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實力差距與戰略失誤
日本在二戰中雖被視為強國,但與超一流強國存在明顯差距。首先,從軍隊規模來看,二戰期間日軍總數為 970 萬,而德軍正規軍達到 1700 萬,美軍 2200 萬,蘇軍 3440 萬,英軍也有 1200 萬。日軍精銳撐死一百多萬,且到後期多為老弱病殘,戰鬥力大打折扣。其次,在裝備方面,日軍機械化水平胡火力續航能力遠不如蘇、美、英、德四國。例如,陸軍裝備差,被德國人評價為僅限於一戰水平;空軍在大型電腦制造上主要依靠進口,主力機幾乎全是改裝的 「零式」 機;海軍造船能力也不及美、英、德,雖比蘇軍稍強,但當蘇聯開始發展海軍時,實力遠超日本。再者,戰爭後勤補給方面,日本更是無法與其他四國相比。美軍吃著豐富的食物,而日軍只能靠精神支撐,這在太平洋戰場和東南亞戰場表現得尤為明顯。
日本在二戰中還存在諸多戰略失誤。其中,偷襲珍珠港是最致命的戰略錯誤之一。日本面對美國封鎖海上石油運輸路線,選擇先發制人打擊美國,結果美國迅速恢復並加入二戰,加速了日本的戰敗。結束國聯也是一個重大失誤。日本因九一八事變遭到國聯要求撤軍的表決,卻抗拒並結束國聯,導致在國際上長期被孤立。在盟友選擇上,日本也缺乏遠見。本想與蘇、德站在一起,卻因蘇聯與德國關系緊張而未能如願,後來即使日本、德國二帶一,義大利也沒能崛起。這些實力差距和戰略失誤,註定了日本在二戰中難以取得最終勝利。
二、軍部少壯派的狂妄
(一)打破戰略平衡
日本軍部少壯派在戰爭中扮演了極為激進的角色,他們的狂妄之舉打破了戰略平衡,極大地影響了戰局走向。1932 年,日本少壯派軍官暗殺首相犬養毅,同時還策劃了對其他重臣的刺殺行動,甚至連正在日本存取的著名諧星查理卓別林也在暗殺名單上。他們企圖透過刺殺達到政治訴求,這種激進的行為引發了日本國內的動蕩。
1936 年的 「帝都不詳事變」 更是將這種激進推向了高潮。一批日本青年軍官以刺殺 「天皇周圍的壞人」 為名發動兵變,多名重臣被殺。這次事件是日本 「皇道派」 和 「統制派」 之間的權力爭鬥,「皇道派」 的少壯軍官因不滿被調往中國東北,奪取武器開始刺殺所謂的 「敵人」。他們的行動雖然沒有成功殺害時任日本首相岡田啟介和占領皇居,也未爭取到高級將領的支持,但卻使得 「皇道派」 在軍中影響力削減,統制派徹底掌握了陸軍實權,確立了對陸軍的絕對控制,軍方對於政府決策的影響力也大增。
這些少壯派軍官的行為使日本的戰爭擴大,補給線不斷變長。例如在侵華戰爭中,日本原本計劃的是在數月之內滅亡中國,所以一開始就投入了重兵。然而在中國軍民的頑強抵抗之下,日本數月滅亡中國的野心被打破,隨著戰線越來越長,補給問題日益嚴重。日本被拖入到了無盡的消耗戰之中,這為日本的最終失敗埋下了伏筆。
(二)未得國際承認
日軍在戰爭中不僅得不到淪陷區人民的支持,其扶持的傀儡政府也未獲得國際承認。在侵華戰爭中,日本扶持建立偽滿洲國,希望得到國際社會的承認,但國際社會普遍拒絕承認偽滿洲國。1932 年 3 月 8 日,在日本帝國主義的扶持下,清朝末代皇帝溥儀來到長春,宣布就任偽 「滿洲國執政」。四天後,偽滿洲國的 「外交部長」 向英美等十七個國家釋出通告,希望得到國際社會的承認,一個月後,偽滿洲國再度向 36 國釋出公告,然而依然沒有得到回應。1932 年 10 月,國聯釋出了李頓調查團的報告,指出日本的行動是侵略行為,偽滿洲國是日本扶持的傀儡政權。
