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圖片

筆墨當隨時代:中國視覺藝術亮相東京令觀眾驚艷

2024-01-18圖片

中文導報訊 1月9日,「歲寒風物長:中國時代視覺藝術作品展」在東京中國文化中心隆重開幕。該展覽由日本湖南同鄉會、東方文化藝術團共同主辦,吳之東美術館、深圳市昱東榮文化藝術發展有限公司和深圳市朗信藝術中心協辦,並由吳之東美術館館長吳綠江女士統籌,中國當代著名藝術家劉向東先生策劃。

本次展覽旨在向日本觀眾開啟一扇能夠親身體驗、深度了解和仔細觀賞中國視覺藝術的視窗,透過視覺藝術傳播的巨大力量,讓中國視覺藝術元素融入日本民眾的審美心理結構和日本文化空間,進而加強華夏民族與扶桑友人在視覺藝術的創作理念與審美意識及審美趣味等方面的溝通與交融,以促進中日文化交流走向縱深發展。

據悉,此次展覽向人們展示了來自中國大陸16位元頗具實力的藝術家所創作的33件精美之作,並隆重推出了曾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突出貢獻的旅日藝術家吳之東先生的精彩畫作和書法藝術。這些作品不僅凝聚了藝術家們在藝術道路上長期艱辛耕耘和創作的心血,濃縮了他們對中國的自然景觀與風土人情的無限熱愛和審美情懷,而且反映了他們各自對視覺藝術語言的獨特思考和深度探索,揭示了他們豐富而隱秘的內心世界,既具有強烈的主體意識和個性特征,又不失令人賞心悅目的特質和大眾化的審美趣味。

不同時代、不同民族都有著自身獨特的文化藝術和審美觀念及審美態度。中國清代畫家石濤說過:「筆墨當隨時代。」誠然,任何藝術作品皆為時代的產物。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才形成了該展覽的鮮明特色,無論是藝術觀念、創作母題和審美視域,還是藝術表達形式和視覺語言的邏輯結構,都顯示出中國傳統文化背景的深厚底蘊及作者對當代藝術與生活的思考和基本態度。它們既是對傳統藝術的解構與超越,又包含了藝術與審美的多元化及去中心化的某些後現代主義因素。這次所展出的作品包括繪畫、書法和攝影,形式多樣、風格各異,既有具象的描繪,又有抽象的表達,既有寫實的畫風,又有象征意象的呈現,還有穿越時空的超現實夢境的浮現。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些視覺語言為我們開拓了中國當代藝術的一個新的視域,既保留了某些傳統藝術的痕跡,又具有強烈的創新意識和鮮明的時代特征。

「巴陵洞庭日本東,赤岸水與銀河通。」中國唐代詩人杜甫的詩句向我們表明:中日文化交流源遠流長。這次展覽不僅為我們提供了一場精彩非凡的視覺藝術盛宴,打造了一個十分難得的中日文化深度對話的藝術平台,而且奏響了一曲中國時代視覺藝術的優美旋律,顯示出中國視覺藝術的無窮魅力。我們有理由充分相信,中國視覺藝術將給日本友人帶來一種新的審美視域、新的審美認知、新的審美態度和新的藝術享受,從而在中日文化交流的互動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紐帶作用。

開幕式剪彩儀式完成後,觀眾和來自中國的藝術家們進行了熱烈的交流。本次參展藝術家代表張小綱欣喜地說,中國和日本的文化交流源遠流長,藝術需要展示,需要交流,所以他非常欣喜於這次畫展能夠在東京舉辦,也很感謝吳綠江等展會籌辦人員。

作為對於本次畫展的助興節目,主辦方準備的文藝演出部份包括日本民謠、中國漢服秀、民樂,現場氣氛熱烈,充滿歡聲笑語。

一幅幅懸掛在中國文化中心的作品,無不展示著作者的豐富內心。這次參展作品有油畫、水彩、丙烯畫、攝影等。每幅作品都各有千秋,其中吳之東先生的【神龍與富士山】最是應景,因為今年正是龍年,紅富士山也是日本極有名的美景。這幅畫令人深切感受到藝術家的藝術生命在作品中無限延續。

張小綱的水彩畫【荷馨】是他的系列作品之一,極有中國文人畫的意境。

黃燦的【聲痕】,京劇臉譜和浮世繪,構思精巧奪目。

聶劍峰的【山之音】,讓人註視畫面時幾乎能聽到呼之欲出的回音。

劉向東的水彩畫【銀谷秋紅】,楓葉有些抽象,色彩斑駁遞進,畫面充滿秋趣。

黃佳的紙本丙烯畫有種現代藝術的美感。

張林的【雨中】,一只縮起了羽毛的鳥兒,昂首闊步,惟妙惟肖。

金國耀的油畫【江南水鄉-雙橋】那恬淡的風情既有古典的韻味又很超前。

張小毛油畫【晨曦】自然主義的美景和樹木的布局,美奐美侖。

王蘋的【夏之花】讓人想到「生如夏花之燦爛」,而色彩又因有浪漫神秘的藍紫而徒增夏日清涼感。

湯小鋒的油畫【相距】色彩層層遞進,層次分明展現了和諧的美感。

朱拙的油畫【春意】讓人想到旅日文學家郁達夫的【春風沈醉的晚上】,迷蒙的色彩充滿魅力。

黃仁武的【一衣帶水】,蒼茫無人的兩岸,給人寧靜溫和感,而這個題目十分契合中日美術交流的意味,因為中日一直被稱為一衣帶水。

鐘慧江的數位油畫【戲劇人物之二】在傳統的基礎上帶了一些卡通感,活潑俏麗,有數位油畫的輕盈。

【山寨遊戲】是梅勁的攝影作品,充滿了鄉村安然的氛圍,相信日本觀眾也會從作品感受到地域不同但相通的鄉愁。

【夕陽鏡湖】是賈罡的攝影作品,這樣靜謐秀麗的景色可以讓人目不轉睛,如此寧靜,而水鳥劃出漣漪,也為畫面增添了動感。

這些作品,每一幅都傾註著藝術家的心魂,畫如其人,當日本觀眾欣賞這些作品時,超越語言和國界,可觸摸到中國藝術家們從古代一脈相承寄情山水的審美意趣和現代創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