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圖片

河南禹州:山西煤窯主張九聚給文殊陳崗的一個承諾

2024-01-18圖片

張九聚是山西人。

明朝後期,張九聚千裏迢迢來到今禹州市文殊鎮彭台村的桃園溝自然村。桃園溝村在蠍子山東側的溝中,湧泉河的南側。該村由黃姓建村,由於該村有一個十來畝的大桃園,桃樹品種好,個兒大,色鮮,味美,廣銷城鄉,聞名遐邇,桃園溝由此得名。

桃園溝(圖片來自網路)

張九聚來桃園溝村,是為了開煤礦。由於資金雄厚,他同時開挖了十三座煤窯口。在掘進過程中,出現透水,需要擺竹龍排水。那時打煤窯的都要敬老君爺。初一、十五要燒香禱告,以求吉祥平安。

張九聚為人比較詼諧,有一次上香時,他對老君爺說:「窯地下水大,我多擺幾架竹龍,看看你老頭兒多大勁!」一語成讖,井下擺了十二架竹龍都抽不幹水。雖然打了三個桃花開,水依然沒能治住,也沒有出煤。錢很快用光,無奈只好返回山西借錢。

竹龍:引水竹筒(圖片來自網路)

當時山西有一戶兄妹,很有錢,哥哥叫月蘭,妹妹叫月英。兄妹二人合夥開錢莊,專做周轉資金的生意,在當地很有名氣。由於誠信經營,當地商人也樂於向他們兄妹借貸。而張九聚回山西,就是向他們兄妹求助。

說起月蘭妹妹月英的發家史,這裏還有一個故事。

常言道:小富靠儉,大富靠天。月英的婆家原是月英家的一個佃戶。

放養人(圖片來自網路)

這個佃戶,主要是給月英家放羊。一次,佃戶的兒子在山上放羊,無意中發現山溝裏有一個小洞,洞外長滿了草,非常隱蔽。由於羊踩空,一條腿陷進洞內,他在解救羊的過程中,發現了這個洞。當洞暴露時,他出於好奇,就探查洞的深淺,卻發現裏面有很多金磚。他以為是有人專門放在洞內的,就沒有動。回家後,他把這件事告訴了母親。母親告誡他:不義之財,不能貪占。後來,很長時間,金磚一直放在那裏。於是,母子兩人合計,一塊兒探個究竟。他們透過觀察,發現這個洞不是新近挖掘的,而是長期雨水沖刷,慢慢顯露出來的。顯然,藏金洞不知經歷了多長時間。母親想:這真是時來運轉,天助我也。於是,兒子借放羊之機,悄悄往家裏偷運。為了安全儲藏,母親騰出三間瓦房的裏間,自己住在正間,方便守護。

藏金洞(圖片來自網路)

自從家裏有了錢,母親就張羅著給兒子尋親。倔強的兒子,非月英不娶。母親無奈,只好硬著頭皮提親。但她去了兩次,都不好意思張口。在兒子的一再催促下,第三次登門時,她吞吞吐吐地說了自己的想法。主人月蘭認為,這不過是開玩笑,就調侃道:「咱兩家結親也可以,不過辦喜事那天,需要用金磚從你家門前,一塊一塊地鋪到我家門前。如果辦不到,這門親事不成。」月蘭以為這樣一說,她就會知難而退,不料母親滿口答應,毫不含糊。在半信半疑中,雙方商定了迎親日期。

媒婆說親(圖片來自網路)

事情就這樣一天天過去了。月蘭也有點兒淡忘了。

但母親卻按迎親日期認真準備起來。由於雙方貧富過於懸殊,好事的村民們一傳十,十傳百,眾人都在等著看笑話,看月英的未來婆婆怎樣收場。

到了成婚的那天,場面異常熱鬧。鄉親們自發站成佇列,看金磚怎樣鋪完。誰知母親雇人一塊一塊地鋪金磚,兒子騎著高頭大馬,八擡大轎的迎親隊伍浩浩蕩蕩,樂隊吹吹打打,很是體面。哥哥看事已至此,只好安撫妹妹。不成想,妹妹卻滿心歡喜。夫妻二人拜了天地,入了洞房。

迎親隊伍(圖片來自網路)

自從月英出嫁後,夫妻二人恩愛有加,一家人其樂融融。美中不足的是,月英思念母親,隔三差五,就回娘家。母親雖思念女兒,但覺得這樣不是常事。就和兒子商量,蓋了一座數丈高的「望女樓」。月英見此,就讓丈夫蓋了一座「望母樓」。母女二人,隔樓相望,留下一段佳話。

張九聚來到月蘭和月英家,說明來意,兄妹二家慷慨解囊,借給他48帑銀兩。張九聚想不到事情辦得如此順利,腳底生風,快速返回了桃園溝。

然而,令張九聚想不到的是,好事成雙。當他返回煤礦時,煤礦卻出煤了。

這是怎麽一回事呢?

