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2100年97%國家人口或將減少,但專家認為利弊共存

2024-03-28辟謠

界面新聞記者 | 劉子象

界面新聞編輯 | 劉海川

一項美國研究顯示,全球生育率將繼續下降趨勢,到2100年,絕大多數國家人口都將減少,但專家認為這有利有弊。

這項研究來自美國華盛頓大學健康指標與評估研究所 (IHME) 團隊領導的小組,且得到了比爾及梅琳達·蓋茲基金會的資助。它於2024年3月20日發表在醫學雜誌【柳葉刀】上。

新研究估計,2021年,46%的國家的生育率低於更替水平;2050年,75%的國家生育率將降至更替水平以下;而到2100年,這一數位將增至97%,這意味著到本世紀末,世界上幾乎所有國家的人口都將下降。

生育率是指每名女性一生中生育孩子的平均數量。對國家來說,要維持人口數量,生育率需要達到2.1,這個數位也被稱為更替水平。低於這一數位,則意味著人口開始減少。

就全球的總體生育率來說,1950年為4.84,2021年為2.23,新研究預計2050年將降至1.68,2100年降至1.59。

多位專家表示,低生育率是利弊共存的。它可能會給環境、糧食安全、健康、氣候變遷和生物多樣性帶來好處,但也將對醫療保健、養老金、社會保障、勞動力和地緣政治產生負面影響。

研究的作者之一娜塔麗•巴塔查吉(Natalia Bhattacharjee)認為這種趨勢的影響是巨大的。為了維持經濟增長所需的勞動力,人口減少將使國家間的移民競爭激烈,而貧困地區應對人口潮的能力將遭遇挑戰,這將催生全球援助和風險管理網路的發展,這一切都將徹底重設社會、全球經濟和國際力量平衡。

但從某些角度說,生育率下降是一個「成功的故事」。研究的另一作者史坦·埃米爾·沃爾塞特 (Stein Emil Vollset) 指出,這背後代表的是更好、更易獲得的避孕措施,以及越來越多女性獲得了教育和就業機會,她們有更多意願和權力做出生育選擇。

導致生育率下降的因素是多樣的。世衛組織性與生殖健康研究部的科學家吉托·姆布魯 (Gitau Mburu) 撰寫評論稱,撫養成本等經濟因素、兒童死亡風險、性別平等和自我實作價值觀的變化,都是導致生育率下降的可能因素。不過,他們在一國生育率下降中起作用的權重,是隨著國家不同和時間的變化而變化的。

而國家生育政策支持能帶來多大改善效果?研究也分析了這一問題。

研究透過分析一些國家迄今實施的支持生育政策的效果,做出預測稱,如果實施兒童保育補貼、延長育兒假、稅收優惠等支持政策,將帶來生育率平均提高0.2,「這並不意味著會出現強勁、持續的反彈」。

研究的另一作者、IHME主任凱瑞斯托弗•默裏(Christopher Murray )對CNN表示,盡管生育支持政策可能在其他方面對社會有益,但它們似乎並沒有逆轉當前人口結構變化的總體軌跡。

另外,凱瑞斯托弗•默裏還強調,低生育率的預期和生育支持政策的可能效果,不應該被用來強迫婦女生育更多孩子,或用來限制避孕或墮胎等權利。

「一些政府試圖向婦女施壓,要求她們生育更多孩子,這確實構成了威脅。」他說,「這很容易從鼓勵女性多生孩子變成更具強制性。」

新研究揭示的另一個顯著特征是,全球人口下降速度不均衡,這導致人口分布陷入兩極,高收入地區將經歷「嬰兒荒」,及其帶來的人口老齡化和勞動力短缺局面。而低收入國家則陷入「嬰兒潮」,從而使其資源更加緊張。

研究預測,全球低收入地區新生兒的比例將從2021年的18%上升到2100年的35%。這意味著,到2100年,地球上每兩個新生兒中就有一個來自撒哈拉以南非洲。

然而,對於這些地區來說,「嬰兒潮」並不是僅僅是「人口紅利」。相反,這意味著一半新生兒都將降生在資源最有限、氣候最不穩定、衛生條件差的經濟落後國家,將使得其資源更加緊張,從而帶來政治不穩定和安全問題。

另一方面,生育率急劇下降的高收入國家將經歷人口老齡化,這將給國家帶來社會成本和勞動力短缺問題。研究人員認為,鼓勵移民和勞動力創新的一些政策,如人工智慧的進步,可能有助於減少「嬰兒荒」國家遭受的經濟沖擊。

針對社會如何應對目前的情況,人口學家詹妮弗·斯丘巴 (Jennifer D. Sciubba) 給出三種設想。

其一是繼續目前的發展路徑,即維持目前依賴人口持續增長的經濟政策,或者實施生育支持政策,但她認為這不會從根本上解決人口下降的經濟和社會問題;第二種是,散布危言聳聽言論,人口減少恐懼情緒在社會中占據主導地位後,女性被迫生育更多孩子。

而最後一種是詹妮弗·斯丘巴推崇的,即「意識到我們不會改變人們想要的孩子數量,而是學會使我們的系統適應新現實,從而創造一個有彈性的世界。」在這一領域,她認為是目前社會真正缺乏創新措施和政治意願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