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經濟日報:駁「中國崛起頂峰論」

2024-03-20辟謠

一直以來,唱空中國的論調屢屢被證偽,又屢屢改頭換面、反復出現。前不久,一些西方政客和機構臆造「中國崛起頂峰論」,看似角度新奇,卻與2013年炮製的所謂「中國奇跡終結論」如出一轍。歷史從來是一個長周期的發展過程,妄斷「頂峰」和「終結」,在任何話語體系下都有違邏輯、常識和事實。

10多年來,一邊是鼓噪中國經濟從「令人失望」到「近乎崩潰」,一邊是中國經濟承壓前行、波浪式發展。2023年,中國GDP超過126萬億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18元,相比2013年的56.8萬億元、18311元均是翻了一番多。5.2%的增速也明顯快於美國的2.5%、歐元區的0.5%、日本的1.9%,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有望超過30%,仍是全球經濟增長重要引擎。

面對亮眼的數據、有力的事實,「中國崛起頂峰論」又是從何而來呢?

其一,「疫情沖擊影響致頂」。 這種論調認為,新冠疫情加快了見頂的行程,「新冠後遺癥」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將成為常態。

的確,肆虐3年的新冠疫情給世界和中國經濟都帶來了巨大沖擊。但歷史地看,流行病疫情再嚴重,也是短期性的;對經濟的沖擊再大,也不會對長期發展趨勢產生根本影響。2020年,中國就成為疫情發生後全球第一個恢復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如今,疫情給中國經濟帶來的「疤痕效應」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祛散。去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超47萬億元,比上年增長7.2%,消費重新成為經濟增長的主動力。

數據背後是升騰的煙火氣。從去年「五一」「十一」到今年春節,「金牌」國貨推陳出新,各地文旅持續發力,各式各樣的消費新場景、新業態、新模式、新體驗不斷湧現。無論是「爾濱」登頂熱搜,還是國產手機一貨難求,無論是長沙街頭的夜經濟,還是杭州亞運會、洛陽漢服等熱點話題火爆「出圈」,都展現出中國經濟持續復蘇、消費持續提振的生動場景。一股股助「燃」的強勁力量,讓中國經濟高品質發展的引擎動力更加澎湃。

其二,「人口紅利消失致頂」。 這種論調認為,中國總人口數量已經見頂,人口紅利消失將使過去40多年的中國經濟增長奇跡不永續。

近年來,中國人口總量和結構發生重大變化,但16歲至59歲勞動年齡人口仍有約8.65億人,勞動參與率在世界上處於較高水平,勞動力資源依然豐富,人口紅利並沒有消失。更進一步看,對經濟發展來講,勞動力投入很重要,有效勞動的投入更重要,而有效勞動是「勞動力數量×勞動力的教育水平」。也就是說,相較人口規模,影響經濟中長期增長的關鍵因素是人口素質。

目前,中國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升至11.05年,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超過2.4億人,人才資源總量、科技人力資源、研發人員總量均居全球首位,特別是中國理工科畢業生規模龐大,「工程師紅利」業已形成。整體上看,雖然人口老齡化有所加深,但每年的有效勞動是在增加的,「人口紅利」正在加快向「人才紅利」轉化,為高品質發展提供了堅實的人力資源基礎,進而成為經濟持續增長的重要來源。

其三,「科技打壓脫鉤致頂」。 這種論調認為,中國還處於技術轉型和學習的階段,美西方科技封鎖將影響中國高科技產業的發展,制衡中國持續崛起。

科技打壓就能堵住中國發展之路?對這個問題,歷史早已作出不止一次回答。新中國成立以來,屢屢被圍堵打壓,但中國人民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在一窮二白中都能渡過難關,而今更有堅實的物質技術基礎,「小院高墻」又怎能擋住創新發展的鏗鏘步伐!

