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圖片

2024第一遊

2024-01-07圖片

大家都說新年新氣象

我們河北中南部,元旦這幾天

基本都是大霧彌漫

嚴重影響心情

元月5日晨,經窗外眺,感覺天氣可以

遂決定小跑一圈

出到市郊才發現

天氣還是不理想,很不理想

中度霧霾,間斷團霧,午後方稍有改善

晨8:10出發,晚20:10歸家

行程大概480公裏

下為路線圖及參觀點

1、竇默墓碑,省保單位

竇默墓碑立於元至元二十五年(1287年),篆額「昭文館大學士正議大夫竇公神道碑」,青石質,龍首,通高4.7、寬1.1、厚0.33公尺。碑首為四龍蛟蟠,龍首與碑身連為一體。神道碑後墓塚早已不見

竇默(1196年-1280年),原名竇傑,字漢卿、子聲。廣平肥鄉縣(今河北省肥鄉縣)城西村人。金末至元初時期名臣、理學家、醫學家。歷任翰林院侍講學士、昭文館大學士等職,累贈太師、魏國公,謚號文正。 他的「流註八穴」、「補瀉在於手指」、「莫如用針」、「氣至沈緊」等針灸學說,對後世針灸醫家頗有影響,對針灸學的發展有一定的貢獻。有【皰瘍經驗全書】【針經指南】等作品傳世。

竇默墓碑北不遠處的竇默祠堂

2、井堂寺(聖井),省保

井堂寺是一座古寺,據寺內比丘介紹,古寺有1800余年的歷史,可惜規模龐大、氣勢恢宏的寺廟地面建築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被完全摧毀,唯古寺內古井留存,現古井(聖井)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到訪期間,因前幾日降溫劇烈,水管冰凍,寺內比丘一直從聖井打取生活用水。偌大的一座寺廟,只有區區4位元出家人看守,香客寥寥,出家人第一要務就是一定要耐得住寂寞。

盡管午飯飯點已過,寺內比丘還是很高興的給大家做了齋飯,感謝

3、樂毅墓

邯鄲市級文保單位

位於邯鄲大樂堡村東,近代經過了修繕

樂毅(生卒年不詳),子姓,樂氏,名毅。中山靈壽人,戰國後期傑出的軍事家、戰略家,魏將樂羊後裔,官拜燕國上將軍,受封昌國君,輔佐燕昭王振興燕國。

公元前284年,他統帥燕國等五國聯軍攻打齊國,連下七十余城,創造了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以弱勝強的著名戰例,報了強齊伐燕之仇。後因受燕惠王的猜忌,無奈投奔趙國,被封於觀津,號為望諸君。

4、鄴城考古博物館

本次出行的重頭戲

被稱為「三國故地,六朝古都」的古鄴城,是「曹魏、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6朝都城,其遺址歷史文化遺產豐富。

臨漳縣鄴城考古博物館系邯鄲市一家國家二級博物館,由2015年開館的佛造像博物館更名而成,是中國首座佛造像專題博物館。

2012年,考古工作者搶救性發掘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發現的規模最大的佛教造像埋葬坑——鄴城遺址東郊北吳莊佛教造像埋藏坑。鄴城考古博物館展出的文物多數為此埋藏坑出土的佛造像等鄴城遺址考古文物。北魏譚副造釋迦像、北齊覆缽塔、彩繪立佛及隋唐時期佛造像等精美絕倫,藝術價值極高,非常珍貴。

5、平原君趙勝墓,省保單位

適值冬日,晝短夜長,到達趙勝墓地所在,日已西斜

趙勝墓,位於肥鄉縣元固鄉西屯莊村東,下為墓碑,近代修復。

趙勝,戰國時期趙惠文王之弟,是趙惠文王及孝成王的相國,號平原君,他與齊國孟嘗君、楚國春申君、魏國信陵君合稱戰國「四君子」,卒於趙孝成五十三年(公元前25年),葬肥義之鄉(今肥鄉縣)。下圖為省級文保碑

趙勝墓現存封土高2.5公尺,占地面積16平方米

原計劃尚有「魏琳墓」一處文化遺址,因時間關系,無奈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