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從阿勒泰到上海再到西安,文學緣何成為文旅熱新密碼?

2024-08-15辟謠

近年來,基於數位時代傳播邏輯而引發的文旅網紅現象屢見不鮮,出現了很多文旅「爆款」。不過,突如其來的「爆款」,也容易隨著網路熱度的消散而漸漸悄無聲息。如何讓「爆款」持久?近年來,文學在文旅融合中的成功實踐,或可為我們帶來有益啟示。

文學蘊含的情感價值源於真實生活,具有天然的親和力和治愈性,其背後的創作原型無疑會令人心生向往。在不久前熱播的劇集【我的阿勒泰】中,鏡頭下的阿勒泰遠離塵囂,無盡的自由感和豁達感渾然天成。一部劇帶火一座城,慕名而至的遊客使阿勒泰成為風靡全網的旅遊打卡地。這樣的意外收獲,離不開原著的文學「母本」價值。作者李娟自幼生活在阿勒泰地區,獨特的生活經歷讓她以深入傳情的筆觸原生態再現北疆風物。多年來,李娟一直懷著真誠純凈的心書寫自然和生命,她的作品通常內核明凈、人物快樂、情感真實,用充滿詩意的語言創造出純凈明朗的世界,以溫馨簡潔的方式慰藉人心。李娟筆下的阿勒泰,生活快樂而率真,感情簡單而熱烈,意境開闊而深遠,讓人感到舒適從容又可望可及。今年5月以來,大量遊客湧入阿勒泰,是為看雪山草原美景,更是為尋找心中那個「桃花源」。

文學帶動旅遊的另一個原因在於,文學能夠觸碰人們的記憶密碼,傳遞出精神力量。一部作品在創作過程中,必然將源於生活的豐富情感鋪墊在細節之中,人物的塑造、場景的呈現、故事的建構,都是入心入情的精神雕琢。當文學中的場景復刻到現實,並再次被人觸碰時,原本潛藏多年的情感,也會透過時間的窗紗穿越而來,這種意識層面的愉悅對於長途跋涉的心靈之旅,無疑是一種必要的精神慰藉。

金宇澄的長篇小說【繁花】開成絢麗的電視劇【繁花】後,迅速解碼時代風貌,開啟一段塵封已久的金色年華,喚醒了一代人的珍貴記憶。開播數日後,上海人民廣場商圈搜尋量大漲,由「考據熱」到「打卡熱」,除了出鏡率極高的黃河路、和平飯店、外灘27號等地標外,其他商圈和景點也不同程度地走紅。文學中的飲食男女,既有人氣又有吸重力,強勁帶動旅遊消費升級。置身文學和影視投射出的現實場景,人們蜂擁到「至真園」回味寶總叱咤商場的傳奇,去「黃河路」吃排骨年糕緬懷寶總和汪小姐充滿遺憾的愛,漫步「浙江路鋼橋」,品嘗「凱司令蛋糕」,體驗的是代入式的、有劇情的人物關系和人間情誼,感受的是20世紀90年代改革開放初期,中國人熱火朝天的奮鬥氛圍,回味的是時代留下的不可磨滅的銘印。文學可以敏銳捕捉到「時代」和「人」之間的情感聯系,將飲食男女、人間煙火與山河歲月、時代變遷融為一體。每個人都能透過文學找到自己的夢想,從而拾獲面向未來的勇氣。這樣的旅遊熱,因【繁花】熱而興起,更因人們探尋內心深處的力量而持久。

經由文學的靈感激發,人們還可以創造出豐富多元的主題空間,再融合現代虛擬技術,讓城市變為穿越時空真切可感的「夢境」,從而創造出新型文旅業態。馬伯庸小說【長安十二時辰】一直有不少忠實書迷,改編為劇集後,西安順勢而為,打造了全國第一個沈浸式唐風市井生活街區——「長安十二時辰主題街區」,讓遊客在千年古都開啟旅遊新體驗。步入街區大門,遊客仿佛回到1500年前的長安,可以身臨其境地「做回唐朝人」。該主題街區從建築、軟裝、節目、人物、故事、音樂、器物、餐飲等各方面全方位還原唐朝市井文化,營造出「全唐」概念的藝術場景,讓遊客體驗到無處不在的長安煙火和大唐盛世氣象。「長安十二時辰主題街區」與大唐不夜城、大唐芙蓉園、大慈恩寺、大雁塔等特色旅遊景點連成更大的唐文化空間,實作了文學帶動影視、旅遊、商業同時變現。

以文學造境的嘗試近年來也屢見成效。茅盾故鄉浙江桐鄉烏鎮,因2023年「中國文學盛典」系列活動而打造了中國文學嘉年華。不久前,馮雪峰故鄉浙江義烏神壇村也創造了文學熱景,一個專業性文論獎頒獎活動辦成了別開生面的「廟會風」儀式,眾多遊客前來打卡,小小的村落裏人山人海。努力將文學的種子播撒在繁華都市、鄉村小鎮、偏遠邊陲,為這些地方印上鮮明的文學標識,形成流動的、開放的、互動的文學空間,讓遊客充分感受文化熏陶和思想浸潤,是各地文旅開發的共同經驗。浙江紹興依據魯迅小說描繪的場景修建了魯鎮景區,陜西商洛吸收賈平凹小說中的文學元素打造了棣花古鎮景區,倆景區為遊客提供了一種「如入書中」的體驗。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在文學耕耘的精神綠地中找到久違的心靈家園,讓文學的審美和形象透過現代傳播媒介,轉化為無遠弗屆的精神力量,從而激發起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

越是好的文學作品,越是淬煉人類經驗思想,越可以跨越時空、流傳千古。這樣的作品,與當下人們的生活和精神需求相結合,便可釋放出新的生機與活力。文學以其雋永可以為旅遊持續供給「熱傳遞」。與此同時,旅遊業的發展又會以其他形式「反哺」文學,為文學提供向外放射線的新動力,使文學和旅遊在融合開發中不斷追求文明的高度與時間的永恒。

(作者:趙磊,就職於中國作家協會,從事文藝評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