今天的中國,既奉行「開放的大門永遠不會關上」,又不斷提升科技自立自強水平。近些年,中國加大科技創新投入,正在結出累累碩果。C919大飛機實作商飛、國產大型郵輪開始商業營運、神舟家族太空接力、「奮鬥者」號極限深潛……「大國重器」亮點紛呈,前沿科技領域厚積薄發,充分展現了「中國創造」的硬核實力。放眼產業層面,中國擁有的全球百強科技創新集群數量已躍居世界第一,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新興技術正在加快轉化套用,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給中國制造增添了新亮色。發揮新型舉國體制下人才多、市場大、產業配套齊全等優勢,中國的創新動力、發展活力勃發奔湧,新質生產力正在實踐中形成,並顯示出對高品質發展的強勁推動力和堅實支撐力。

其四,「經濟增速放緩致頂」。 這種論調認為,內外特殊機遇期帶來的中國經濟高速增長「奇跡」不永續,中國將陷入增長乏力困境。

經過30多年GDP年均9.9%的高速增長之後,近年來中國經濟增長速度的確有所放緩,但這是經濟發展階段演進的自然結果。歷史地看,潛在增長率自然回落,經濟從高速增長期向中速平穩增長期過渡,是現代國家經濟發展的普遍走向,具有規律性和必然性。在各國工業化行程中,一批成功的追趕型經濟體如德國、日本、南韓等,經歷了二三十年的高增長後,幾乎無一例外地出現了增長速度的回落,平均降幅達30%左右。這是客觀環境、客觀條件和客觀規律使然。

不僅如此,中國經濟增長階段性轉換還與世界經濟長期結構性調整、新一輪產業變革融合相互疊加。如果繼續追求過快的增長速度,不僅違背經濟規律,而且會加劇傳統粗放增長方式的既有矛盾、帶來諸多風險,造成經濟的不平衡、不協調和不永續。轉換增長階段,意味轉換動力引擎。落後生產力不斷萎縮和結束,先進生產力則不斷產生和擴張,由此形成新的增長點、新的增長動力。

觀察以高品質發展為主題的中國經濟,不僅要看「體量」,還要看「體質」。結合這些年的增長數據與效益數據,中國經濟沒有見頂停滯,而是在爬坡過坎中實作了質的有效提升。目前,中國人力資源、資本形成、基礎設施、產業體系等綜合優勢突出,經濟發展潛力仍然巨大。比如,儲蓄率仍處於較高水平,形成了較為完善和超大規模的基礎設施網路,建成了規模龐大、體系完備和配套能力強的產業體系,等等。根據國內外多家研究機構的測算,未來很長一個時期內中國潛在增速仍能達到5%左右。

屢屢「唱空」,次次落空。或者簡單用西方理論套用中國經濟,或者誇大短期、局部問題,或者存在主觀偏見,或者出於狹隘私利……綜其原因,還是對中國經濟強大韌性和中國經濟發展規律的認識存在誤區。中國經濟長期在爬坡過坎中前進,既有篤定的追求,也在識變、應變、求變中調整。放眼未來,我們有龐大物質技術基礎的堅實支撐,有工業門類齊全的供給能力優勢,有全球第二大商品消費市場的需求潛力優勢,有研發人員總量居全球首位的人才優勢,有世界第二大「數據富礦」的新賽道優勢,有制度創新不停步的改革開放優勢。在發展新質生產力並形成與之相適應的新型生產關系中,中國經濟的增長潛能還將源源不斷地激發出來。

眼下的中國經濟正處於向高品質發展邁進的關鍵時期。其間,難免會遇到各種問題和挑戰,甚至會經歷必要的陣痛,比如有效需求不足、部份行業產能過剩、社會預期偏弱、風險隱患仍然較多等,但這些都是開發中的問題。我們正視問題,有效利用充裕政策空間,不斷出台針對性措施加以解決。剛剛交出的2023年經濟成績單就是最好的證明。

10年前,提出「中國奇跡終結論」的美國學者喬治·弗瑞德曼在一篇文章的結尾寫道:「沒有一個國家可以取代中國,但中國的角色將被替代。這一行程中的下一步,將是確定誰將成為中國的替代者。」

10年來,中國以堅實厚重的發展成就毫無疑義地作答:「下一個中國,還是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