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圖片

大宛不過一西域小國,為何鼎盛期的大漢付出巨大代價才打服他?

2024-09-02圖片

西漢時的大宛,轄有大小屬邑70多個,有戶6萬,人口30萬,軍隊6萬,算是西域小國。

而當時的大漢,則已經在一系列作戰中連續大破匈奴,迎來了鼎盛時期。

按常理,連強大的匈奴都幹翻了,大漢要收拾大宛,似乎是泰山壓頂,不需要怎麽費力。

然而,事實是,大漢為了打大宛,大漢王朝卻付出了極沈重的代價!

大漢征大宛,前後延續4年,「天下奉其役連年」,「損五萬之師,靡億萬之費,經四年之勞」,甚至導致「天下騷動」!

煌煌大漢,打個小小的大宛,何至於此?

迎難而上

大宛的國力確實完全無法與大漢相提並論,但大漢要打大宛卻絕非易事。

大宛在帕米爾西麓、錫爾河上、中遊,大部份地區位於今烏茲別克境內,與長安相去萬余裏。

而且,其間曠漠、大山阻隔,大片為人跡罕至之地,無論是行軍還是補給都是困苦艱難的。

因此,大漢雖強,要打大宛,困難卻又是極大的。

然而,漢武帝還是下定了打大宛的決心。

許多朋友認為,漢武帝主要是為了汗血寶馬才要遠征大宛。

確實,大宛的馬匹,極為優質,對大漢是極有吸重力的。

然而,事實上,僅僅只是為了汗血寶馬,漢武帝是不必有此役的。

畢竟,此時,漠北之戰都打完了,大漢反擊匈奴的作戰已經取得了階段性勝利,而沒有獲取汗血寶馬之助的大漢騎兵,已經表現出了足以取勝的戰鬥力。

因此,「汗血寶馬」雖好,卻不是大漢的必需品。

漢武帝之所以決心攻大宛,絕不單純是貪圖汗血寶馬,而是從打擊匈奴的戰略全域考量的。

匈奴雖然連遭打擊,但已經遁入漠北,再要直接打擊,成本已經太高,風險已經顯著增加。

另一方面,盡管匈奴遭到了沈重打擊,但是,由於他在西域仍然擁有強大的影響力,而富庶的西域,可以使匈奴在經濟上依然保持較強的實力,使其足以與大漢長期相持下去!

只有加強對西域的控制,切斷匈奴與西域各國的聯系,才可能給匈奴以致命打擊!

因此,漠北決戰後,漢武帝已經將重心放在了對西域的控制上。

不久前,大漢「不破樓蘭終不還」,已經對樓蘭用兵,迫使樓蘭倒向大漢,並「暴兵威」,以爭取西域各國。

然而,樓蘭實在太小,因此,破樓蘭之威的影響力不足以撼動匈奴的影響力。

只有對西域相對較大的國家用兵,才可能真正達到耀兵威,爭取西域各國支持大漢的目的。

當時,西域較大的國家,主要是三個:烏孫、大宛、大夏。

其中,烏孫當時已經接受了大漢同盟之請,而大夏比大宛又要更遙遠,如此,大宛也就成了唯一符合條件的打擊目標!

如此,迎難而上,攻大宛,也就成了大漢必為之事!

低估困難,損失慘重

攻大宛,是要迎難而上的。

迎難而上不可怕,只要正確的評估難點,認真做好準備,總歸是可以克服困難,取得勝利的。

然而,遺憾的是,大漢從一開始就低估了困難。

此前,征樓蘭時,大漢風馳電掣,迅速破之,尤其是趙破努率700輕騎突襲樓蘭,一戰擒獲樓蘭王的壯舉,似乎使漢武帝低估了西域各國的戰鬥力。

因此,漢武帝相信了姚定漢的妄言,以為「兵不過三千人」,即可「盡虜破宛矣」。

於是,漢武帝給了李廣利6000屬國騎兵和數萬未經訓練的「郡國惡少年」,讓他們去攻打大宛。

顯然,漢武帝完全錯估了形勢!

