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裁員超千人,張一鳴逐漸失去耐心

2024-03-28辟謠

本文由無冕財經(wumiancaijing)原創釋出

作者:海棠葉

編輯:陳澗

設計:嵐昇

3月25日,胡潤研究院釋出【2024胡潤全球富豪榜】,字節跳動創始人張一鳴居中國第四,財富縮水8%至2450億元。

次日,字節跳動旗下的協同辦公平台飛書宣布裁員,進行新一輪組織調整,原因是「效率在變低,力量不夠聚焦,這不利於業務的長期發展」。

據第一財經報道,此次調整人員超1000人。

有點尷尬,號稱幫企業提升效率的部門,卻遭遇低效問題。

同時,一個危險的訊號出現:字節跳動還向飛書施加了在財務指標上的壓力。

據雷峰網,幾天前,一位飛書人士曾稱,飛書CEO謝欣今年的年度OKR中提及到的一項重點內容為財務健康。另外也有知情人士稱,飛書今年期望收入能覆蓋市場、銷售和客戶關系三大商業化團隊的員工,公司將只負責承擔產研團隊的成本。

而據市界報道,飛書此次調整涉及的主要就是產研團隊。

事情變得微妙了起來。

團隊6000人,人均年薪80萬

「新的一輪飛書裁員又開始了。」職場社交平台脈脈上,早在3月20日,一名認證為「字節跳動員工」的使用者便發帖稱。

隨後,有人回復稱裁員比例為50%,有人反駁說「不止,60%」。

飛書人員實在太臃腫了,可能字節太賺錢了就忽視了部門組織效率提升 。」關於裁員原因,相似的聲音在評論區裏比比皆是。

飛書到底有多少人?

一個廣為流傳的說法是2022年高峰期,飛書一度超過8000人。釘釘總裁葉軍和金山辦公CEO章慶元都問過:飛書8000人,到底在幹什麽?

「我們從來沒有過這麽多人。」彼時謝欣直接辟謠,8000人或10000人的數位「我也很吃驚」,不過團隊人數好幾千是真的。

據晚點Late Post了解,飛書高峰期在2022年的6000多人,現在是5000多人。

自2018年確定商業化後,飛書一直在擴招團隊。但是直到2021年,飛書團隊規模尚控制在2000人左右,下一年就激增了三倍。

真金白銀極具吸重力。一位曾經服務字節的獵頭說, 字節當時招募飛書人員時,能普遍給到候選人30%的薪資漲幅

以致於飛書團隊規模遠遠大於同行。據悉,釘釘去年對外披露的人數是1600多人,騰訊企微、騰訊會議和騰訊文件加起來的人數為2200多人。

在員工總數遠少於飛書的情況下,釘釘的使用者數遠超過飛書。

今年1月,釘釘對外披露,截至2023年底,釘釘的使用者數已達7億,包括企業、學校在內的各類組織數達2500萬,付費DAU為2800萬,軟體付費企業數達12萬。

艾瑞網統計的數據則顯示,截至2024年2月,以月度獨立裝置數看,釘釘為1.6億部,企微為9745萬部,飛書僅有665萬部,分別是釘釘、企微的1/24和1/15。

大力沒有出奇跡,龐大的團隊規模也並未帶來對等的收入。

▲飛書內部全員信截圖。

據飛書披露,ARR(年度訂閱收入)2022年超1億美元、2023年超2億美元,按 5000人計算,飛書平均2023年每人只能帶來28萬元的訂閱收入。

對比來看,按照釘釘達成1億ARR時的1600人來算,平均每人帶來的訂閱收入是45萬元。而據晚點Late Post, 飛書的平均薪資成本約在80萬元/人/年

「我們在中國應該是投入最大、最有決心、最有耐心的。」一如謝欣所言,飛書砸下最多的資源,但得出的ROI(投入產出比)卻不夠理想。

一年前,在字節跳動11周年年會上,字節跳動CEO梁汝波曾直接表示,集團對飛書和火山引擎的研發投入不低於抖音和Tik Tok,但字節跳動2024年的目標是「聚焦」和「務實」,對主營業務要加大投入。

去年11月字節跳動大幅裁撤VR頭顯PICO和遊戲團隊後,有飛書員工在脈脈上發問:「下一個會不會是我們?」

如今,擔憂落地了。

不排除考慮出售?

