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你可曾從「一米高度」看過城市

2024-04-03辟謠

近日,【上海兒童友好城市建設實踐創新案例集2023】正式釋出。就在一年前,上海被列入建設國家兒童友好城市名單,成為全國第一個全域推進的直轄市。

此前,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和人居署發起「兒童友好城市倡議」,關註兒童福祉對健康生態環境和城市管理等的指標性意義,得到全球響應。

評價城市好壞的標準從來不是跟隨潮流或盲目創新,應關註城市中人的切身生活環境和品質的提升,而來自兒童「一米高度」的平視感受,也是其中不可忽視的部份。

兒童友好城市的建設沒有統一的模式和內容,在相同目標的指引下,各國結合自身特點尋找最優解的實踐。「一米高度」,能看見城市生長。

為孩子專設的交通安全課程,是兒童友好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份。本版圖片均由視覺中國提供

慕尼黑有座「孩子城」

7—15歲孩子來「上班」

兒童友好城市理念在1996年的聯合國第二次人居環境會議決議中被首次提出,會議建議建立安全、包容、符合兒童需求的城市和社群,確保兒童擁有遊戲社交的安全場所。2004年,多國代表在倫敦參加第二屆「城市兒童大會」並簽訂了【倫敦宣言】,強調要把兒童的空間需求融入城市和社群的治理中。

目前在德國、芬蘭、英國、澳洲、越南、巴西等國,已有3000多個城市和社群獲得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兒童友好認證。從實踐情況來看,已開發國家重點聚焦如何在城市規劃、安全、綠色環境以及兒童參與上有效保障兒童權利,開發中國家則側重於提供健康、營養、教育和兒童保護等方面的基本服務。

此外,不同國家的關註焦點也呈現顯著的差異。例如,美國更加關註兒童友好空間建設的保障,澳洲和紐西蘭廣泛關註兒童的認知和出行,而瑞典、芬蘭等國則特別強調綠色空間的增加。

德國慕尼黑的奧林匹克公園裏有一座「孩子城」,是仿照真實的城市設施和社會生活所規劃出來的福利性教育計畫。根據「城規」,7—15歲的孩子可以來這裏「上班」,父母只能作為訪客透過「簽證」進入城市,進城後也不能幹涉孩子們的活動。

維持「孩子城」運轉的費用,由市政府和企業贊助。少年兒童全程參與「孩子城」的建設和執行,從中體驗社會分工,增強對勞動價值的理解,學會欣賞多元文化,培養對自然及社會的尊重,認識自己作為社會一員的責任和義務。

除了公園,慕尼黑的其他公共空間也是兒童友好區域。在德國慕尼黑機場,孩子們可以在專門的室外遊戲場所玩耍,扮演飛行員,看到停機坪上飛機起降的全景。

德國的實踐表明,兒童友好城市建設需要多元主體協同合作,多部門、多機構、多團體共同以跨學科的方式展開,在取得共識的基礎上,協調政策和資金投入。

2011年,德國政府批準了一項議案,以法律保護兒童制造雜訊的自由。議案將兒童吵鬧聲歸入「自然聲」一類,認定6歲以下兒童在幼稚園、遊樂場、球場等公共場所發出的喧嘩聲「不會對環境造成破壞」,不適用工業和商業雜訊的管控法律,因而周圍居民不得驅趕兒童或對兒童發出的玩鬧聲進行投訴。

法律保障之外,組織制度建設也是促進政策落實的關鍵。1990年,德國埃森市在當地青年和社會事務部門內設立了兒童事務辦公室,負責制定相關政策、定期開展調查、組織協商,並致力於促進兒童和家庭參與相關工作。在經費籌措上,這裏創新了活動場所贊助模式——企業和居民可透過購買活動場所的局部土地成為贊助者。目前,全市有超過100個遊樂場透過該計劃成功獲得贊助。

而在經費的使用上,德國創造性地讓兒童管理預算,這讓兒童對於計畫有更深層次的認知。管理機構讓兒童自己決定如何使用資金,並透過投票的方式選出計畫。例如德國萊因河畔魏爾鎮為兒童和青年分配了預算,預算由該鎮的青年議會管理。青年議會制定撥款準則、撥款方式並印制申請表和傳單等宣傳材料。

