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圖片

宋冬:捅破「窗」的淘氣者

2024-06-30圖片

宋冬對自己的定義,是生活和藝術沒有界限的藝術工作者。

他的職業是生活,業余做藝術。

他是真正不受創作媒介限制的藝術家,創作跨越裝置、雕塑、行為、影像、戲劇,信手拈來皆可為之所用。他把日常之物納入創作,平頭百姓,衣食住行的草蛇灰線裏,埋藏著對個人記憶、社會現實的審視,頗有「四兩撥千斤」之感。他的口頭禪是「不做白不做,做了也白做,白做也得做」,用幾十年的時間演繹著一場曠日持久的藝術行為,把生活過成一件開放的、生長的抽象現實作品。

最近,愛馬仕邀請宋冬打造品牌2024年全新夏季主題櫥窗【窗中窗】,並舉辦同名展覽。借此機會Green BAZAAR 「中國審美100人」 藝術顧問、著名媒體人顧維潔 采訪了他,看看這樣一個接地氣的生活藝術家,與愛馬仕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和創想。

「每扇窗後都是一個故事。」

宋冬為人熟知的作品中,很多都使用了窗戶作為創作材料。在這次【窗中窗】展覽中,主角仍是來自不同年代,曾被使用過的舊窗、鏡子、燈。它們是宋冬在胡同收集來的舊物,是家庭記憶的合集,傳遞代際精神,巧妙連線起世俗生活的表象與社會空間的內核。

上:2024上海「愛馬仕之家」夏季櫥窗【窗中窗】

下:室內展覽中,宋冬也用燈具的高低和窗的錯落形成了呼應

如果用最簡單的形容詞來介紹自己,你給自己的定義是什麽?

我常說我是一個藝術工作者。我的生活和藝術沒有界限,是一個用無界的理念來工作和生活的人,是喜歡藝術、熱愛藝術的人。

如果一定要用形式來區分的話,我是個多媒介的藝術家。我的職業是生活,業余做藝術。每個人生下來,職業就是活著,其他都是業余的。當我們不用條條框框來定義的時候,才是自由的,才更有可能性。

舊與新、小與大都在櫥窗展覽中體現

「窗」這個題材和材料在你的創作裏貫穿多年。你為何如此喜愛「窗」?

小時候,窗就是我接觸外界的途徑。

小時候我上的是整托幼稚園,就是星期一送去星期六才接回家,我特別厭惡在幼稚園沒自由總被人盯著的感覺。我媽又沒辦法帶著我上班,所以我就央求她把我鎖在家裏,上班前給我留點吃的,我自己在家待一整天,我很享受這個自由。

我家的房間挨著胡同兒,家對面是個交通大隊,每天外頭人來人往的。我就愛蹬著床,蹬著凳子,趴在窗戶上頭看外頭,就跟看戲一樣,窗就是我看世界的台口。所以窗對我特別重要。我畫畫的時候就畫過很多窗,後來做裝置也用窗。

我的世界裏,「窗」是構建「裏和外」的一個重要部份,也是認識世界的精神物件之一。「上帝給你關上一道門,就一定會開啟一扇窗」。窗也有些哲學的意味,讓我們來了解世界有什麽、是什麽、為什麽。「天無絕人之路」,窗總能提供「柳暗花明」的可能。

愛馬仕飛馬意象在開啟的窗中

傳統與現代的色塊的融合

愛馬仕的「櫥窗」是如何與你的「窗」融合的?