在當時,國際社會普遍認為偽滿洲國是日本侵略的產物,不具備合法性。日軍雖然在一些地區占領了大片領土,但由於得不到當地人民的支持,他們不得不依靠大量的偽軍來維持統治。偽軍對待中國百姓甚至比日軍還要狠毒,這更加深了中國人民對日本侵略者的反抗情緒。同時,日本在戰爭後期,由於其戰爭罪行和戰犯沒有得到徹底的清算,日本政府依然不願意正視歷史,這使得中日兩個民族之間的矛盾無法得到化解,日本在國際上的形象也受到了極大的損害。
三、歷史背景與民族意識
(一)國際環境制約
抗日戰爭發生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當時世界局勢錯綜復雜,各國利益相互交織。日本的侵略行為不僅僅是對中國的侵犯,也觸動了眾多國家的利益。美國、蘇聯等大國出於自身戰略考慮,對日本的擴張行為進行了一定程度的制約。
美國在經濟上對日本實行了石油禁運等制裁措施,這對嚴重依賴外部資源的日本來說是沈重的打擊。日本為了獲取資源,不得不冒險發動對東南亞的侵略,從而進一步擴大了戰爭範圍,也將更多的國家卷入戰爭,使自己面臨多方壓力。蘇聯在遠東地區也保持著強大的軍事存在,對日本形成了威懾。同時,國際反法西斯同盟的逐漸形成,使得日本在國際上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世界各國對法西斯國家的共同抵制,讓日本在國際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都面臨著巨大的困境,難以集中力量繼續對中國進行全面的侵略。
(二)民族意識覺醒
日本的侵略戰爭徹底喚醒了中國的民族意識。在面臨亡國滅種的危機時刻,中華民族爆發出了強大的凝聚力和抗爭精神。中國人民深刻認識到,只有團結起來,共同抵抗外敵,才能保衛自己的國家和民族。
中華文化歷經數千年的傳承,有著強大的生命力和韌性,難以被日本侵略者所消滅。中國人民對自己的祖國、對本民族的文化有著深厚的感情和堅定的信念。在抗日戰爭中,「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的民族責任感激勵著無數中華兒女投身到抗戰的洪流中。無論是在正面戰場還是敵後戰場,中國軍民都以頑強的意誌和不屈的精神與日本侵略者進行著殊死搏鬥。
中華民族的民族意識還體現在全民族的團結抗戰上。各階層、各民族的人們摒棄前嫌,攜手並肩,共同抵抗日本侵略者。工人、農民積極為抗戰提供物資和人力支持;知識分子以筆為武器,宣傳抗戰思想;民族資產階級踴躍捐款捐物;海外華僑也紛紛伸出援手,為抗戰貢獻自己的力量。這種全民族的團結一心,使得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難以實作其侵略中國的野心。
四、經濟與資源限制
(一)國力不足
1931 年日本侵占東三省後,並未立即全面侵華,經濟原因是重要因素之一。當時的日本正處於嚴重的經濟危機中,國內經濟瀕臨崩潰。1932 年日本進攻上海,藏相高橋是清坦言軍費連三個月都無法支撐。日本軍隊裁掉了將近一半,僅有 23 萬人,從軍事和經濟上都無力發動全面侵華戰爭。
日本依靠占領東北,攫取東北的資源和財富才渡過了經濟危機。東北資源豐富,尤其是煤鐵等重要戰略資源。此外,東北兵工廠產量全亞第一,可以武裝數十萬日本軍隊。日本需要時間消化東北,鞏固在東北的統治,為全面侵華做準備。
