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圖片

記優秀油畫大師唐紹雲,黃德煌特寫

2024-01-02圖片

第二篇章的展廳布置

中華兒女美術館

廈大永遠是鮮活的,無論哪個時期,芙蓉湖畔、草坪上、綠蔭下,總是有一組組年輕的身影,在誦讀、在討論、在享受青春。

人如此,建築亦如此。從建校以來,以群賢樓為中心的五幢大樓,一直是廈大人的標誌。

跨入新世紀的我們又有了新的五幢大樓,被人們稱作「新嘉庚樓群」,她延續了建築中「嘉庚風格」的重要元素,象征著一代代廈大人繼承和發揚嘉庚精神。海風吹拂,柳葉輕揚,生機盎然。

還有更多的新面孔。來,我帶你們去認識她……

請隨著我的鏡頭繼續走進美好的當下

篇章二 :走進美好當下
潘維廉博士:誰都會忍不住對【臨海的教室走廊】多看一眼。廈大藝術學院的墻體、廊柱、地面均澄明剔透,這如夢似幻的建築不但未使自然之美稍減一分,其本身亦成為自然美的一部份……
唐解釋說,「我追求的不是簡單地復制現實——那是照相機或制圖員的事。」
潘維廉博士(美國),公眾號:唐紹雲油畫世界
今日中國:化世俗為神奇的畫家——唐紹雲

臨海的教室走廊 89×145CM 唐紹雲 1994年

第八屆全國美展優秀作品獎 (唯一獎項)

現代中國美術日本巡展(1996年)

此畫的素材來自唐老師任教的美術系教學樓。春晨,陽光斜灑進教室走廊,光影照射著穿插的形體,地上還有昨夜的雨水和落葉。藍天、碧海,一艘白輪船正徐徐進港……

這一切本來就很有畫意了,何況還是再熟悉不過的景色。但動筆做色稿,如實畫出眼中所見,卻覺得很難充分表達心中的感受。仔細回想,這種感受並非來自一次、一個角度所見,而是多重印象的疊加。僅僅如實描繪其中任何一個角度,自然就難以表達積澱的美感了,何況,畫面出現的景物僅僅是借題發揮,最終是要抒發對當代生活的總體感悟。

美術系教室走廊寫生稿

於是,循著情感,畫面需要切換重組:讓廊柱水晶般透明,充分展示海的寬闊,讓觀眾透過墻看到背後的高樓,廊上的櫥窗折射出海濱別墅,這是運用了古人的散點透視。透過透視線的縱深與遼闊的水平線形成對比,讓大的線、形,都引向遠方的白輪船,它在畫面上只是小小的一塊,卻是明朗與希望的象征。

人都追求「畫中有詩」,按唐老師的解釋,畫中除了有詩情,還得有詩韻。無格律不成詩,當你找到畫面特有的格律時,畫中之詩就漸漸成型了。

三家村 50×100CM 唐紹雲 2010年

這裏是校區幹道交匯之處,又處芙蓉湖畔,很早以前有三幢米黃色的連體平房,曾用作教工宿舍,住有三戶人家,人們稱之為三家村。誰曾想到這個地名竟與「文革」初期全國共批的【三家村劄記】同名,犯了大忌,也許這倒反而加深了人們的印象。

後來,這裏建起了漂亮的大樓作為學生活動中心,三幢老平房早已消失,但三家村的地名沿用至今。

白城 70×70CM 唐紹雲 2009年

從校園中心南行,穿過白城山口,公路對面便是大海了。這裏地勢險要,盡管幾經削鏟,仍還有相當大的坡度。
是什麽年代,這裏曾矗立過白石的城墻?又是什麽時候引退消弭?雖然只留下了「白城」的地名,也還保留了一點雄風,讓人遐想。