我作品選的這些窗戶和燈都是來自不同人的日常生活,即使現在它被廢棄了,但曾見證過很多代人多樣的生活。有些窗戶可能有超過百年歷史,窗欞上還有舊貼紙的殘片。窗欞是在沒有玻璃的時代為糊窗紙而設計的,既要擋風又要透亮,內裏的支撐需要有美學設計,隨著時間推移又被賦予不少傳統的文化象征,但世界是不斷地更新和發展的。很多事情看似顯而易見,但需要契機「捅破窗戶紙」,我就是那個捅破「櫥窗」和「窗」的淘氣者。

櫥窗不只是展示商品的地方,它也是向外傳遞精神的地方。商品在離開了櫥窗和商店後,就是日常用品。我不希望拘泥於櫥窗的商業內容,我常說:「換一種角度看世界,世界就會改變。」我認為愛馬仕之家整個建築就是一個大櫥窗,我希望把它做成一扇開啟邊界的「窗」。中國整個的現代化行程,就是透過不同的窗互相觀察的過程,是時代和文化逐漸融合而成的一個又一個的結果。

愛馬仕願意支持藝術家天馬行空的想法,他們來找我的時候,就已經開啟了第一扇窗,然後我要做的是不斷地開啟新的窗,世界也會越來越寬廣。世界是一個更大的櫥窗。

錯落開啟的窗中有著天馬行空的世界

那什麽叫「窗中窗」?

「窗中窗」有著物理性和精神性的並存。窗是可以對外開啟,是面向外界景象的觀視介面。「窗」既是實體的窗,也是精神的窗,象征對多樣性和異質性的探索和理解。愛馬仕源自法國,有100多年的歷史,來到中國也帶來了它的文化和審美,同時也會被中國的文化和審美所影響。文化之間需要互相交流和影響,才會促進文化的發展。我們需要不斷地開窗,甚至是在窗中繼續開「窗」,開啟壁壘,才能看到更大的世界,再去創造新的世界。窗也是對內觀屏,關乎自我認知的。我用回文詩寫了一個自述,表述了我的「窗中窗」理念:「窗中窗外窗,鏡表鏡裏鏡,品遠品近品,言有言無言。」 豎著倒著都能念,是關於這件作品的整體呈現,其中有「中外」、有「表裏」、有「遠近」、有「有無」。

上:宋冬【窗中窗】回文詩自述

中:室內【窗中窗】展覽,不規則的窗打造著規則結構

下:透過色塊玻璃或無玻璃的窗,也能感受到不一樣的世界

「我們無法定義什麽樣的生活叫作生活。」

北京胡同長大的宋冬,大多數創作都圍繞著自己、家人與鄰裏展開。「物盡其用」「窮人的智慧」「剩余價值」可以稱為他的「機智窮人生活」三部曲,其中有中國式家庭的溫情與生存哲學,也有局促生活裏的無奈算計和豁達。宋冬把敏銳的觀察包裹在綿長瑣事中,藝術視角讓集體記憶的宏大敘事變得更有共鳴。

2024上海「愛馬仕之家」夏季櫥窗【窗中窗】 展覽

你創作中重要的核心是北京,你心目中的北京城和北京文化是怎樣的?

北京是我無法割舍的家。北京城雖有紅墻、琉璃瓦,因為風沙大,所以主色調是灰色,胡同是灰灰的,別有一種厚重感。尤其是冬天,在暖陽的斜照下,有著非常豐富的復色,內斂靜謐,很美。胡同的環境形成的街裏街坊特別親近,住一條胡同就像一個大家庭。這種生活是厚重的、親密的,又有一種自由的,心胸開闊大氣的感覺,用北京話說,就是「局氣」。

我是生活在大雜院裏的平民老百姓。院裏的人家生活條件有限,習慣這兒撿個破窗戶,那兒撿塊木板子,日積月累就能搭個小廚房,蓋起個自建房。利用這種廢舊物讓生活變得稍好一些,我管這個叫「窮人的智慧」。在這裏人人都是平等的,即使沒有更多資源,但人人都有智慧。這種能力也成為我的思維和工作方式之一。

【物盡其用】紐約展覽現場

【物盡其用】是宋冬與其母親趙湘源共同合作的一件超大型裝置,是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宋冬將趙湘源多年來的「舍不得扔的東西」,分門別類全部轉移至展廳,以上萬件物品作為一個整體凝結著一段數十年的家庭時光。

你是一個特別接地氣,非常生活化的藝術家,愛馬仕為何選擇你來創作這次主題展?

