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明朝:一個沒有傳國玉璽的尷尬朝代,大明皇帝們的終生遺憾

2024-10-05辟謠

文|小黑

編輯|t

「完璧歸趙」是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學習的成語, 也讓我們了解到了在戰國時期,有一個叫做和氏璧的寶物。 其實根據史書中的描寫來看,和氏璧就是一塊比較大、成色非常好的玉,後世也出現了一些足以媲美和氏璧的玉。

但和氏璧依舊是獨一無二的存在,因為和氏璧被秦始皇得到後, 將它做成了一件證明皇帝身份的寶物,這就是後世所說的「傳國玉璽」。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沒有傳國玉璽的皇帝不是一個真正的皇帝,而缺少傳國玉璽,也成為明朝一朝所有皇帝的遺憾。

(明朝插畫)

一、傳國玉璽

雖然秦始皇沒有親眼看過和氏璧,但完璧歸趙的故事,他也十分熟悉。因此他後來還是得到了和氏璧,在得到和氏璧之後,秦始皇為了發揮這塊寶物最大的功效,就將它制作成了傳國玉璽。 並在上面刻下了:「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大字。

由於秦始皇是第一個自稱「皇帝」的人, 因此傳國玉璽也在這個時候被認為是皇帝「身份」的象征。 後世所有想成為皇帝的人,都會用盡全力來尋找傳國玉璽,這樣才能「名正言順」的去當皇帝。

(秦始皇)

由於秦朝在秦始皇死後,很快就遇到了滅亡, 因此傳國玉璽也經歷了第一次「動蕩」 。劉邦在打敗項羽後,也準備成為皇帝,這是就涉及到一個名分的問題。要知道在那個時代,平民和貴族還是有很大差別的,即使劉邦獲得了戰爭的勝利,想要當皇帝也很難接受平民的認可。

為此劉邦也做出了努力,制造了「斬白蛇」的傳聞。 但真正讓劉邦有底氣做皇帝的,還是子嬰獻玉璽。 擁有了傳國玉璽的劉邦,成為了名正言順的皇帝,雖然沒有人能夠證明,這塊玉璽就是傳說中的和氏璧。但畢竟當時也都說的過去,因此劉邦手中的玉璽也成為了名正言順的玉璽。

(玉璽文物)

關於這塊玉璽,後世也經歷了大量的傳承。 根據記載,最後一個擁有這塊玉璽的是五代後唐末帝李從珂,他在被殺前,帶著玉璽一起自焚。 至此歷史中關於傳國玉璽的記載就中斷了,而後續歷史中出現的所有玉璽,都無法被證實,這就是傳說中的和氏璧。

當下一個有「足夠分量」的玉璽出現時,已經到了元朝,權相伯顏聲稱找到了「正版」玉璽。其實這大機率是之前傳國玉璽的「替代品」, 因為和氏璧太過珍貴,歷朝歷代都會制作一些替代品, 來對付日常工作,傳國玉璽則收藏起來。

(玉璽文物)

不過在權相伯顏的宣傳,以及元朝的認可之下, 這個玉璽就成為了「傳國玉璽」,並一直傳到了元順帝的手中。

接下來就要輪到最「痛苦」的明朝出場了。

三、明朝的遺憾

朱元璋出身於乞丐,是社會最底層的人。雖然他透過戰爭贏得了勝利,成為了明朝的皇帝,但他的身份依舊無法得到所有人的認可。 最為關鍵的是,代表皇權的玉璽,在元順帝出逃的時候也被帶走了。

(朱元璋 畫像)

因此朱元璋在建立明朝後堅持對漠北發動進攻, 就是為了得到玉璽,獲得所有人的認可。 但在茫茫草原上,想要找到一塊小小的玉璽簡直比登天還難,為此很多大臣都勸說朱元璋,不要對玉璽「執迷不悟」。