凡是有意願組織開展活動或計畫的10至21歲的兒童和青年,可以向青年議會申請財政支持。青年議會為資金分配制定了嚴格的指導方針,保證資金的合理使用。

三原則選定「通學路」

「步行巴士」領娃放學

在兒童群體融入城市環境的諸多場景之中,學生上下學交通環境作為最常用的戶外活動空間,仍面臨校前交通擁堵、秩序混亂、街道設計忽視兒童使用感受等問題。提升兒童上下學交通空間品質,控制和剝離交通危害,打造一個能讓兒童自在行走、父母放心放手的城市環境,對建設兒童友好型城市具有重要價值。

日本已形成較完善的「通學」機制。

6—12歲兒童在上下學過程中經過的道路,包括學校、社群及其構成的路徑空間等,在美國、荷蘭、日本等國家較早得到了重視和發展。

20世紀90年代起,美國開始在全國範圍內逐步推行「安全上學路計劃」,立足兒童最常見出行影響因素,從工程、鼓勵、教育與強制等4個方面構建綜合保障體系。

其中,工程性措施主要包括四部份:一是提升人行道,透過拼接人行道間隔、增設人行道路緣等措施保障兒童步行空間安全;二是提升交叉口,透過安裝行人過街專用相位訊號燈、增加過街人行橫道、設定路面閃爍燈等措施減少人車沖突;三是提升自由車道,透過建設自由車專用道、增加相關停放設施等措施促進兒童騎車上下學;四是交通穩靜化,透過設定減速帶、交通環島等措施控制學校附近區域行車速度,減少機動車交通傷害。

從多年實施的效果看,人行道連續、交通穩靜化措施到位的學校周邊環境,對提高兒童步行與騎車上下學比例成效更為顯著。

1941年日本頒布「國民學校令」,提出「通學路」概念——為保證上學和放學時的道路安全,預先選擇確定學生上下學的路徑;學校盡量選擇危險較少、管理較容易的道路作為「通學路」。21世紀初日本頒布的【全國道路中期規劃草案】首次將通學路納入其中,在政策規劃層面保障全國通學路的設定,至今已形成完善的「通學」機制與交通規劃,保障全國約80%的小學生獨立上下學。

開學前,學校、家長和相關地方執法機構共同為孩子選定一條避開危險因素的通學路線並印在學生手冊上,要求學生照此往返家校。通學路的選擇原則主要包括三點:一是以社群交通要道為主,二是10—15分鐘步行路程,三是確保始終處於可視度良好的環境中。

與此同時,這一體系中的軟硬體「配件」也不斷完善。例如,設定非機動車專用帶消除混行,增加路面彩色鋪裝或圖案隆起帶引起註意,設定橡膠桿明確路權,設定可升降擋桿分時管制等。地方政府還有針對性地推出一系列犯罪防範措施,如借助警方、地方團體等社會各界力量,聯合在通學路上設立「兒童110之家」,當孩子遇到緊急情況時,可盡快求援。

「步行巴士」領路通學模式也是一大特色。學校將學生按照不同居住區分班編組、就近集合,在老師、家長及誌願者協助下,高年級學生負責帶領低年級學生組隊放學回家。

美麗「絲帶」串聯全城

促進兒童社會性發展

各地根據自身情況和發展願景開展「兒童友好城市」創新建設的過程,從「空間可見」的表層友好過渡到「心理支持」和「精神文明」的深層友好,實作童心、童趣與童育的有機結合。

位於丹麥西南部日德蘭半島上的小城比隆是該國最小的城市之一,對兒童成長的關註和促進別具一格。例如,比隆專門建立了「兒童之都小組」,由9名中小學生代表組成,他們以兒童的視角參與城市相關政策的制定。

20世紀開始,對街區環境以及對兒童成長需求的關註促使各國進行了一系列街區環境改造實踐。如荷蘭的生活庭院(Woonerf)概念、兒童出行路徑(Kindlint)等都是為了保障兒童能在城市中自由而安全地獨立移動所設立的。

