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實地走訪盛唐名相張九齡開鑿的梅關古道:一路梅花一路詩

2024-03-27辟謠

粵劇【張九齡】呈現了一千多年前盛世名相張九齡排除萬難開鑿梅關驛道的故事。為了實地感受張九齡的偉大功績,南都記者近日到韶關南雄梅關古道進行走訪。

古道上不乏遊人前來探古尋幽。

據悉,廣東境內現存古道自梅嶺村北路口起至關樓段(粵贛分界線)全長1200公尺,寬約3公尺。歷史上,南粵雄關與古道是中原溝通嶺南的重要通道,為交通咽喉,軍事要隘。古道沿途多種梅樹,間建有來雁亭、六祖寺等勝跡,殘存有雲封寺遺址、張文獻公祠遺址等。如今的梅關古道不復當年交通樞紐的功能,但仍是中國四大探梅勝地之一。每年10月底至次年的3月初是梅花的最佳賞花期,古道兩旁的梅花爭相怒放,香飄千裏,遊客絡繹不絕。南都記者來的時候是3月底,梅枝上已經不著花了,但古道依然不乏遊人前來探古尋幽,間或還能見到被稱為林中仙子的廣東「省鳥」白鷴。

古道邊間或還能見到被稱為林中仙子的廣東「省鳥」白鷴。

站在梅關古道入口,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來雁亭。亭子建於唐代,供來往客商休息的。傳說北雁南飛至梅嶺北麓而止,所謂「梅嶺之南無雁」。可是有一年冬,天氣特別冷,群雁飛越梅嶺南麓的按肚石(今此石已毀)上躲避,以後年年如此,人們就在群雁棲息的石旁建亭,故叫「來雁亭」。

走在古道上,不時見到白色且帶有熒光的石頭,據景區講解員陳小姐介紹,這些石頭叫熒光石,當年張九齡在修建古道的時候,為了解決夜間行走的照明問題,就采用了一種獨特的方法,那就是鋪設熒光石。熒光石是一種含有磷光體礦物質的石頭,可以在黑暗中發出微弱的光線。令人贊嘆的是,張九齡匠心獨運之處還不止於此,當年古驛道上南來北往者眾多,古人稱之為「商賈如雲,貨物如雨,萬足踐履,冬無寒土」,為保障交通安全,張九齡在開鑿拓寬古道時,便以相對大塊的青石作為分路石在古道沿途鋪砌中軸線,指引往來行人和車輛的方向,從此古道兩側一為「南來」、二為「北往」,可謂是「大道朝天,各走一邊」。千百年來,雖然古道經過多次修復,但及至今日依然在部份路段保留有較為完整的由分路石鋪就的中軸線,向我們訴說著古道曾經的繁榮興盛。

為了解決夜間行走的照明問題,張九齡當時采用了鋪設熒光石的方法。

梅嶺半山腰古道旁佇立著一座小小的廟宇,人稱「夫人廟」。據韶關學院仲紅衛教授介紹,這裏供奉的是張九齡的侍妾戚宜芬夫人。據說張九齡修路時,有一塊巨石無法鑿開。今天鑿開一個口子,第二天又會合上。當地一位老翁對張九齡說:此山是山廷居住之所,必須用孕婦血祭祀才能開啟石頭。張九齡回家以後悶悶不樂,戚宜芬夫人就問張九齡原因,九齡就把老頭說的話重復了一遍。戚夫人正好懷著孩子,她聽過後低頭不語。到了半夜,夫人獨自一人,拎著寶劍,頂風冒雪來到巨石旁,說道:「山廷啊,我夫張九齡受皇帝詔命開山通路,造福百姓,如果必須要孕婦之血才能開山的話,我願意獻血與你!」於是就舉劍自戕,而山石也應聲而開。後來,人們為紀念九嶺夫人而建了夫人廟。

再往上走一點,便是「衣缽亭」,亭裏面安放著一塊巨大的「放缽石」。傳說六祖惠能受五祖囑托持衣缽袈裟歸嶺南避難途經梅嶺時,精疲力竭,見到師兄神秀派來的追兵,便把衣缽放在梅嶺道旁的一塊大石上,躲入密林之中。誰知那衣缽似有萬斤之重,追兵們使盡了渾身力氣也難挪動半分,最後只得悻悻地折回。惠能脫險後口渴難當,嶺上無水,便以杖點石,遂湧清泉,後人遂在山上建六祖廟,如今泉眼和廟宇仍在。這一傳說被粵劇【張九齡】的編劇羅周活用在劇中,堪稱神來之筆。

在古道上行走的僧人,他來自山上的六祖廟。

再往前走又可見道旁有一棵參天大松,樹下有碑上書「東坡樹」。話說宋代蘇東坡被貶惠州,路過梅關時與茶亭老翁相談,賦詩【贈嶺上老人】於村頭壁上,「鶴骨霜髯心已灰,青松合抱手親栽。問翁大庾嶺上住,曾見南遷幾個回?」六年後蘇軾遇赦北歸,試圖尋找老人而不得,又賦詩【贈嶺上梅】:「梅花開盡雜花開,過盡行人君不來。不趁青梅嘗煮酒,要看細雨熟黃梅。」

庾嶺山巔,雄關獨踞。

到了庾嶺山巔便可見雄關獨踞,青磚關樓門上寫著「南粵雄關」,旁邊巨石上大大的「梅嶺」二字。史載唐開元四年(716),張九齡奉詔開鑿大庾嶺路,並立關於嶺上,名曰「梅關」,以分江西與廣東之界。明萬歷重修關樓,分別在匾額上書「南粵雄關」「嶺南第一關」。

采寫:南都記者 周佩文 實習生 馬含章

攝影/視訊:N視訊記者 鹿筱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