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二級市場買國債,意味著什麽?

2024-04-26辟謠

二級市場買國債,意味著什麽?

最近的央行在二級市場購買國債,是什麽意思,與過去有什麽分別?

貨幣銀行原理異常復雜,是經濟學中最精深的部份,我也不敢多談,那就談一些最基本的原理,爭取盡量不出錯。

國債,就是國家要花錢,稅收都不夠花了,就發行債券,給財政融資。

我們可以根據經濟學理論,直接給一個結論:這是破壞財政紀律的辦法,它必將擴張政府權力。因為這就是不遵守量入為出的原則,破壞預算平衡。國債誘惑儲蓄,將民間資本用於政府的用途,必定扭曲生產結構;用於滿足政府用途的資源多了,用於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就少了。當財政部擁有了更多的資源,意味著國有化程度的加深。

國債發行後,要有人認購,資源才能到達財政手中。認購國債的機構,就是商業銀行。這就叫「一級市場」。

根據相關規定,央行是不能在一級市場直接購買國債的。

為什麽有這樣的規定?

因為這樣就太赤裸裸了,吃相有點不好看。財政發債券,央行直接買,央行就變成了財政的提款機。想想看,這樣搞的話,它能拿著這些錢把所有資源全部汲取一空,讓你手裏的儲蓄一文不值;錢多得要命,生產並沒有增加,那就能讓物價飛上天,這就是惡性通脹。

中國央行原行長易剛曾經說過一句話:央行的錢,不是財政的錢。你細品。

重要的是,央行買的方式是什麽呢?

無中生有——在戶頭上直接寫個數位就行了。因為現在的貨幣,都是法定紙幣,可以無成本地無限增發。

現在的貨幣,其實是沒有所謂「兌現」一說的,嚴格講,叫不兌現紙幣。黃金憑證,你是可以拿著它去提取黃金實物的,法定紙幣,則是用紙幣兌現紙幣。這種情況下,發行量其實只受經濟和貨幣體系崩潰的制約。

但是,只要有創造信用的這種手段,寫一竄數位就能有錢花,多爽的事情啊。征稅太多,會引起反抗,印錢則消無聲息地把你的購買力轉移到我這裏了,這是再好不過的手段。所以「通脹稅 」是最大的稅收。這時候, 誰都抵擋不住這個誘惑。

所以事情「還得辦」,繞一圈子辦。讓商業銀行先買。國債有國家信用托底,銀行也喜歡持有。

商業銀行怎麽買呢?

還是無中生有。

商業銀行寫一串數位,用這些數位就可以購買國債了。這個數位多大,只受銀行存款準備金率 的制約。

在經濟中,是先有貸款,後有存款的。商業銀行從央行融資貸款,取得1億元的資金。商業銀行只能在央行開戶,這些錢又存回了央行。這個1億元,就是商業銀行的「基礎貨幣 」了。經濟中這時候就有了1億元的貨幣供應量,誰要用現金,那就印出來交給他。所以,在法定紙幣體系下,是先有存款,後有現金。

但這僅僅是開始。

有了這1億元的基礎貨幣,就可以按照法定存款準備金率 的要求開始貸款了。假如存款準備金率是10%,「 貨幣乘數 」是準備金率的倒數,因此是10.也就是說,它可以擴張出10億的貸款,「剛好」達到法定準備金率的要求。這10個億,又會存回銀行體系中,這就是存款。 這叫「貸款創造存款」。

借貸記賬法,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懂的都懂。

假如沒有放到10億的規模,只放出去了6億,6億對應的準備金只有0.6億,那麽銀行就有繼續擴張的能力,因為差額部份的0.4億,就是它的「高能貨幣」。銀行可以再搞出4億(0.4*10)的資金,去買國債了。這時候它的準備金率「剛剛好」。

這就是說,如果沒有法定準備金率的約束,銀行其實是一直能放貸的。正是由於有了法定準備金率的約束,它才受到了限制。也正是因為有了準備金率的約束,銀行才一直要「攬儲」,因為不這樣做,存款少了,就達不到準備金率的要求了,就會限制自己的擴張能力。

