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評論丨黨政機構減少37.1%,人口小縣「瘦身」更要「健身」

2024-01-18辟謠

瘦,要瘦到底;健,要健到位。減,要動真格;加,要不含糊

山西省石樓縣常住人口不足10萬,是該省6個人口小縣機構改革試點縣之一。據報道,近期,石樓縣多個涉改部門「三定」方案陸續出爐。改革中,全縣黨政機構減少了37.1%,事業單位減少了31.1%,行政事業單位科級職數減少11.8%。

「黨政機構減少了37.1%」「新組建的發改工信和科技商務局,加掛了5塊牌子」「民政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局長由縣領導兼任,副局長主持日常工作」……石樓縣的機構改革,措施實、步伐穩、力度較大。

近年來,山西等多個省份在縣域開始了較具深度的機構改革。一個重要原因是,這些縣,人口較少,大都在10萬人以下,更「袖珍」的不足5萬人。此前,【求是】下屬的【小康】雜誌曾提到,部份人口小縣在開發中面臨不少共性難題:財政供養入不敷出,財政支出主要依靠轉移支付;財政供養人員比例欠合理,存在人浮於事的現象;事業單位「小、散、弱」;部份機構設定、執行體制等與縣域高品質發展需求不相匹配……

在這種背景下,推進機構改革,勢在必行。如今,透視石樓縣「三定」方案可發現,精簡是一大亮點。比如,縣政府組成部門由26個精簡為16個。隨著石樓縣黨政機構、事業單位等精簡,據初步測算,執行成本可降低5000余萬元,人員經費可減少2200余萬元。

精兵固然重要,簡政不可或缺。中央推行機構改革,一再強調「必須堅持‘瘦身’和‘健身’相結合」。如何理解這句話?

一方面,身瘦了,責任不能「瘦」。「三定」的中心環節,就是把職責研究準、邊界劃清楚、責任定明確。因此,「三定」之後,各部門人員都應全力履好職、盡好責,不能因人員比原來少而卸責,不能因工作量可能增加而偷懶。

另一方面,「瘦身」後,還要防止權力越界。一般來說,機構精簡後,行政領導也精簡了,這就導致權力可能更加集中於某幾個人手中。權力更大了,管得更寬了,但不能亂權,也不能濫權。如果該管的沒管好,不該管的卻插手,就背離了初衷。

此外,還需防止反彈。經過機構改革,人員臃腫、機構龐大問題得到解決了,但是, 如果不強化監督,不盯緊人員安置,特別是不嚴格控制編外人員,就有可能出現反彈現象,弱化機構改革的意義。

值得一提的是,石樓縣委編辦主任稱,「瘦身」與「健身」並舉、「減法」與「加法」同做,涉改縣最大化精簡了機構、最佳化了職能。這一立足點值得稱道,關鍵是如何不折不扣地落到實處。瘦,要瘦到底;健,要健到位。減,要動真格;加,要不含糊。

機構改革,真正實作「瘦身」與「健身」並舉,才能帶來化學效應,真正造福於民。 資源配置更精準,成本壓縮更觸底,效能提升更顯著,正是機構改革的應有之義,也是公眾最期待看到的結果。

紅星新聞特約評論員 秦川

編輯 汪垠濤

紅星評論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