(二)資源匱乏
二戰時期,日本資源匱乏的問題在戰爭中愈發凸顯。日本本土面積相對較小,資源有限,隨著戰爭的持續,資源消耗巨大。
在侵華戰爭中,日本為了支撐戰爭,不斷搜刮中國以及周邊財富。然而,中國當時仍處於農業國,工業經濟發展極為落後,無資源可圖,再加上民族反抗情緒激烈,日本難以快速彌補戰爭成本。
例如,瓜島戰役後期,日軍資源極度匱乏。日軍在運輸第 2 師團的補給時,總計運來了 160 噸糧食和 8 噸彈藥,而面對美軍 2 個師,日軍一天就需要消耗 135 噸糧食和 65 噸彈藥。在瓜島戰役的半年期間裏,日本總計僅僅打出了 3000 發炮彈,而在戰爭前期的華北戰場,日軍攻打一個縣城,一天都會發射 6000 發以上的炮彈。這說明在瓜島駐守的日本軍隊,後勤補給已經完全崩潰,面臨彈盡糧絕。
到了戰爭後期,日本物資緊缺的情況更加嚴重。日本軍方為了補充戰爭缺失資源,號召日本各寺廟捐獻銅鐵制香爐和吊鐘,相撲選手捐獎杯,甚至將擺放在靖國神社的兩根青銅水雷發射管運送至軍工廠。國內民眾也不好過,穿著被強制推行的 「國民服」,鞋子也成問題,只能穿笨重木屐,被美其名曰 「愛國鞋」。
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多面受敵,資源匱乏的問題進一步加劇。為了緩解國內壓力,日本冒險出兵糧食礦產資源豐富的東南亞地區以及石油礦產資源豐富的太平洋地區,但這不僅未能解決問題,反而使日本陷入更大的戰場,在中國戰場上也越來越疲軟無力。資源的匱乏使得日本難以維持長期戰爭,最終無法實作征服中國的野心。
五、攻擊方向的錯誤
(一)改變戰略的後果
日本在二戰期間臨陣變計,從原本定好的從北到南的攻擊方向,改為在上海和國民黨軍隊打起傷亡很大的消耗戰,最後又南下攻擊東南亞,這一決策導致了嚴重的後果。從北到南的攻擊方向原本是較為順利的,東北華北輕松到手,軍隊傷亡也較小,且和德國約好了一起夾攻蘇聯。然而,這一改變使得日本陷入了多線作戰的困境。在上海的消耗戰中,日軍不僅遭受了重大傷亡,還耗費了大量的物資。而南下攻擊東南亞,雖然在初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直接對上了美國,引發了太平洋戰爭。日本在太平洋戰場的消耗戰中,耗盡了本土所有的人力和物力,使得其在各個戰場都陷入了被動。
(二)失去地利人和
日本在南方作戰失去了地利人和,從而陷入困境。在地利方面,日本在上海附近沒有機場,無法發揮其空軍優勢。南方縱橫的水網地形,大大限制了日本機械化部隊的戰鬥力,隔海攻擊遲遲不能得手,造成後勤補給困難。在人和方面,蔣介石在上海進行全國總決戰的決策,極大鼓舞了全中國人抗戰圖存的鬥誌。
「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 的悲壯決死戰宣言,感召了全國的軍閥停止內戰,紛紛克服種種困難開赴上海,發起了對日決死戰。比如,許多壯烈戰死的川軍,死前穿的只是草鞋。在這種情況下,日本在中國戰場失去了人心,中國人力資源雖然在日本人眼裏曾如垃圾一般,但卻在各地以幾比一甚至幾十比一的無畏代價,造成了日軍大量傷亡和物資消耗。隨著戰局的拖延,日本戰前儲備的石油橡膠等戰爭必需資源消耗一空,被迫將戰局轉向東南亞等西方殖民地。但在這裏,他們雖然以解放者的姿態接管了各種資源和財富,卻也在稱霸天下的路上越走越遠。隨著占領的土地增多,日本人可利用的人力資源反而越來越少,陷入了一個看似笑話實則悲劇的困境。
