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是什麽促成了這場奧運田徑史上最偉大的「萬米大決戰」?

2024-08-24辟謠

今天淩晨的法蘭西體育場,上演了被認為是奧運田徑史上最偉大的一場萬米大決戰——在2024年巴黎奧運會男子10000公尺計畫中,烏幹達選手切普特蓋表現出色,以26分43秒14的成績奪得金牌,打破奧運會紀錄的同時,他也實作了自己在該計畫上的「金滿貫」(集世界紀錄、奧運會紀錄、世錦賽冠軍、奧運會冠軍於一身)。

若只有如此,還不足以讓這場比賽「封神」,最精彩的,是這場比賽共13人組成的沖刺集團均沖進了「27分大關」——這13位萬米高手均打破了由衣索比亞選手貝克勒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跑出的27分01秒17的原奧運會紀錄。

8月2日,切普特蓋在比賽後慶祝。 當日,巴黎奧運會田徑男子10000公尺決賽在法蘭西體育場舉行。烏幹達選手切普特蓋奪得冠軍並打破該計畫奧運會紀錄。 新華社記者 宋彥樺 攝

促成這場「歷史第一萬米決戰」的有三點:選手水平高,天氣特別好,再有就是最合適的「戰術」。

好天氣和好對手,對於好成績的促成效果毋庸贅言。因為幾乎所有的田徑計畫要出好成績,這兩點都是很重要的條件。而事實上,第三點才是最為關鍵和難得的。

要說明這件事,有一個非常合適的案例可以和今晨的奧運會萬米賽場拿來一起說——3年前的東京奧運會男子10000公尺決賽。

那場萬米決賽筆者就在現場,那是在一場大雨之後,溫度達到28度,濕度達到80%,在這樣的氣候條件,萬米比賽事實上整體成績是非常糟糕的。

奪標大熱門來自烏幹達的兩名選手,當時已經成為萬米世界紀錄保持者的切普特蓋,和他的年輕同胞基普利,還有一位是充當「兔子」角色的基薩。但在這樣極為難受的天氣條件下,烏幹達代表隊所制訂的一人突在最前面,打亂其他對手節奏的戰術基本上就很難奏效,因為大家速度都帶不起來——基薩在做了16圈的「兔子」後下場,作出了很大犧牲,但完全沒有起到效果。

基薩結束比賽時,切普特蓋開始處於第一集團靠前的位置,但他似乎想把體力保持在最後幾百米沖刺,他顯然又想突出重圍,又怕最後階段頂不住,所以最後5圈我們看到眾多選手交替領先,沒有人有絕對優勢,大家處於混戰狀態。

切普特蓋的猶豫不決,讓他最終付出了代價。最後一圈的時候,一直咬住切普特蓋的衣索比亞選手開始加速往前,並且三人站位非常有講究,一人領先,一人卡在偏外道的位置,這讓切普特蓋和基普利莫跑得非常難受。直到最後一個彎道,兩人才如夢初醒,開始猛追。無奈切普特蓋和基普利莫並非沖刺能力極強的選手,最後只能目送衣索比亞選手巴雷加沖過終點。

那場比賽,巴雷加的奪冠成績僅僅為27:43.22,甚至還沒達到東京奧運會萬米達標線(為27分28秒)。可見,臨場發揮和戰術布置成為最後制勝的關鍵性因素:最後的冠軍並非實力傲視群雄,而是衣索比亞隊整體戰術的成功。「我很高興今天贏得了奧運銀牌,但我對結果真的不滿意,因為我來這裏是期待贏得金牌的。」切普特蓋賽後非常失落。

8月2日,切普特蓋(右一)在比賽中。 當日,巴黎奧運會田徑男子10000公尺決賽在法蘭西體育場舉行。烏幹達選手切普特蓋奪得冠軍並打破該計畫奧運會紀錄。 新華社記者 李明 攝

再回到今晨的巴黎,依然是切普特蓋,比賽大部份時間他都躲在隊伍中間,節省體力。但和3年前最大的不同是:在還剩2000公尺時,他就突圍到第三的位置,隨後時刻觀察周圍,不給對手有任何「聯合阻礙」的戰術空間。而最後一圈還沒到,他就開始提速,隨後將領導保持到了最後。「大概16年前,當我看到偉大的貝克勒在北京奪冠時,我的心裏就萌生了這個想法,有一天,我要成為奧運冠軍。我無法形容這種感覺。我很久以來就想要這個。當我在東京奧運會獲得銀牌時,我很失望。我就想要贏得10000公尺的金牌。」職業生涯首奪萬米奧運金牌的切普特蓋,賽後激動地說。

發生在切普特蓋身上的兩個故事,證明了場地萬米比賽爭奪激烈程度,選手彼此間鬥智鬥勇,戰術和臨場發揮往往對於最後成績發揮決定性作用。3年前的東京,衣索比亞的勝利是集體戰術的勝利,而今晨的巴黎,切普特蓋用絕對的實力和智慧告訴所有人,同樣的錯,他不會再犯第二次。

欄目主編:陳華 題圖來源:新華社

來源:作者:姚勤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