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一年能省120萬元!這一市場,迎來爆發期

2024-05-05辟謠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發展新型儲能」,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全國已建成投運新型儲能計畫超過3500萬千瓦,同比增長超200%,其中鋰離子電池儲能裝機占比超過95%。受上遊碳酸鋰價格快速下跌的影響,儲能投資成本大幅降低,給發展新型儲能帶來新機遇。

鋰電成本大幅下降 工商業儲能市場迎來爆發期

劉子瑞是廣東一家工商業儲能企業的營運人員,他2022年加入儲能行業,正好經歷了碳酸鋰材料價格從高點每噸60萬元下降到每噸10萬元的過程。鋰電工商業儲能全壽命的每度電成本下降超過四分之一,使用者配儲的積極性明顯提高。一大早,劉子瑞就到當地的汽車配件和芯片制造企業拓展儲能業務。

三峽水利集團新巨能能源科技營運負責人 劉子瑞:

碳酸鋰的鋰電池成本下降,儲能的整合成本也在下降,我們考慮擴大分成比例。如果按每天充放4600度電算,一年可以節省約120萬元。

劉子瑞提到的分成機制,也是目前工商業儲能的營運模式。按照每天兩次低谷儲電、高峰放電獲得每度電0.7元左右的電價差收益,再按10%至20%的比例分給工商業企業。

在每天用電的高峰和低谷時段,劉子瑞都會在排程中心控制五個省區營運的儲能電站進行充放電,這些區域電價峰谷差都比較大。

在安徽,從4月1日起開始執行新的電價峰谷差,進一步拉大了價差,工商業等使用者側儲能每度電收益增加了超過0.1元,直接帶動企業儲能計畫的建設。

新型儲能獲政策紅利 今年總裝機量將再翻一番

國家能源局近日要求電網企業及電力排程機構制定新型儲能並網細則及並網工作指引等,提高新型儲能的利用效率,目前各地正在探索對新型儲能的支持政策,在政策紅利的支持下,新型儲能的新方向在哪裏?

總台央視記者 平凡:

廣東佛山的寶塘儲能電站是粵港澳大灣區規模最大的新型儲能電站,目前每天的放電量能達到60萬度,相當於十萬戶家庭的用電量。在用電高峰期,它的調峰能力能達到30萬千瓦,相當於一座小型火電站。

寶塘儲能站是廣東試點示範計畫,采用鋰離子電池技術,靠兩部份電價獲取收益,其中,容量電價可保障計畫成本的可靠回收,也就是把計畫投資折算到電站容量上的固定收益,相當於「基本薪資」。而電量電價,未來可為電站參與電力市場交易提供收入,鼓勵電站在電力市場多出力、多收益,相當於「績效獎金」。

在江蘇蘇州,第一個新型獨立儲能計畫近日順利並網,這座大型鋰電城市「充電寶」,不僅能夠平抑負荷波動,還可以成為備用電源,參與電網調節。

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江蘇電力有限公司儲能計畫負責人 李昌平:

每年能獲得650萬元的放電收益和租賃收益,同時還有260萬元的頂峰補貼,計畫投資報酬周期在10年以內。

在新疆塔城和布克賽爾縣,新疆單體最大光伏基地實作投產並網,配套建設儲能來增加光伏發電的消納能力。

國家電網塔城供電公司電力排程控制中心副主任 宋樂棟:

新建新能源計畫全部透過「新能源+儲能」方式並網,2024年計劃並網新能源85萬千瓦,配套建設儲能20.5萬千瓦。

今年一季度,新疆新增投運新型儲能計畫規模位列全國第一,占國內新型儲能市場的31%。

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所長 陳海生:

預計2024年中國的新型儲能裝機將達到30吉瓦至40吉瓦,意味著中國新型儲能的總裝機將再翻一番。

鋰電儲能市場競爭加劇 「馬拉松」比賽剛剛起跑

新型儲能行業快速發展,也吸引了更多企業進入這條賽道。上遊的鋰電儲能裝置生產企業競爭也異常激烈,一場儲能行業的長跑比賽已經開始。

在廣西南寧的一家儲能裝置工廠,生產線已經開始排產新型大容量儲能專用電池,相比上一代電池,能量提升了約11%,這個工廠利用新能源汽車電池的工藝,提高規模化生產能力。

在北京、湖北、內蒙古等大型儲能裝置生產基地,生產線都處於繁忙狀態,預計將持續到二季度,其中大型儲能電站訂單占比較大,超過80%。工商業訂單增長較快,一季度同比增長超200%。

但是受到上遊原材料價格下跌和競爭加劇等影響,2024年一季度末,鋰電池儲能系統價格跌至每瓦時0.64元,相比2023年初降幅超過55%。

業內人士表示,不斷湧入的新生主體和增量資本,使得儲能行業競爭持續加劇,而未來儲能大容量、長壽命、高安全的要求,也在考驗企業的核心競爭能力。

遠景儲能總裁 田慶軍:

這兩年,人才、資本,還有很多跨行過來的企業參與到儲能行業,儲能行業發展一定是長跑,而且現在才剛剛開始,就像馬拉松一樣。我們希望未來隨著技術進步,儲能的使用壽命能和風電、光伏的使用壽命一致。(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