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破冰:首例人工智慧文生圖案生效北京互聯網法院探索為「AI文生圖」著作權劃定邊界

2024-02-06辟謠

原標題:破冰:首例人工智慧文生圖案生效北京互聯網法院探索為「AI文生圖」著作權劃定邊界

圖為庭審現場。

圖為庭審現場。

導讀

利用人工智慧生成的圖片「作品」著作權應屬於誰?隨著生成式人工智慧技術的迅猛發展,使用者只需要輸入一些提示詞,AI大模型就可以產出相應的文字、圖片、程式碼等內容。那麽,AI生成的內容受著作權法的保護嗎?相應權利的歸屬該如何界定和劃分?人們是否可以自由使用網路上AI生成的內容?這些涉及人工智慧的著作權問題亟待法律有個「說法」。2023年末,北京互聯網法院審結了李某與劉某作品姓名標示權和資訊網路傳播權糾紛一案,首次明確了利用人工智慧生成圖片「作品」的內容,並提出人工智慧生成內容是否構成作品需個案判斷的觀點。本案的判決,對人工智慧生成物的相關法律問題進行了開創性探索。

用人工智慧生成的圖片被他人使用

2023年8月,原告李某向法院起訴稱,2023年2月24日,他使用開源軟體Stable Diffusion透過輸入提示詞的方式生成了涉案圖片,並將該圖片釋出在小紅書平台上。後原告發現,被告劉某在百家號一篇文章的配圖中使用了涉案圖片。被告不僅未獲得自己的授權,還截去了姓名標示浮水印,使得相關使用者誤認為被告為該作品的作者,嚴重侵犯了自己享有的姓名標示權及資訊網路傳播權。故請求法院判令被告在百家號公開賠禮道歉、消除影響,賠償經濟損失5000元。

被告辯稱,涉案圖片具體來源已無法提供,亦無法說明涉案圖片的浮水印情況,不確定原告是否享有涉案圖片的權利。被告所釋出文章的主要內容為原創詩文,而非涉案圖片,而且沒有商業用途,不具有侵權故意。

法院經審理查明,涉案圖片的生成過程為原告下載Stable Diffusion模型,隨後在正向提示詞與反向提示詞中分別輸入數十個提示詞,設定叠代步數、圖片高度、提示詞引導系數以及隨機種子,生成第一張圖片;在上述參數不變的情況下,將其中一個模型的權重進行修改,生成第二張圖片;在上述參數不變的情況下,修改隨機種子生成第三張圖片;在上述參數不變的情況下,增加正向提示詞內容,生成第四張圖片(即涉案圖片)。

人工智慧生成的圖片是否構成作品

北京互聯網法院根據原、被告的訴辯意見和查明的事實,認為案件的爭議焦點和審理難點為:一是涉案人工智慧生成圖片是否構成作品,構成何種型別作品;二是原告是否享有涉案圖片的著作權;三是被訴行為是否構成侵權行為,被告是否應當承擔法律責任。

首先,從涉案圖片的外觀上來看,其與通常人們見到的照片、繪畫無異,顯然屬於藝術領域,具有一定的表現形式。涉案圖片為原告利用生成式人工智慧技術生成的,從原告構思涉案圖片起,到最終選定涉案圖片止,原告進行了一定的智力投入,比如設計人物的呈現方式、選擇提示詞、安排提示詞的順序、設定相關的參數、選定哪個圖片符合預期等。涉案圖片體現了原告的智力投入,因此涉案圖片具備「智力成果」要件。

從涉案圖片本身來看,體現出了與在先作品存在可以辨識的差異性。從涉案圖片生成過程來看,原告透過提示詞對人物及其呈現方式等畫面元素進行了設計,透過參數對畫面布局構圖等進行了設定,體現了原告的選擇和安排。另外,原告透過輸入提示詞、設定相關參數,獲得了第一張圖片後,繼續增加提示詞、修改參數,不斷調整修正,最終獲得涉案圖片,這一調整修正過程體現了原告的審美選擇和個性判斷。在無相反證據的情況下,可以認定涉案圖片由原告獨立完成,體現出了原告的個人化表達,因此涉案圖片具備「獨創性」要件。