確實,樓蘭也罷,大宛也好,在大漢眼中,不過都是偏遠的蕞爾小國。

但是,「小國」與「小國」之間實際上的差異是極大的!對於遠征來說,打大宛跟打樓蘭完全不是一個概念!

樓蘭幾乎就在西域的入口處,自霍去病取河西後,已經與大漢的控制區幾乎接壤。

而大宛地理位置更遠自不必說,更嚴重的是:大漢要征大宛,沿途需要經過許多國家,情況的復雜程度完全不是一個量級的!

就實力而言,樓蘭不過是一個典型的城郭小國,戶1570,人口1.41萬,兵卒2912人,「地沙鹵,少田,寄田仰谷旁國」。

這樣的軍隊規模,遠征軍只要到達,樓蘭自然就毫無抵抗之力!所以,只要趙破奴找好精靈,別迷路了,敢於突進,取勝就是有把握的!

而大宛有兵6萬,經濟基礎較好,遠征軍的規模如果不大,是難以取勝的!

顯然,大漢以破樓蘭的經驗來評估征大宛的難度,是極為草率、自大的,是不知彼的!

如此,首戰,自然就付出了不必要的代價!

漢軍原計劃要從沿途各國獲取補給,但是,由於遠征軍規模不夠大,實力不夠強,因此,沿途各國多拒絕為漢軍提供補給!

如此,漢軍只好發兵攻打,打下來了就能獲得一些補給。有的打下來了,漢軍就獲得一些補給,有的數日不克,漢軍就罷戰而走,一路打打走走,沿途損失頗大,打到大宛東部的郁成城時,漢軍已是僅剩數千人的疲憊之師了···

漢軍猛攻郁成城,敵人以逸待勞,漢軍損失慘重而不能克。

李廣利與眾將商議:郁成都打不下來,何況他們的王都呢?

於是,漢軍撤軍而回···

到漢軍撤到敦煌時,士卒僅剩下十之一二!

如此,付出了慘重代價,僅僅「摸了摸」對方的國門,就失敗了···

高昂的動員

此時,大漢要再征大宛,需要做得就更多了。

首先,征大宛不利,使大漢已經沒有退路了!

漢武帝認識到:如果連大宛都收拾不了,那麽,西域各國必然輕視大漢,大漢要經營西域、斬斷匈奴左臂得企圖就無從談起了。

因此,大宛,必須再打,大漢沒有任何退路!

而首戰失利的教訓又表明:如果不大規模動員,大漢根本不能奈何大宛!

因此,這一次,漢武帝重建軍隊,組織了一支6萬人組成的主力兵團,一支由10萬頭牛,3萬匹馬及雜畜萬余組成的後勤部隊,另外還有大批「私負從者」隨軍出征。此外,漢武帝又征發甲卒18萬人屯守酒泉、張掖一帶,以為遠征軍的後援!

同時,此時,匈奴已經再次對大漢用兵,趙破奴得2萬士卒被匈奴所殲,邊疆形勢高度緊張!

這個情況下,大漢既要保證遠征大宛的所需,又要保證對匈奴方向的投入,所需要的動員規模十分巨大!

要知道,漠北決戰後,大漢國力已經損耗極大,國民已經疲憊不堪了,此時,大漢不得不再次進行大規模動員,自然如一個人拖著病體強行打起精神,透支著身體和健康!

天下騷動,自然也就不可避免了!

勝之不易

即便如此,漢軍最終取勝,還得靠李廣利的正確用兵!

1、不服者誅。

這一次,漢軍規模大,沿途各國自然不敢螳臂當車,多紛紛開門出迎。

不過,到底還是有人仍然不服。

比如輪台。

輪台自負其強,閉城不出!

