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林毅夫駁「國進民退」論,稱要繼續使用逆周期政策穩增長

2024-03-15辟謠

記者 王珍

3月13日,在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舉辦的中國經濟觀察報告會第68期上,北大博雅講席教授、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國發院名譽院長林毅夫表示,當前市場上存在著一種錯誤的看法,即「國進民退」是造成中國經濟增長放緩的原因,這在很大程度上導致市場對中國經濟的悲觀情緒。

他認為,國有企業在中國經濟中的占比上升以及國企貸款占比上升,是中國經濟增長因為外力沖擊放緩的結果,而不是原因。 未來幾年中國經濟仍可維持5%甚至更高的增長,仍然是對全球經濟增長率貢獻最大的國家。

林毅夫指出,改革開放初期,國有經濟在整個經濟中占比將近100%。改革開放後,民營經濟發展非常快,占比從「基本沒有」到2008年提高到將近75%。產權理論者認為,民營企業效率高,國有企業效率低,因此,把改革開放後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歸因於「國退民進」。

2008年以後尤其是2013年以後,中國經濟增速持續下滑,伴隨著國有經濟比重上升、民營經濟比重下降,產權理論者認為,民營經濟占比下滑導致了中國經濟增速放緩,而民營經濟占比下降是因為受到了政策的壓制——因為中央提出要做大做強國有企業。同時,民營企業獲得的貸款在整個銀行貸款的占比也在不斷下滑,這使得產權理論者更加相信,中國經濟的持續下滑是政府的政策導向造成的。

林毅夫說,這些觀點聽起來似乎有道理,從數據指標來看也能獲得支持。但實際上,國有企業在經濟中的占比上升以及國企貸款比重上升(或者說民營企業占比下滑),是中國經濟增長放緩的結果,而不是原因。

他解釋稱,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後,主要經濟體增長普遍放緩,絕大部份的發達經濟體至今仍未恢復到危機前的增長水平,國際貿易增速比世界經濟增速下滑得更多,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中國的出口部門,也就是民營企業的優勢所在,這又進一步影響到了就業、消費和企業的投資意願。

「在這種狀況之下,政府當然必須采取一些逆周期的措施去做一些啟動投資、穩定經濟的作用。」林毅夫說,最明顯的一個例子就是2008年的4萬億政策,在大規模的政府投入下,中國高速公路裏程從2008年的6萬公裏增加到2012年的9萬公裏,到2022年增加到17.7萬公裏;高速鐵路裏程從2008年的1000多公裏提高到現在的超過45000公裏,占全世界的70%以上。此外,4G、5G等基礎通訊設施也是政府投資的重點領域。

「這些大的計畫當然是國有企業做,而且又是關系到基礎設施,更是會由國有企業來做,國有企業做這些計畫當然要跟銀行貸款,所以(國有企業)銀行貸款(占比)增長。這基本上都是因為經濟下滑,民營企業受到影響,然後(政府)為了穩定經濟增長所做的措施。」林毅夫說。

他強調,這些措施也利好民營企業。「如果政府不去做這些逆周期的措施,那民營企業的比重就會高一點,這一點是沒錯的。但是,可能民營企業會比現在更難過,原因是做這些大的基礎設施計畫,要鋼筋、水泥、平板玻璃等等,那都是以民營企業為主生產的部門,給民營企業創造了需求。」

「我們要把這個澄清,我們的政策同樣還是‘兩個毫不動搖’,既要毫不動搖地做大做強國有企業,也要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引導民營企業的發展。現在發改委設了一個民營企業局,來支持民營企業的發展,來支持我們國家對民營企業支持的政策,在這一點上我想對恢復民營企業的信心有幫助。」他說。

林毅夫指出,就今年而言,從外部環境來看,全球經濟增長依然乏力,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預測,美國經濟2024年增長2.1%,歐元區和日本分別長0.9%。

「在這種狀況下,我想今年的外部環境、出口環境同樣會不好,受到影響最大的還是民營企業,投資意願和就業也會受到抑制。」他說,因此,無論是恢復民企信心還是針對整個外部經濟的下滑,我們仍要繼續采取一些逆周期政策,包括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靈活適度的貨幣政策,從而實作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5%左右的增長目標。

他還指出,中國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有人多的優勢」、「有大國市場的優勢」、「有產業配套齊全的優勢」。「另外,我們85%還是傳統產業,還有後來者優勢,並且我們有非常好的通訊基礎設施,有很好的數位經濟基礎,還可以進行數位化改造。這樣的話,產業技術升級的空間就非常大。」

「所以我個人認為,在整個國際經濟都處於下滑周期、疲軟周期的時候,我們還可以維持5%甚至更高的增長……中國還是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最大的國家、機會最多的國家。」林毅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