我覺得每一次的不同選擇,都是為了拓寬視野,不拘泥於現有的框架和認識。「接地氣」就是與在地生活密切相關。選擇我,從某種意義上說愛馬仕也是「接地氣」。

我們無法定義什麽樣的生活叫作生活,所有人的生活都是廣義生活的一種存在。愛馬仕屬於對品質有一定要求的生活方式。普通老百姓對品質也有要求,只不過角度不一樣,但對更好的生活追求的夢想,是一樣的。我試圖把不同的生活匯聚,創造再思考的空間。

愛馬仕最早是為馬匹及馬車制作皮革配件。不過隨著時代發展,現如今馬已經不再是交通工具,成為人類的朋友和精神的象征。養馬也變得很昂貴,跟普通人的生活的關系越來越遠。試想,如果當時愛馬仕的開創者沒有更開闊的眼界,到現在可能還是個在馬具行業精工細作的品牌,跟普通大眾就更沒有關系了。從這個角度上說,愛馬仕同樣是緊隨歷史變化的腳步,「接地氣」和與時俱進。

也想聽一下你對愛馬仕2024年度主題的理解。

今年是「福寶100年」。福寶(Faubourg)在法語中原意指「郊外」「非中心」,而恰恰在當代藝術的創作過程中,「去中心化」是產生新視野和新認識的方式之一,建立一種新的視角來看原本的「中心」,是可以產生新認識可能性的新平台,這樣的平台是創造的契機。所以與愛馬仕這個起初由「馬」引發的,並在百年中不斷發展壯大的品牌進行合作,就好像是把時間和世界不斷開啟的「窗」進行連線,也可以把接納新空氣和新視角的行動與「無界理念」結合,更可以把「馬」的精神內容融入到作品中,是一次無界的藝術表達的契機。

有點兒意思的是,正好我屬馬。屬相是在中國傳統文化裏形成的,它有著具象的外殼,但卻是帶有抽象精神的內容。只要是那年出生的人都屬馬,跟階層、等級和地域等等這些後天賦予的東西都關系不大。「馬」的屬相伴隨著我的出生就依附在我的身上。這次作品中「馬」的元素,有中國文化傳統中提取的,【龍馬負圖】【馬踏奇比】畫像磚等,凝聚著古代物質和精神文化的精髓和認識,也有西方文化中的飛馬和虛擬世界中的飛馬形象。這就像一條多維度的視覺通道,跨越文化與時空,通向更廣闊的認知空間。

是窗中窗,也是鏡中鏡

窗中的馬、河圖等元素

你如何理解「奢侈品」的存在?

任何存在都有它的「合理性」。我是不怎麽用名牌的人。但我很尊重各個品牌,我理解某種意義上它像藝術家一樣。

藝術家需要不斷地用作品建立自己藝術的存在。如果杜尚只創作【下樓梯的裸女】一種風格,那麽世界上也就僅僅多了一個「立體主義者」;畢加索的價值在於他在近90多年的藝術生涯裏不斷地反思和質疑自己的過去,才有了更多創新的可能。

同樣,成功的奢侈品牌不是簡單的、有形的商品集合,而是無形的價值塑造。這個價值是靠時間和一步步的改變和創造積累起來的。

「所以我說無界,生活就是藝術,它貫穿在我整個生活著的狀態當中,是一體的。」

宋冬打破了我們對「行為藝術」挑釁性、反常規的刻板印象。他用幾十年的生活演繹著一場曠日持久的藝術行為,把平凡簡單的日常之事,用頗具儀式感的方法正式地辦、正式地用,也正式地記錄、正式地展示。看似無聊又偏執,實則將現實看得通透。

他許多作品像是玩兒出來的,充滿禪的機鋒與幽默。當藝術甩開文本與理論包袱,消解虛實之間的界限後,也許就能洞察到感知人間的另一種角度。打破時間和空間,安靜地享受著最自然的狀態。

宋冬和本次2024上海「愛馬仕之家」夏季櫥窗【窗中窗】展覽

【水寫日記】也是如此,「做了也白做,白做也得做」?