來自荷蘭社會文化規劃辦公室的統計表明,5—12歲的兒童中,有67%的人每天都在戶外玩耍,27%的兒童一周幾次在戶外玩耍。而遊戲的地點58%是在家裏的後院,46%在家門前的街道,46%在小區廣場或草地,30%在有遊樂設施的操場,18%在專門的遊樂場地。這一統計顯示了兒童更傾向於在自己熟悉的家門口、路邊展開日常的遊戲和社交活動,因而建設兒童友好街區,特別是提升兒童經常使用道路的安全度是兒童友好城市的重要指標。

早在1979年就有學者提出機動車碰撞結果與其速度直接相關,並建立了機動車行駛速度與正面碰撞行人的死亡率的關系曲線——當機動車的時速在30公裏以上時,死亡率曲線陡然上升。以此為依據,代爾夫特市政府與荷蘭自由車聯盟在20世紀90年代實施了一項名為「兒童路權」的計畫,用以改善學校周圍的交通安全環境,鼓勵兒童步行和騎行上學。其中最重要的措施就是嚴格限制機動車在學校周圍及居民區附近的速度,不得高於30公裏/小時。

專家認為,若兒童能在城市各處產生更多自發性偶然相遇和集體遊戲,對其身體、智力及社會性發展大有益處。

代爾夫特市實施的「兒童安全計劃」中最重要的舉措之一,就是「兒童出行路徑」(也被稱為「兒童絲帶」)。它的目標是為兒童修建安全而有趣的廊道,其中包含:充足的遊玩和移動所需的空間;安全的交叉路口;使兒童可以看清來往車輛,其他人也可以提前看到兒童;連線兒童常去的各個地方。

這一體系中,老人、殘疾人等弱勢群體同樣可以受益。

代爾夫特建立的第一個「兒童出行路徑」在福德斯倫街區,它透過安全廊道將街區內2座小學、1個幼稚園、5處活動場地等串聯起來。沿著安全廊道,兒童可以步行或騎行到達街區內各個目的地。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計畫最初和最重要的一個步驟是「兒童參與」。因為兒童的出行習慣與大人不同,相比於筆直的大道,他們傾向選擇更有吸重力的地點或者小巷捷徑,甚至男孩和女孩的出行習慣也不盡相同。因此,尊重兒童的出行習慣,完成具有針對性的道路改造是關鍵。

代爾夫特市的做法是,首先詢問兒童的意見,請來孩子們用8種不同顏色的線,在街區平面圖上標示出他們各自常去的目的地、平時最喜歡走的路徑、他們認為危險的地點等。在那以後,規劃人員參考市政人員和居民的建議,將整理結果繪制成符合兒童習慣的行走路線,然後著手改建可辨識的兒童出行路徑。

具體方法是:在預設的路線上,每隔3公尺鋪一塊繪有特殊圖案的地磚,以此標示行走路線。其中,街區內道路交叉口設定4塊並排的藍色地磚,提醒兒童停下瞭望;斑馬線前後均設定寬約2公尺的減速帶並配合警示牌、標識提醒司機註意穿行兒童;部份路面寬度由6公尺縮窄至4公尺,減少橫穿馬路的距離。

這樣一條客製的「兒童絲帶」,幫助社群建立起一個相對安全的戶外整體環境,降低了機動車速度,完善了步行和騎行網路的可達性,從而使兒童特別是7—12歲兒童有機會獨自走出家門,進行遊戲、社交並處理遇到的問題。

如今,越來越多的「絲帶」已在越來越多城市交織綻放。

在荷蘭阿姆斯特丹斯班丹姆布茨社群,兒童出行路徑包括1條基本路線,用以連線街區內2所學校與7片大小活動場地與綠地。

在其標誌性地磚的設計過程中,多位藝術家熱情參與,他們為道路地磚設計了8種不同的動物圖案。在交叉口需要孩子們停下觀察路況的地方,使用了站立動物的瓷磚作為提醒;在移動路線上,使用的則是跑動的動物圖案。這些有趣又醒目的圖案不僅提醒兒童,也讓其他道路使用者更關註兒童出行路徑的存在。

欄目主編:龔丹韻

來源:作者:彭德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