原來,有個鐵匠,看到煤老板走了,頓覺無望,一氣之下,就把打鐵用的鐵碪子丟進煤窯裏。眾人見此情景,就勸道:「掌櫃的不打煤窯,難道你以後也不打鐵了?」鐵匠覺得有理,就下井撈碪子。他到井底時發現,井下水沒了。而且,碪子竟紮出了煤。眾人得到這個資訊後,非常高興,燃鞭炮慶賀。

古代采煤示意圖(圖片來自網路)

張九聚恰逢此時回礦,欣喜若狂。就把帶回的銀子用於擴大生產,十三盤煤窯口一齊出煤。又是三個桃花開,煤堆積如山,站在煤堆上能看見坡街的戲樓。

然而,新的煩惱不期而至。原來,煤的運輸成了問題。由於交通條件差,運煤十分困難。再加上,陳崗有人放出風聲,說桃園溝的煤從陳崗過,壞了當地的風水,要在村東街口處修建一個樓閣,於是備了石料,阻擋了東西交通。

張九聚聞言,立即登門承諾,自己願出資修建迎風閣。不過,要等他把煤底子賣完。陳崗人見此,就不再阻撓。數年後,張九聚雖然把煤礦轉讓給姓連的礦主,但他依然信守承諾,修建了迎風閣。

陳崗古寨墻

這件事,有石碑為證。但不幸的是,建國後,由於農田建設,把這個石碑毀掉了。

由於時間久遠,現在的迎風閣已經殘破不堪。

遙想當年,迎風閣建成時,卻是陳崗的標誌性建築,遠近聞名。

那時的迎風閣為雙層建築,上層為閣樓,高5公尺,面積約4平方米,磚瓦結構。前檐和門窗雕刻精致;木檁下,繪畫精巧、獨具匠心;閣樓房上是五花疊脊、鐵指杈卡頂定檐,四角掛著響鈴。閣樓過洞,寬3公尺多,高4公尺多,長7公尺多。洞門東方正上面鐫刻「帶環湧水」四個鎦金大字;洞內裏門上方也鐫刻「秀翟雄峰」四個鎦金大字。

迎風閣

歷史進入到民國時期,迎風閣卻留下了令陳崗人痛徹心扉的往事。

民國十七年農歷四月初,公元1928年5月下旬,文殊以西的土寇勾結各路土匪,合力攻打陳崗寨。那時的陳崗村,圍繞村子四周建有一道寬半米的土質板箔墻,村內建有碉堡、閣門和碉樓,僅碉樓就有十多座。

據民國【禹縣誌·大事記】記載:攻打陳崗寨的土匪頭子以南化文、賀小和、王輔清、王根為主。土匪圍攻陳崗村四十多天,久攻不下。農歷五月十六日夜,土匪佯裝撤走,埋伏在磨街大澗附近。當天深夜十點鐘左右,土匪趁夜色悄悄摸回陳崗村。當時的陳崗人以為土匪真的撤走了,就擺宴席慶賀,大家喝得鼎銘大醉。由於疏於防範,土匪很快攻入村內。一邊放火,一邊殺掠。迎風閣是當時雙方爭奪最激烈的地方,那裏死屍遍地,血流成河,慘不忍睹。在巷戰中,婦女也參加了戰鬥。

五月十七日,窮兇極惡的土匪讓手無寸鐵的村民排成長長的隊形,然後成隊成隊進行屠殺。有的土匪用刺刀挑殺小孩,有的村民被點天燈。在這次大血洗中,陳崗500余人或戰死或被殺戮。這在民國【禹縣誌·大事記】中有記載:「婦女老弱凡五百余人殉焉,毀其村為墟」。為紀念這一事件,形成「五·十七」周年會。

往事如煙,歷史豈能忘懷?陳崗人不忘過去,所以,每當陳崗人經過迎風閣,無不傷心感懷。如今的迎風閣成為陳崗歷史的見證,深深印在人們的心中。

註:

(1)竹龍:連線在一起的引水竹筒。

(2)老君爺:即太上老君。傳說老君爺曾經奉玉皇大帝的旨意,到人間種煤,凡對老君爺好的地方,就多種煤;不好的,少種或不種煤。因此,老君爺成為煤神。每年農歷臘月初八煤礦主都有隆重祭祀老君爺,以表虔誠,並祈禱老君爺多產煤,不出事。

(3)桃花開:文中意為像桃花一樣的煤窩子。

(4)帑:裹金帛的囊。即錢袋子。

(5)鐵碪(zhen)子:即鐵砧子,鐵匠鋪或打鐵鋪鍛打鐵器所使用的墊鐵,有方形左右對稱的方鐵砧子,也有兩頭尖的羊角砧。

(6)煤底子:文中意為煤窯中的殘余儲存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