【水寫日記】就更像是我的習慣。咱們小時候都要寫日記,我對日記有恐懼,覺得寫完了別人就會看到,所以寫的時候心裏頭就老有假想的觀眾,不自覺地會為這個觀眾去寫。

宋冬【水寫時間】,行為體驗,1995年在北京胡同

當我用水去寫的時候就不用在乎了,水寫的日記是真正屬於我的,沒有任何人可以評判我寫的這件事兒,它是一個訴說。所以我說無界,生活就是藝術,它貫穿在我整個生活著的狀態當中,是一體的。

上:宋冬【水寫日記】,行為體驗,1995-2004

下:宋冬【水寫時間】,行為體驗,1995-2024

從1995年起,宋冬用毛筆蘸著清水,在不同的地點書寫當時的時間,有時候甚至是在一塊借自大自然的石頭上記錄生活。填滿、蒸發、消失的迴圈往復,「無形」的水陪伴著他「詩性」的生活。

【窗中窗】展覽中,宋冬也使用了大量明亮的光和色塊

那麽在你看來,藝術是否有所謂反映、表現「社會性」的必要?

有,因為藝術是社會的組成部份之一,你不可能完全進入到一個純粹的形而上生活。形而上當然也很棒,是純精神性的,是令人向往的。就像極少主義,純粹。而純粹抽象的先驅代表蒙德萊恩,他有一幅畫是從具體的一棵樹開始畫,然後逐漸把所有的具象抽離掉,最終變成了線面的幾何圖形。他認為藝術應根本脫離自然的外在形式,以表現抽象精神為目的,追求一種絕對的境界,我覺得這也是一種了不起的創造性,對我也很有啟發。

有人說我的作品看起來也有蒙德萊恩的元素,我說其實我是反著的。窗戶、門、物品的組合雖然看起來有抽象的幾何圖形的因素,但我叫它「抽象現實主義」。上面保留了曾經使用過的痕跡,是社會化的生存銘印。你也許說不出來裏面具體的故事,但能看出現實主義的存留。所有故事以一種抽象的形式呈現,是精神跟現實的融合。

拾級而上的燈光和窗造就著嶄新的故事

創作的自由和發現美的眼睛,讓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小事都成為了藝術創作的可能。窗的背後是別樣的世界,開啟它,便開啟著對多樣性和異質性的探索。而從窗反觀、對內觀屏,更是不斷建構的自我。


宋冬與愛馬仕用窗和鏡、象征自由的馬和奇比,將現實與幻象、內與外、古與今、個體與宇宙之間的界限不斷打破和反轉,使得人們在看似規則的空間中綻放出無界的意趣。


他們正在做的,就是不斷開啟新的窗,不斷從多維度的思維隧道中,通向更廣闊的生活、藝術與美。

圖片來源:

由受訪者、愛馬仕、北京公社提供

影響中國審美的人和他們推動的事業

美學專欄

沈誌軍

紅山動物園

秦艾

藝術

宋琨

藝術

石大宇

設計

張頌仁

收藏家

萬捷

印刷與藝術

喬誌兵

收藏家

朱贏椿

設計與藝術

翁菱

文化推手

丁乙

藝術

鄔建安

藝術

張恩利

藝術

翁狄森

珠寶設計

滕菲

珠寶設計

周春芽

藝術

劉杏林

舞台美術

王薇

龍美術館

江宏偉

藝術

粱建國

設計

向京

藝術

何炬星

星美術館

金宇澄

繁花

尚揚

藝術

程京

科學

特別出品

白瑪多吉

松贊創始人

仁青茨姆

民宿主理人

瓦依那

樂隊

陳翠梅

馬來西亞導演

安達組合·烏尼

呼麥傳承人

朱婧汐

賽博歌姬

出品

芭莎文化藝術部

Green Bazaar Lab

總編輯:沙小荔

出品人:董雲燕 | 監制:徐寧 | 藝術顧問: 顧維潔

編輯:藝凡 | 撰文:趙輿 (壹佰工作室)

設計:張曉晨 | 文字整組:Joycee

合作

greenbazaar@ tren ds.com .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