版和四驅智駕版,分別是預計2-4周、4-6周的交付周期。

另一款車型M9則在今年春節由余承東親自駕駛從安徽老家回到深圳,余承東手離開方向盤被罰兩次,由此引發一波對於智慧駕駛的熱議。目前M9累計大定已經突破4萬輛。2月26日,官方宣布問界M9已開啟全國規模交付。

兩款車型如何扭轉虧損盤子

盡管有了兩款爆款車型,但要扭轉賽力斯虧損的盤子仍然不易。

在問界新M7剛剛上市的2023年第三季度,賽力斯營業收入56.48億元,同比下降47.25%;凈利潤虧損9.5億元。放眼前三季度,賽力斯實作營業收入166.80億元,同比下降27.86%;凈虧損22.94億元。

賽力斯公告顯示,公司預計2023年實作歸母凈虧損至少21億元,至多27億元;預計實作歸母扣非凈虧損至少46億元,至多50億元。

在去年三季度時,賽力斯就直言不諱地把希望寄托在問界新M7身上,稱賽力斯汽車新款產品問界新M7系列車型於9月中下旬釋出及交付,隨著公司產品的逐漸交付,公司的營業收入有望明顯增長。

而在年度業績預虧公告中,賽力斯則提及,四季度M7上量、M9上市釋出,公司盈利能力有望進一步增強。

「賽力斯目前面臨的壓力確實不小」,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向記者表示,市場競爭、供應鏈緊張、原材料價格上漲和研發投入加大等都是賽力斯需要考慮的。

實際上,賽力斯預虧公告中也提到,高端化智慧電動汽車核心技術和產品的研發投入較高,致研發費用和人工成本增加,影響當期業績。不僅如此,為了四季度上銷量,賽力斯上半年加大市場促銷力度,以及上半年原材料成本居高,影響當期業績。

柏文喜建議,一方面,公司可以透過加強技術創新、最佳化生產流程和提高營運效率等方式來降低成本、提高產品品質和增強市場競爭力;另一方面,公司也可以尋求政府、金融機構和其他合作夥伴的支持,共同應對行業挑戰。

在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看來,賽力斯的壓力一部份來自於市場競爭加劇、供應鏈緊張、原材料價格上漲以及研發投入加大等因素。為了克服這些壓力,賽力斯需要加強與供應商的合作,最佳化供應鏈管理,降低生產成本。另一方面壓力來自於提升產品品質和品牌形象。提升產品品質需要有先進的設計理念和創新性技術,投入更多資源進行研發和產品創新。

張孝榮指出,賽力斯面臨著來自各方的競爭壓力,雖然與華為的深度合作使其在技術研發、產品設計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但是企業自身還有不小的提升空間。

浙江大學城市學院文化創意研究所秘書長林先平表示,賽力斯在2023年第三季度業績表現不佳,主要受到市場競爭加劇、供應鏈緊張、原材料價格上漲以及研發投入加大等因素的影響。

未來,賽力斯可能還面臨技術創新壓力、合作夥伴競爭壓力、市場環境變化壓力等。為了克服這些壓力,賽力斯還需要加強研發能力,提升產品競爭力;最佳化供應鏈管理,降低成本;加強與華為等合作夥伴的溝通與合作,共同開拓市場;關註市場動態,靈活調整戰略。

價格戰愈發激烈 爆款車型仍面臨壓力

實際上,問界兩款爆款車型也面臨著不再被華為獨寵、市場價格戰等競爭壓力。

不過對於智界、享界的官宣,柏文喜也表示,雖然華為的智選模式讓多家車企都有機會與華為合作,但賽力斯與華為的合作歷史悠久,並且在技術、品牌和渠道等方面都有很深的積累和優勢。

張孝榮表示,賽力斯與華為其他合作夥伴的競爭關系是一種健康的競爭關系,可以推動各家企業不斷提升自身的技術和服務水平,從而更好地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林先平認為,華為與多家車企深度合作,推出了多個品牌,其中包括問界M9。在與奇瑞、北汽等合作夥伴面前,賽力斯仍然具有競爭力。關鍵在於賽力斯在智慧化技術、產品品質和使用者體驗方面的優勢。

「賽力斯與華為其他合作夥伴的競爭關系並非零和遊戲,而是共同發展、互補優勢的關系」,林先平認為,華為透過與多家車企合作,可以更快地推動智慧汽車技術的發展和普及,而各家車企也借此機會提升自身品牌和產品競爭力。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林子 編輯 王進雨 校對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