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無膘一身輕」如何實作?科學減肥有這些方法

2024-08-02辟謠

河南日報記者 趙大明

不久前,國家衛生健康委聯合民政部等16部門啟動「體重管理年」活動,明確自2024年起,力爭透過3年左右時間,實作全民體重管理意識和技能顯著提升,健康生活方式更加普及。

世界衛生組織將肥胖列為十大慢性疾病之一,它所帶來的危害眾所周知。中國肥胖人數居世界第一位,超過一半成年人體重超標。而在我們身邊,一些人遲遲無法邁出減肥的「第一步」。還有不少人在努力減肥,但常常發出「越減越肥」「喝涼水都能長肉」的抱怨。那麽對一般人來說,如何有效減肥?又有哪些常見的誤區?對此,記者做了調查。

心理支持很重要

體重指數(BMI),是國內外衡量人體胖瘦程度的常用標準,計算方式為體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依據現行相關標準,中國成年人BMI小於18.5為體重過輕,24.0至28.0之間為超重,BMI大於或等於28.0為肥胖。

「服用抗抑郁藥物、激素類藥物,參與能量代謝調節的激素如胰島素、甲狀腺素等出現異常,以及有家族肥胖史的人群,都容易肥胖。」7月24日,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東院區)內分泌與代謝病醫學部副主任趙艷艷向記者介紹,除了病理性原因,一般人常見的致胖因素,多為不合理的飲食結構、缺乏足夠的體育運動、過度進食以及睡眠不足等。

「改變長期形成的飲食、作息和運動習慣是困難的,人們往往傾向於停留在舒適區,又缺乏必要的心理支持和激勵。」趙艷艷補充說。

去年,40歲的鄭州市民羅一鳴在醫生指導下,用了8個月將體重從97公斤減至78公斤。「最初,強迫自己定期體育鍛煉、戒斷一些自己愛吃的食物,滋味確實不好受,但形成習慣之後就會享受這種狀態。」羅一鳴說,除了毅力,自己認知的重塑、心理建設的加強以及來自家人的鼓勵,都為他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

隨著體重的變化,他的生活方式和精神狀態有了很大改變,朋友也說他「脫胎換骨」「越活越年輕」。「對我來說,與其說是走出舒適區,不如說是從一個舒適區走進了另一個舒適區。」羅一鳴笑言。在他的帶動下,身邊一些朋友也開始對運動「上癮」,大家一起鍛煉、互相鼓勵並分享經驗,形成良性迴圈,減肥也成了一件讓人愉悅的事。

越來越多的業內專家認為,增強自我激勵,尋找、建立心理支持系統,在減肥過程中變得越來越重要。減肥,不再是「一個人的事」。

科學減肥要註重

與「邁開腿」相比,「管住嘴」顯得輕松很多。在趙艷艷接觸到的患者中,不乏僅靠節食進行減肥的情況,短期內確有效果,但很容易反彈。「實際上,過度節食會降低新陳代謝率,使身體進入‘饑餓模式’,反而更難減重。」趙艷艷說。

這些年,一種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的飲食模式——生酮飲食法,逐漸在中國風行。趙艷艷介紹,雖然這種方法會讓一部份人快速減重,但長期堅持可能會增加心血管疾病和代謝類疾病風險,腎功能不全者尤其要慎重。

而在省直第三人民醫院運動醫學科主管治療師孫巖接觸的患者中,因節食或飲食單一而造成營養不良、免疫力下降的也不鮮見,嚴重的還會引發神經性厭食癥。

在孫巖等職業醫生看來,減肥的目的是健康、健美而非「瘦弱」,最安全有效的減肥方式仍是「笨方法」——體育鍛煉。不過,即使在推崇運動減肥的人中,同樣也存在誤區。比如,一些人認為只要「活動」就能減肥。「除了保證運動時間,運動強度也很關鍵。」孫巖說,一般來說,運動中的心率達到最大心率的60%至80%才有效果。

跑步、羽球、網球、騎自由車、拳擊、攀巖等,都是目前公認的高效燃脂運動。孫巖提醒,體重基數過大的人群透過爬樓、跳繩、深蹲類的動作來減肥會對腰椎、膝關節造成很大壓力,這類人群在減肥早期更宜采用遊泳、戰繩、固定器械抗阻訓練等方式。

「體育運動和調整飲食,兩者缺一不可。」孫巖向記者展示了一份減肥規劃表,表上除了列有「有氧訓練+無氧訓練+力量訓練」的組合方案,還列有熱量攝入比例。即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的比例為5∶3∶2。曾有一名身高180厘米、體重99.7公斤的IT從業者,按照這一方案完成30個課時後,成功減去30斤體重並降低了體脂率。

減肥用藥需謹慎

一些工作壓力大、生活節奏快的都市人群,由於難以抗拒美食的誘惑且缺乏運動時間,將目光轉向藥物減肥。

「目前中國批準用於減肥的藥物有兩類,一類包括利拉魯肽、貝那魯肽和司美格魯肽,主要作用是抑制食欲、增加飽腹感、延緩胃排空及胃腸蠕動,是處方藥。」7月25日,省人民醫院藥學部副主任藥師齊艷霞向記者介紹,另一類是口服減肥藥——奧利司他,這也是中國目前唯一用於減肥的非處方藥。

今年6月,司美格魯肽註射液用於長期體重管理的上市申請在中國獲批透過,迅速引發關註。這款曾在歐美國家出盡風頭、號稱「一針瘦全身」的藥物,真有那麽神?

「司美格魯肽是通用名,諾和泰和諾和盈是它的兩個商品名,被批準用於體重管理的是後者。」齊艷霞對記者說。需要註意的是,司美格魯肽可能會帶來惡心、腹瀉、嘔吐、便秘等副作用,且臨床試驗顯示,一旦停藥,減重效果會減弱甚至反彈。

「如果有用藥需求,一定要到醫院進行綜合評估,在醫生指導下選擇藥物聯合生活方式幹預,循序漸進調整劑量並定期隨訪,監測用藥安全。」齊艷霞強調說。

正所謂「世上套路千千萬,減肥道路占一半」。齊艷霞提醒,正規批準的減肥藥尚且有不良反應,更不要說一些醫美機構推出的非正規藥品和保健品、沒有科學依據的網紅產品等,消費者切不可頭腦發熱、盲目跟風。

近日,山東就有一位施姓女士由於相信減肥顧問的承諾而陷入「套娃式行銷」,在3個月裏花費17萬元購買了上百件減肥類保健品。然而在減肥10余公斤後,施女士開始出現全身關節疼痛,最終被醫院診斷為免疫系統疾病、肝功能不正常,要求涉事公司全額退款也遭拒絕,雙方至今未達成一致……

「從開始減肥到減肥成功後的維持,都是長期的過程。」趙艷艷表示,減肥不能心急,更不能以健康為代價。

下定減肥的決心並付諸行動,需要勇氣和毅力,但付出總有報酬,成功之後回首,你會發現,一切堅持都是值得的。

(河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