根據記載,周敬心就曾對朱元璋上奏: 「臣又聞陛下連年遠征,北出沙漠,為恥不得傳國璽耳」 ,可見當時傳國玉璽的影響力其實並不高,更多的是皇帝心中的遺憾。

為了彌補心中的遺憾,朱元璋也為自己做了很多個玉璽,能夠滿足日常工作的需求。

(玉璽文物)

按照正常的傳承來說,既然開國皇帝朱元璋沒有玉璽,那麽後續的皇帝自然也不需要使用傳國玉璽。 可誰知明朝剛傳到第三代,一個非常需要傳國玉璽的人出現了,這個人就是朱棣。

眾所周知,朱棣是透過「篡位」才當上皇帝的,雖然也有人表示朱棣和朱允炆爭奪皇位,是朱元璋的「計謀」。但朱棣造反是無法掩蓋的事實,可以說不管朱棣多麽的優秀, 史書上永遠會記下「朱棣篡位」四個字。

古人對自己的名聲非常看中,尤其是皇帝,除了那些早早決定擺爛的皇帝,誰不想在史書上留下精彩的一筆。因此朱棣也在想盡辦法去擺脫篡位的名聲,那麽該如何去做呢?

(玉璽文物)

其實只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獲得朱元璋的親口認可,這顯然是無法做到的; 而另一種,則是獲得以前皇帝,這就是秦始皇留下的傳國玉璽。

其實朱棣此時並不缺玉璽,因為他在成為皇帝後,不但拿到了朱元璋之前曾經制作的玉璽,他自己也做了幾個玉璽。 身為皇帝,想要拿到一塊做玉璽的玉石簡直易如反掌。

但在他的內心,他還是十分渴望獲得那塊秦始皇傳國玉璽, 以此來讓自己擁有名副其實的身份。為此先後五次征戰漠北,勞民傷財不說,他自己也死在了歸途當中,匆匆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影視劇中的玉璽)

而在朱棣之後,朱祁鎮也想要透過獲得玉璽來恢復自己的身份。 因為他在土木堡之變中兵敗被俘,國不可一日無君,因此大臣們便擁立他的弟弟繼承皇位。可誰知在看到朱祁鎮「沒用」之後,敵國竟然將他放了回來,這下場面變得十分尷尬。

按道理此時朱祁鎮應該類似於「太上皇」,能夠享受很多福利,但不能擁有權力。這讓朱祁鎮無法接受, 於是便像朱棣一樣選擇了「篡位」。

事後,朱祁鎮也想要透過獲得傳國玉璽來顯示自己的正統地位,不過朱祁鎮相比朱棣就「理智」的多,他不但沒有盲目行動, 面對有心之人的誘惑,他也能夠拒絕。

(子嬰獻玉璽)

根據【北元史】記載,當時蒙古權臣孛來想要透過獻上「玉璽」來坑朱祁鎮一筆錢,但朱祁鎮的回答卻是 :「璽己非真,即真,亦秦不祥物,獻否從爾便」 ,可見經歷了人生的大起大落之後,他對於這些只有「象征意義」的東西已經沒有什麽渴望了。

雖然沒有穿過玉璽看似是明朝所有皇帝心中的痛,但這也只是他們的個人想法而已,傳國玉璽不但沒有任何實際的幫助,反而會成為一個「累贅」。例如元順帝之所以遭到朱元璋的追繳, 就是因為傳國玉璽的存在,它不是一個幸運符,而是一個「催命符」。

相比之下,多爾袞就聰明多了,他在繳獲一顆玉璽之後,立刻宣布這就是穿過玉璽,還借此機會將女真部落改名為滿洲,正式建立了「大清」,那麽這塊玉璽真的是傳國玉璽嗎?當然不是,可這個時候誰又敢反對呢?

(仿制的玉璽)

參考資料

孫建中.傳國玉璽探密[J].珠寶科技, 1997.

郭寶發,李秀珍.和氏之璧與秦漢傳國玉璽[J].文博, 199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