藍天、秋葉、翠竹、白樓,強烈的色彩對比。上下兩個V形幾何線統禦著全畫的形色構成。

滿眼陽光 65×80CM 唐紹雲 2016年

仰望,透過層層花叢,滿眼都是陽光

春雨·後山 60×50CM 唐紹雲 2020年

登上小區樓頂,學生公寓樓群盡收眼底

看雲翻山,春雨淅瀝

錦繡校園 91×116.5CM 唐紹雲 2011年

四季鮮花不斷,是廈大的一大特色。漫步在校園,你常會聞到風裏都彌漫著花香。

登上淩峰(註)可俯攬全校。樓群完全被花海樹浪簇擁著,直到海邊。鳳凰花像團團火焰,三角梅如紫紅寶石,還有紫荊花、炮仗花、聖誕花、黃桷蘭……。這幅斑斕的錦繡漸遠漸朦朧,最高的頌恩樓也變成了色彩微妙的剪影。但仔細辨認,可以看出大南校門、圖書館、群賢樓群、遊泳館、體育館,都一一盡收眼底

註:淩峰是廈大地勢最高的教工宿舍區,毗鄰南普陀寺

錦繡校園局部

鳳凰花·學生公寓 70×69CM 唐紹雲 2018-2020年

窗外 85×85CM 唐紹雲 2005年

五月,從圖書館工作室憑窗眺望

教學區正姹紫嫣紅,滿園春光!

湖畔 50×72.5CM 唐紹雲 2009年

芙蓉湖畔,草坪上,綠蔭下,總是有一組組年輕的身影,在誦讀,在討論,在享受青春。

據說這裏曾是一片農田,唐老師說他未曾見過,倒是20多年來眼見湖面幾經變遷。可以說,廈大的主要建築都環繞芙蓉湖展開,這一池碧水讓校園更有靈氣。

初夏 37×73CM 唐紹雲 2010年

2010年落成的科學藝術中心,是校園中的又一大型建築。它繼承了「嘉庚樣式」的多種元素,以新穎的形象出現在芙蓉湖畔。

在選景構圖時,唐老師有意沒選正面大門與階梯,那樣,太像一幅建築圖,雖顯宏偉,卻缺了點畫意。倒不如選在湖邊,透過樹叢望她的大屋頂,湖中有水鳥,岸邊有年輕人,給建築添了些生活情趣。

挺立 60×73CM 唐紹雲 2009年

通常唐老師更愛畫原生態的、自由生長的樹木,不喜歡人工修剪的園林,但有時卻也感到整齊也有其特定的美。

你看,這一行高挑的副熱帶樹木像不像在接受檢閱的儀仗隊?它們挺立的身姿襯托得新嘉庚主樓更顯宏偉。

法學院 60×80CM 唐紹雲 2010年

從高處望去,陽光下的法學院大樓和環島路都籠罩在淡淡的藍紫色薄霧中,海面上逆光閃爍,船舶爭流。

微妙的光與色變化難測,而把握色彩氛圍正是油畫的魅力所在。

藝術學院 53×80CM 唐紹雲 2010年

在初創時期,廈大藝術學院沒有獨立的教學大樓,教室不得不分散各處,直到上世紀90年代初,才有了這座新樓。

在設計上,它充分利用高踞海岸的地形,前後錯落向西南排開,外形簡潔明朗,新穎多變。大部份教室均可眺望大海, 陽光與海風更為大樓增添了靈動的神采。
當年,它的設計曾獲省優秀設計獎。30年後,仍不減當年的魅力。
在這裏,我們深切懷念它的設計者——英年早逝的高亞俠先生。

東海之濱 50×200CM 唐紹雲 2010年

東海之濱,登高俯攬:廈門大學像一本開啟的書,左頁上弦場,右頁芙蓉湖,廈大的兩大瑰寶。運用這左右呼應的視覺中心,畫面就擁攬了老校區的主要風貌。近處紅綠相間,遠景海天一色。觀者淩空鳥瞰,天地豁然開朗!

依山傍海的廈大,得天獨厚!

第二篇章的觀展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