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文以傾情繪大江

2024-01-03辟謠

作者:陳濤(【人民文學】雜誌社副主編)

一條大江,自青藏高原而下,浩蕩東行六千三百多公裏,其幹流橫貫東西,支流沁潤南北,千百年來養育著一代代華夏兒女,這就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長江。

綿長的中國文學版圖上,閃爍著數不勝數狀寫河流的經典之作,其中許多關涉長江。每個人的心目中都有一條屬於自己的長江,它在闊大的時間與空間中,以奔湧、舒緩、雄渾、秀氣等面向與姿態,積澱著民族與個體的時光記憶。同樣,每個作家心中也都有這樣一條大河,它越過高山、平原、城市與村落,以及無窮的人,向著無盡的遠方而去。找到它,抓住它,書寫它,留下它,也就成了每個寫作者孜孜以求的念想。

無論在哪個角落,只要我們在長江邊佇立,或許都會失掉言之鑿鑿的勇氣,取而代之的是靜默,在對視與思考中試圖讀懂它,並且盡可能以文字抵達這條河流的最深處。在近些年的此類作品中,郭保林的【大江本紀】(安徽文藝出版社2023年10月出版)值得關註和閱讀。

在紀傳體史書中,本紀有著崇高的地位,作者以「本紀」之名,體現的是對長江的熱愛與敬重。寫好一條大江是極具難度和挑戰性的事情,首先需要寫作者付出耐心與耐性。郭保林為創作這樣一部「浩浩蕩蕩」的大文章,沿著長江兩岸采訪,從源頭到入海口,盡心收集資料,悉心向學人請教,記下大量的采訪筆記、日記,時間跨度長達20年。除去漫長的行走、記錄,作者還大量閱讀人文歷史、自然生態的典籍與資料,並且七易其稿終成此書。由此也見出作者的創作雄心。

【大江本紀】是專為長江而作的文學傳記,同時也是一部文學地理學,一以貫之的是文化眼光。在這部作品中,長江不僅是一條河流,更像是一個活生生的個體生命,有著溫暖可觸的質感與脈動,作者想要努力寫出這偉大生命波瀾壯闊的故事。從創作結構上看,整部作品以長江流經的地理為「經」,以兩岸自然與人文為「緯」,完成了美麗中國的河流書寫。作品不僅繪就了一幅千裏長河的美妙畫卷,而且引領我們再次重溫中華民族悠久深厚的文明歷史與滄桑巨變,尤其讓我們深刻懂得長江之於中華民族的重要意義與重大影響。

【長江本紀】是一本「大書」,作品包含序章和尾章在內的20個章節,從格拉丹東雪峰落筆,沿著金沙江、岷江、三峽,過巴蜀、荊楚、湖湘、江南,以及重慶、南京、蘇州、上海等地,它們的自然地理、人文風俗隨著六千多公裏的長江水依次展開,從而為我們呈現了一系列的城市傳、人文史、江水情,並且這是一種朝向無限的開放式表達,從龐大到細微,似乎一切都可以被容納其中。

此外,本書有著宏闊的氣象,這種氣象的展現源於作者的個人氣質。郭保林曾說自己喜歡宏大、崇高、壯麗的生存空間,雪域高原、西域瀚海、悠曠草原、粗獷戈壁、蓊郁森林,「這些宏大的具象,會開闊你的視野,擴充套件你的精神空間,賦予你遼闊的想象,成熟你的人生哲理,使你堅定對大自然之美的信念,實際上是對宇宙之愛的信念,對人類可以臻於完美的信念」。同時,長江就是一部巨著,「不僅其主題深邃博奧,而且細節繁復蕪雜,由無數的高山和原野、冰川和江河湖泊、村鎮城郭、民族風情、宗教文化和人文歷史組成」。在這樣的寫作物件面前,沒有一定的功力顯然難以呈現長江的精神氣象。【大江本紀】雖然被標註為報導文學,但是我們完全可以將其當作是散文,甚至是美文。它有著易讀的質地,也是一部可以給人閱讀享受的作品。這部作品中,雖然沒有「我」的清晰面相,但是「我」的身影、情感、情緒無處不在。

對寫作者而言,語言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也有人將其視作文學的第一要素。郭保林重視語言的錘煉,他在幾十年的文學道路上不斷精進語言水準,對字、詞、句反復揣摩,期待擁有一種靈敏的語感,「對每一個字詞,看一眼就知道它的硬度、厚度、亮度、品質、色彩和形態等」。【大江本紀】中的語言詞匯量豐富,同時用語簡潔、精準又熨帖,讀來妙趣橫生、詩意盎然,為長江的壯美風光賦予更多的文化因子。

關於【大江本紀】,每位讀者都可以提出不同的看法,尤其是對世代居於長江邊的讀者更是如此。他們會因為作品中對自己熟悉場域的描摹而欣喜,也會因未提及自己生活的城市而遺憾。誠然,每條江河都有自己的思想和精神、性格與情緒,每片流域都有獨屬於自己的人文生態系,僅憑一人之力能夠完成如此的文學表達已實屬不易。作者用20年的時間,不斷地出發,不分春夏秋冬在大江的南北穿行,這不得不令人欽佩與感動。作者說:「創作中,我著意追求那種深邃的歷史感、細節的真實感、語言的詩意和散文化,註重作品的立體感、雕塑感。」「我要寫出自然的長江,歷史的長江,人文的長江,更要寫出我心中的長江,民族精神的長江。」他實作了自己的創作目標與追求。同時,我們也應該清晰地懂得,在長江面前,那些千古風流已經隨風而逝,唯有這蒼茫大江,永遠無休無止地流淌。

【光明日報】(2024年01月03日 14版)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