經濟中的錢,就是這麽來的。所謂「社會融資規模」,也是這樣算出來的。貨幣供應量,就是這樣擴張的。「央行印錢」,是一個不準確的說法,實際上是,商業銀行從央行取得一筆融資,然後按照貨幣乘數進行擴張,這叫「杠桿」,二者「配合緊密」。商業銀行,才是貨幣擴張的主力軍。

銀行人為什麽這麽有錢,我們為什麽說通脹是一種貨幣現象,道理就蘊含在其中。

商業銀行購買了許多國債,再加上海量放貸後,到了一定時間節點,結算高峰期,就存在準備金率觸底的可能。於是這時候,商業銀行就會用國債向央行抵押融資,換取準備金,然後就可以繼續擴張暢通無阻。

而央行給商業銀行融資的辦法,當然繼續是:無中生有。

所以,發國債之後,銀行系統買國債,就是信貸擴張,結果就是,「通貨」,膨脹了。再說一遍,通脹,是一個貨幣現象,普遍的物價上漲,是生產沒有增加、貨幣卻太多了的結果,不能把現象當原因。

商業銀行放貸,即便沒有突破準備金率的要求,也有另一層制約,那就是,你想放,我卻不願意貸。因為貨幣和任何商品一樣,受到供求關系的制約,貨幣供應是銀行系統可以控制的,但是貨幣需求卻是它不能控制的。

現在就是這種情形。民營企業看不到利潤前景,幹個事情有各種管制,所以就不貸款了。這時候,錢就在銀行系統內部「空轉」,積累準備金。

貸款就只能發給各種國營機構,國企、城投、交投,他們不怕虧錢。這就是進一步的國有化,生產結構的進一步扭曲,蕭條將延長和加深,未來的代價將更大。

這時候正確的辦法是縮減開支,減少幹預,讓價格自由回落,企業家產權有保障,看到利潤前景,才能重新啟動儲蓄和投資的行程,開啟經濟復蘇。

但是有人顯然很著急,采用了肯恩斯主義的辦法,想要直接下場拉動經濟。

於是央行就下場了,從商業銀行購買國債。這就叫「二級市場」。

央行不論買什麽,都是無中生有的,戶頭上寫數位。央行購買資產,就是向經濟中註入貨幣;央行賣出資產,就是在回收貨幣。它一般都會買國債,給銀行註入「流動性」。銀行在這個基礎上按照貨幣乘數再擴張。

這就是「公開市場操作」。

與過去商業銀行由於害怕準備金率觸底而向央行融資不同,這種操作手法的影響與區別是什麽?

首先,過去央行是被動的給商業銀行融資,現在是主動出擊,從商業銀行購買國債,直接為商業銀行註入準備金,這樣,商業銀行就沒有了準備金率觸底之憂,可以大膽放貸了;有了央行的主動購買,國債收益更有保障,銀行也可以更加多地買國債了。央行的主動性更強了。

其次,過去透過國債融資,是一種臨時性措施;現在成了常態化措施。

第三,央行直接出手,就是量化寬松(QE),它只有程度上的不同,沒有本質的不同。量化寬松,其實就是大規模印鈔票——金融業的黑話最多——最終結果,就是通脹。

第四,央行可以按照政策意圖, 定向地透過信貸支持某一行業了。央行買什麽,就是在給什麽行業註入資金,就是在刺激什麽。所以這就是,你們不投資,我替你們「投資」,你們不花錢,我替你們花錢。

第五,財政的錢更多了,啟動了新一輪國有化的行程。未來的真實福利必定變少。

第六,國債的流動性增強,更多的人透過投資基金等形式間接持有國債,與國家繫結在一起,實作「穩定化」的願望,因為國債有國家信用和稅收的支撐,這時,更多的人將成為依附於體制的人,與國家成為同盟關系,從稅金中獲取穩定收益,而不是透過服務於消費者獲得利益。

第七,透過國債不斷地擴大支出,破壞財政紀律,收買特定人群,國債利息要靠後世償還,最終的邏輯結果就是拉美化。

當然了,央行說了這是作為流動性管理方式和貨幣政策儲備工具來使用的,也就是說,可能買也可能賣,把手段儲備起來,看啥時候用;以前不好明說的事情,現在可以明說了。

你如果相信它不會用,那必須有一個非常強的不切實際的假設:它能管住自己伸向你錢包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