只輪台不服,本不影響漢軍繼續西進。

但是,李廣利知道:如果不嚴懲帶頭的,那麽,後面各國就可能有樣學樣,漢軍的麻煩就大了!
於是,李廣利停了下來,全力攻打,破城後屠城而去!

如此,此後西行,再無人膽敢抗拒和騷擾!

2、不做纏結,直撲王都,加快戰役行程。

大宛大小邑七十余,如果一個個攻打,代價是難以估計的。

李廣利決心直撲其王都!

於是,除一部份軍隊在郁成圍攻外,3萬精兵隨李廣利撲向其王都貴山城,加快戰役行程!

3、抓住其他軟肋,一舉迫降。

貴山城堅固,李廣利的兵力並不占絕對優勢,破之不易。

但是,李廣利抓住了敵人的致命弱點:大宛沒有掌握打井的技術,因此國都「城中無井」,用水都是依靠汲取城外河流之水。

因此,李廣利出征時就特地帶了一批水工隨行,計劃在作戰時首先將其河流改道,斷絕其城中水源。

漢軍遂斷其水源後,「圍其城,攻之四十余日」,突入貴山城之外城。

大宛貴族為求自保,殺其王向漢軍求和,表示願意出汗血寶馬,任由漢軍挑選。

李廣利遂與之訂立盟約,然後引軍回國!

此時,已經是前101年的春天!

後人論及征大宛之戰,往往稱李廣利無能,並認為是李廣利無能,才導致損耗如此之大的。

實際上,李廣利確實非衛青、霍去病一般的人物,但也是有相當軍事能力的。

以征大宛之戰來說,李廣利的戰術運用是十分精當的。

他不在沿途纏結,長驅直撲貴山城,既節省了時間,又保持強大的戰鬥力;在圍攻之時,又抓住城中無井的弱點,首先切斷了敵人的水源,令其不攻自亂···

可以說,李廣利的指揮,加快了戰役行程,為大漢取勝立下了大功。

因此,征大宛付出如此大的代價,並不是李廣利無能,相反,如果不是李廣利有兩把刷子,真換一個平庸之輩來指揮,漢軍還真未必拿得下大宛!

代價雖大,意義非凡

自貳師將軍伐大宛之後,西域震懼,多遣使來貢獻。漢使西域者益得職。於是自敦煌西至鹽澤,往往起亭,而輪台、渠犁皆有田卒數百人,置使者校尉領護,以給使外國者。——【漢書.西域傳】

征大宛之戰,確實付出了沈重的代價。

但是,畢竟最後取得了勝利,而且,勝利的意義更是歷史性的!

此後,西域各國震懼,紛紛倒向大漢。

如此,匈奴在西域諸國的影響力大減,大漢逐漸掌握了對西域的控制權!

這一切,既為大漢最終贏得漢匈戰爭邁出了堅實的一步,也加快了中原王朝對西域的經營!

代價是不小的,但意義是歷史級的!

大漢征大宛,付出了沈重的代價。

其中原因,並不是主帥李廣利無能。

首先,大宛雖國力遠不及大漢,但西去長安萬余裏,其間曠漠、大山阻隔,人跡罕至,無論士卒征戰還是補給都是極為困苦的,其組織難度甚至在漠北之戰之上,本身就是很難打的。

何況,沿途要經過許多立場搖擺的西域國家,外交壓力極大;而大宛本身的實力在當時全球範圍內也算得上一個規模中上等的國家,抵抗能力較強。

所以,大漢遠征大宛,在當時本身就是史無前例的大遠征,難度極大。

漢武帝初時低估了難度,造成了不必要的挫折,又極大加重了損失···

因此,後世對漢武帝征大宛常有批評態度,認為是武帝窮兵黷武的標誌性事件。

然而,從歷史的角度看,從「千古」的角度看,雖然付出了較大的代價,但是,遠征大宛,為大漢經營西域,開拓邊疆,做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這又是值得敬佩的!

漢武帝,雖然有失誤,但終歸無愧是「千古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