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圖片

何文開主講——三角梅熟樁【尋幽探勝】改作及剖析

2024-08-29圖片

撰文:樹問

編者按: 本次改作樁材是一件三角梅,與上篇報道【六角榕熟樁,<盼歸>改作及深度剖析】 同樣是在寶景園,樁材也是經過十多年的培育,仍然不盡人意。詳見以下報道。

▲寶景園一瞥(番禺 鐘村)

對這個樁材的總結如下:

▲【尋幽探勝】熟樁樹相

該三角梅以根代幹,伏地臥行,樹幹走勢有動感,無大切口,非常健碩,富有個性,優點突出。樹主原按回頭格式,準備培育右展大飄枝來創作,歷經十載己有初步結構。現經細心觀察發現這樣的設計不甚合理。試析如下:

一、回頭飄枝與身幹的空間太小,限制了飄枝的創作和展示,無法上下跌宕、線條難以變化。

二、臥幹呈向上彎弓(龜背)形,像一只動物伏地而行,這樣的頭部並不適宜創作成回頭飄,難以展示飄逸瀟灑的風姿。

綜觀上述問題決定進行顛覆性改作,把原先回頭形格改為向左探出,整體樹勢呈向左沖,見設計圖。具體步驟是:一、裁去大回頭飄枝,在原切口處再育出一條小枝回飄;二、利用左前方原有枝托,育出相應的大探枝來匹配樹勢。

▲【尋幽探勝】原樁培育的回頭飄走向,在同一平面呈S形彎曲並不可取,改作中接近完全裁去

改作的意義是:樹形從「四不像」的回頭式改變成臨水下探式,並以【尋幽探勝】為題名。重點培育下探枝,盡量使其翻騰跌宕,如蛟龍出海,成為視覺焦點。以表達臨危不懼、勇於探索、絕處逢生、百折不屈的精神意境。此件樁材樹頭處卷曲如珠,見下圖示。成語「探驪得珠」可以輔助理解設計立意。「驪」古為黑龍,本意是在驪龍的頷下取得寶珠。指冒大險得大利,也可比喻作品含義深刻,簡明扼要,十分精彩。

▲【尋幽探勝】根部特殊的嵌入式圓珠形態,可圈可點

有了明確的目標,按設計圖施作,地養三年可達到預期效果。

▲何老師建議近期將整棵樹左右調轉栽種

由於接下來的培育重點是下探的枝條,右右調轉之後,探枝剛好有下陷位置(右圖紅圈處)可以延伸生長,同時右邊向南,有利於增加光照強度和時長,以期更快成型。

▲何老師繪制的【尋幽探勝】設計圖

結語:

陸誌偉大師在談及【若隱若現雲中龍】山桔作品時說:「懸崖樹型較其它樹型栽培創作過程難度要大一些,我認為評價懸崖型是要加分的……」(載於【中國盆景賞石】2021.12)也許由於這個原因,一些盆友被困難嚇倒,不敢嘗試。當然,更多的盆友是由於樁頭地栽時與地面間隙過小,空間不足,影響了想象力。事實上,我們在對樁頭進行立意設計時,首先要考慮的就是可不可能創作成懸崖式,因為適合懸崖式的樁頭並不多,樹頭必須有彎曲,樹根不可以上翹,才能顯得抓地有力,這樣的樁頭數量稀少,十分可貴。一旦發現可以創作成懸崖式,就要巧妙設計,加上耐心毅力去等待。地栽一段時間後移植上盆,架於磚圍上,用「偷吃法」,使探枝朝向光照較強的朝向,想盡辦法加快其生長。架高之後,比較容易觀察,對枝法布局及其它細節的調節,是非常有利的。

懸崖式盆景打破一般樹木向上生長的常態,視覺沖擊力大,作為盆景創作人,一定要有創作一二件懸崖作品的經歷,才能充分理解樹木生長的特性。在這次的改作中,何老師慧眼識珠,一下子就把握到樁頭可以創作成臨水懸崖式,充分發揮了樁頭的優勢。同時化解了原來做成回頭飄的「四不像」劣勢,可謂點石成金,一石二鳥,事半功倍。

近期大家應該都有關註到何文開老師一件題名【上下求索】的作品,見下圖。可以視為何老師對懸崖式盆景的一種新的嘗試和探索,也是因樹造型最好的註腳。在【尋幽探勝】這件熟樁的設計上,何老師將這一探索精神進行延伸。這件作品成型後,並不是單純向下深潛,同時兼顧上部極具動感的「仰嘯」部份。在這些設計和創作中,我們可以看到嶺南盆景一直在向前大步邁進。用何老師的話總結就是:

1.作品不單正面要賞心悅目,背面造型也要兼顧,兩面都好看,藝術價值就翻倍。

2.自然界中的樹木生長千奇百怪,要善於觀察。藝術要高於自然,可以在同一件作品中,融合兩種甚至兩種以上型式的創作,增加作品的難度和豐富性。比如【虎嘯南天】就是 連根,過橋,飄枝,叢林等型式有機結合在一起。藝術要敢於創新,不斷突破!

▲何文開老師新作【上下求索】

本文釋出前,寶景園區先生又給我們發來圖片,原來他已經將【尋幽探勝】上盆架高,這樣一來,樹樁顯得更大更有霸氣。何老師再一次畫出設計圖,同時叮囑要將花盆加大透水孔,促進偷生根生長,這樣才可獲得較快的生長速度。

2012年註冊認證以來,一直以傳承、創新、傳播、推廣盆景藝術為己任,以新的傳播方式為廣大盆景愛好者打造一個技藝交流、作品展示、資訊共享、資源整合、協同共建的盆景藝術世界。期待您的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