飛書與現金牛抖音都立項於2016年。在習慣了內部賽馬,一個計畫失敗後會立馬轉去做新的計畫,靠激進戰鬥跑出超大量級使用者產品的字節跳動,至今未盈利的飛書屬實被寄予了難得的耐心。

2019年,飛書加碼對外商業化,廣泛招兵買馬時,「賺錢」並不在飛書考慮範圍內。時任飛書負責人張楠曾說到,中國TO B市場才剛剛起來,商業化前景應該看五到十年,更看重在先進企業裏的滲透率。

恰逢五年之期,然互聯網高歌猛進的黃金時代早已過去,市場進入到調整階段,回歸樸素,務實地賺錢越來越成為主旋律。

但飛書的商業化道路,並不占優勢。

在飛書之前,釘釘已經牢牢占據傳統to B、政務、教育市場;企業微信則依靠打通個人微信的獨特優勢,在to C領域有寬闊的護城河。

「先進團隊,先用飛書。」於是後發的飛書,選擇以大客戶和高端數位化企業為切入口。

一些企業確實願意為像字節那樣先進買單,如理想、蔚來、小鵬等一批造車新勢力,還有泡泡瑪特、元氣森林等消費新勢力。 互聯網圈層外,飛書也特別受二代接班人青睞

▲理想汽車CEO曾發微博稱贊飛書。

他們的背書,為飛書在協同辦公市場中搶到了一席之地,但飛書也不得不匹配數百人的團隊,為單一大客戶做好付費客製服務,成本高、周期長。

而當飛書選擇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大KA上,就很可能會導致,對數量更多的中小企業的需求把握不及時。

這一弊端在疫情期間被無限放大。

疫情突至,居家辦公、上網課等需求爆發,本來面向大客戶設計的飛書產品與湧入的中小使用者需求不匹配,當其決定免費開放時, 市場上很大一部份的需求都已經被釘釘和企微承接完了

飛書硬生生錯過了這波增長大潮。

當時,已經成立數年的釘釘和企業微信,使用者量順勢起飛——企業微信僅用了9個月,使用者量就從6000萬增長至2.5億;時任阿裏雲總裁張建鋒也曾公布過一個數據:疫情期間釘釘增加了1億使用者。

2020年底的CEO面對面中,張一鳴也反思,飛書因為沒有更好地做足準備,在2020年上半年疫情爆發時期錯過了增長。

錯失了先機,也錯過了偶然的機遇,飛書接下來的道路越發艱難。

▲飛書部份客戶,截圖自飛書官網。

如果按裁員後4000人的團隊規模來算,飛書想要在2024年達成收入覆蓋商業化團隊的目標,營收需要直接要奔著4億美元去——難度非同一般。

謝欣為飛書找到了一個方向。在全員信中,他稱將服務好to B客戶,提升AI能力以增強產品競爭力。但這不是一條新路,業內玩家都各有所涉足。

出海是另外一條探索之路

去年11月,界面新聞曾報道,有知情人士稱,飛書管理層在一次內部會議上透露,飛書國內業務短時間內無法實作盈利,業務中心將轉移至海外市場,重點在日本、東南亞、歐洲等地區發展。

市界近期也在一則報道中指出,約在四個月以前,飛書已經在要求「高級別同學」做好跟海外當地團隊一起工作、體會文化、感受市場的準備,在飛書內部頗受重視的市場行銷人員也已經被調去海外。

不過很早之前,飛書便進行過全球化布局。

如2020年中,飛書開始同時轉譯印地語、日語、泰語等16種語言的版本,試圖去海外要增長,當時幾乎「所有產品團隊都參與其中」。現實來看,這一浩大的工程最後成效甚微。

據業內人士透露, 飛書在裁員後不排除考慮出售 ,潛在買家包括百度、金山等,目前還處於詢價階段。

躊躇中,飛書的員工在等待一個結果,是飛書的盈利先來到,還是張一鳴的耐心先耗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