涉案圖片是以線條、色彩構成的有審美意義的平面造型藝術作品,屬於美術作品,應受到著作權法的保護。

第二,原告是涉案圖片的作者,享有涉案圖片的著作權。就涉案作品的權利歸屬而言,中國著作權法規定,作者限於自然人、法人或非法人組織,因此人工智慧模型本身無法成為中國著作權法規定的作者。原告是根據需要對涉案人工智慧模型進行相關設定,並最終選定涉案圖片的人,涉案圖片是基於原告的智力投入直接產生,而且體現出原告的個人化表達,因此原告是涉案圖片的作者,享有涉案圖片的著作權。

第三,被告侵害了原告享有的權利,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本案中,被告未經授權,使用涉案圖片作為配圖並釋出在自己的百家號帳號中,使公眾可以在其選定的時間和地點獲得涉案圖片,侵害了原告就涉案圖片享有的資訊網路傳播權。此外,被告將涉案圖片進行去除姓名標示浮水印的處理,侵害了原告的姓名標示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綜上,北京互聯網法院一審判決被告賠禮道歉並賠償原告500元。對此,雙方均未提起上訴,目前判決已生效。

■裁判解析

人工智慧生成內容是否構成作品需個案判斷

北京互聯網法院 朱 閣

近年來,學界關於AI生成內容可版權性的討論一直未曾停止,這為本案裁判提供了可資借鑒的思路。

本案中,涉案圖片系原告利用AI生成,根據著作權法關於作品的構成要件進行判斷,因涉案圖片體現出原告的獨創性智力投入,被認定為作品,相關著作權歸屬於原告。同時本案判決強調,利用人工智慧生成的內容,是否構成作品,需要個案判斷,不能一概而論。本案的裁判結果對學界的討論予以充分吸收,體現出「一個傳承」和「兩點考量」。

「一個傳承」即本案裁判是對此前北京互聯網法院「菲林律所訴百度公司著作權案」的繼承和發揚。本案繼續堅持著作權法只保護「自然人的創作」的觀點,而人工智慧模型不具備自由意誌,不是法律上的主體,不能成為中國著作權法上的「作者」;本案繼續認定,一般情況下利用AI生成圖片的權益歸屬於利用人工智慧軟體的人;此外,本案繼續強調,根據誠實信用原則和保護公眾知情權的需要,相關主體應該顯著標註其使用的人工智慧技術或模型。與前案不同的是,除了涉案人工智慧模型具有更高「智慧」外,本案中原告的智力投入也較多,因此,具備進一步探索適用著作權法予以保護的基礎。

在案件的審理過程中,我們反復進行「兩點考量」:

第一,當傳統理論遇到全新套用場景時,是否要進行調適和發展的問題。我們認為,只有秉持面向未來的司法理念才能更好地鼓勵新技術套用、推進新業態發展。原有的著作權理論與實務對美術作品的預設是以「動手去繪制」為主要創作方式,這是由當時創作工具的技術水平所決定的。而進入人工智慧時代以來,人類的創作工具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人們已經不需要動手去畫出線條、填充色彩,而是利用AI進行創作,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人類對於畫面元素不需要進行選擇和安排。人們透過設計提示詞,不同的人會生成不同的結果,這種差異可以體現人類的獨創性智力投入。在這種全新的技術背景下,傳統的著作權理論與技術發展現實已經不相匹配,應當進行調適和發展,更好地滿足權益保護和產業發展的需求。因此,我們不能固守歷史的標準,唯有面向未來進行思考,才能選好當下的路徑。

第二,作品的認定是否僅有法律判斷,也是需進行價值判斷的問題。「獨創性」作為界定作品的核心構成要件的認定規則,是各國法院透過個案的審理逐漸確立的,在此過程中,有理論界的爭鳴和司法實踐的借鑒,更多的是以利益平衡為重要基點,綜合考慮所屬領域的作品型別、創作空間、產業政策、公眾需求等因素,力圖作出最好的解釋。在當下中國人工智慧產業迅猛發展之際,司法如何立足中國具體實際和中國的價值共識,服務和保障產業健康高效發展,是我們必須回答好的時代之問。在這樣的背景下,基於對國家、社會、公民等各個維度的價值衡量,我們認為,透過認可人工智慧生成圖片的「作品」內容和使用者的「創作者」身份,更有利於鼓勵使用者利用AI工具進行創作的熱情從而實作著作權法「激勵作品創作」的內在目標,有利於促進相關主體對利用AI生成內容進行標識進而推動監管法規的落實、公眾知情權的保護,有利於強化人在人工智慧開發中的主導地位,有利於推動人工智慧技術的創新發展和套用。

■各方觀點

首次確認AI生成「美術作品」內容

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 崔國斌

本案判決對生成式AI引發的諸多著作權難題進行了有意義的探索,並提出合理的解決方案。這在全球範圍內具有創新性,對於未來的司法實踐和學術研究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首先,法院確認AI生成物的「美術作品」內容。法院認為,使用者利用生成式AI輸出圖片,即便AI使用者未直接動手繪制線條和色彩,依然可能構成著作權法意義上的智力成果,落入「美術作品」的類別,而無需考慮「其他作品條款」的必要。在立法者未為此類作品創設全新類別時,法院將它納入「美術作品」的範圍,符合公眾的預期。

其次,法院明確判斷使用者是否作出獨創性貢獻的思路。法院強調,「利用人工智慧生成圖片,是否體現作者的個人化表達,需要個案判斷,不能一概而論。」「原告透過輸入提示詞、設定相關參數,獲得了第一張圖片後,其繼續增加提示詞、修改參數,不斷調整修正,最終獲得了涉案圖片,這一調整修正過程亦體現了原告的審美選擇和個性判斷。」本案中,使用者的實際創作行為是否導致AI輸出物充分體現其個性,作為一個事實問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有爭論的空間。不過,法院分析法律問題的思路,完全符合著作權法的底層邏輯和公共政策,為新技術的發展留下更大的彈性空間。使用者在選定AI輸出的圖片初稿後,就有了相對具體的作品構思,然後在此基礎上反復修改,理論上,只要回合或細節選擇足夠多,使用者的確有作出具體的獨創性貢獻的可能性。

在繪畫類程式工具(比如Photoshop)與生成式AI系統日益相互融合的大背景下,著作權法應該鼓勵公眾利用新型的創作工具,創作更多更好的美術作品,而不是歧視此類工具的使用者,輕易否認使用者的獨創性貢獻,迫使使用者遠離此類強大的創作工具。因此,本人認同法院的判斷「以妥當的法律手段,鼓勵更多的人用最新的工具去創作,才能更有利於作品的創作和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這一思路遠比籠統否定使用者獨創性貢獻的反對意見更具有前瞻性。

此外,本判決對於AI輔助創作作品的歸屬,也進行了深入探討。法院強調,AI系統的設計者只是創作工具的生產者,「既沒有創作涉案圖片的意願,也沒有預先設定後續生成內容」。同時,涉案人工智慧模型的設計者,在其提供的授權中放棄對輸出內容主張相關權利。因此,AI系統的開發者並非訴爭圖片的作者。在法院看來,「原告是直接根據需要對涉案人工智慧模型進行相關設定,並最終選定涉案圖片的人,涉案圖片是基於原告的智力投入直接產生,且體現出了原告的個人化表達,故原告是涉案圖片的作者。」這一思路值得肯定。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法院適用法定賠償的最低限額(500元),也應該是體現司法政策的平衡選擇。很多人擔心,著作權法保護使用者利用AI創作的作品,會導致與AI作品有關的侵權訴訟泛濫,損害社會的公共利益。為了避免這一負面後果,法院在確定損害賠償標準時,應考慮AI創作的特殊性,避免給予使用者過度補償,從而激發過多的訴訟。本案「根據涉案圖片情況以及侵權使用情節」選擇法定賠償的下限,體現了這一重要司法政策,是合理的選擇。當然,這並不排除在未來個案中,使用者利用AI創造出高價值的作品而獲得更高的損害賠償數額。

非常有價值的開創性探索

某大模型廠商法務 沈 芬

北京互聯網法院透過本案對人工智慧生成物的相關法律問題進行了非常有價值的開創性探索。

在認定理念上確認了使用人可以獲得人工智慧生成物的著作權。本案中,法院認定了自然人可以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慧的過程中透過作出實質性貢獻而獲得生成物的著作權。這對於鼓勵使用人積極利用人工智慧創作高品質的作品有積極的作用。

對於使用人在生成物產出過程中作出實質性貢獻得到的作品予以保護,對於生成式人工智慧的使用和推廣有重要的積極作用。在權屬認定過程中,考量和尊重人工智慧模型和服務的設計人、提供人與使用人之間的合約,對於幫助人工智慧產業市場化發展,支持各種商業模式的形成同樣重要。對生成式人工智慧創作的高品質作品給予合理保護,幫助使用人、人工智慧開發者和營運者實作商業閉環,對於中國人工智慧產業的發展、文化藝術作品品質的提高有重要意義。(□ 安 平∕文 王子欽∕圖)

(人民法院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