六、陸海軍矛盾與國際形勢
(一)北進與南進之爭
日本陸軍與海軍之間的矛盾由來已久,這種矛盾在北進與南進的戰略選擇上體現得淋漓盡致。陸軍主張北進,進攻蘇聯西伯利亞地區,以消除北方威脅,其主要考慮是蘇聯在遠東地區陸軍強大,而海軍弱小,且日本關東軍在東北長期維持著龐大的兵力規模,自認為有一定的勝算。海軍則主張南進,進攻歐美列強占有的南洋諸島,因為南洋地區歐美海軍強大,而陸軍弱小,戰鬥力相對較弱,便於日本海軍發揮優勢。
這種矛盾使得日本在戰略決策上陷入困境。陸軍希望避免與蘇聯紅軍交戰,海軍希望避免與英美海軍交戰,兩派都想把對方推到戰爭的第一線。1936 年廣田弘毅內閣透過的【國策基準】雖然采取了 「南北並進」 的折中方案,但實際上日本國力根本無法做到。由於日本是島國,海軍相對優先和強勢,當時的北進政策略占上風。
然而,這種矛盾導致的戰略分歧極大地影響了戰爭走向。在資源分配上,陸海軍各自為政,例如在石油資源的爭奪上,誰先占領的地方,那個地區的石油就歸誰管。海軍因陸軍控制了不少產油區,只能以攔截油輪相威脅。在軍備競賽方面,陸海軍私設各自的研發機構,涵蓋潛艇、雷達、核武以及軍用飛機等領域,造成了資源的極大浪費。在情報搜集方面,雙方互相警惕,導致情報利用率很低。這種內耗使得日本在戰爭中的實際軍事行動大打折扣。
(二)國際形勢變化
德國與蘇聯的關系變化對日本的戰略選擇產生了重大影響。1939 年 8 月 23 日,德國瞞著日本與蘇聯秘密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這讓日本被德國狠狠耍了一把,也是對北進政策的一個重大打擊。日俄戰爭及九一八事變後,日本一直視蘇聯為其大陸政策的最大威脅,而德國與蘇聯的結盟使得日本的北進計劃落空。
同時,歐戰爆發後,歐美列強把主要精力投向歐洲戰場,資源西調,無暇東顧,亞洲突然變成 「真空地帶」。這給日本 「征服亞洲、稱霸世界」 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會。1940 年,日本決定放棄北進,選擇南進政策。在亞洲,除了中國、日本等極少數國家外,其他都是歐美列強的殖民地。東南亞地區英國、美國、法國、荷蘭等國的陸軍弱小,戰鬥力可想而知。日本外務大臣松岡洋右在演說中正式提出建立 「大東亞共榮圈」,實施南進政策,發動太平洋戰爭只是時間問題了。
此外,諾門罕戰役中,日本引以為傲的關東軍被蘇聯一頓虐,傷亡 12000 余人,損失極其慘重,被迫與蘇軍簽訂了停戰協定。經此一役,日本看到了蘇聯的真正實力,北進策略遭到了日本高層的質疑。而二戰初期,美軍一直作壁上觀,沒有幫助任何一方。但隨著日本在太平洋地區的擴張,1941 年 12 月 7 日,日軍偷襲了停駐在珍珠港的美軍太平洋艦隊,這下將美國拉入了戰場,成為了同盟國的一員大將,太平洋戰爭正式爆發。日本在太平洋戰場上遭到了重大打擊,再加上諾門罕戰役的慘敗,日軍最終放棄了北進策略。
七、地形與戰略選擇
(一)陜西的戰略地位
陜西地處中原中心地帶,地形奇特,易守難攻。其西部的秦嶺山脈和黃河構成了天然的屏障,在步兵時代,這無疑給日軍的進攻增加了極大的難度。
從軍事戰略上看,陜西是連線華北和西北的樞紐所在,秦嶺則溝通南北。攻下陜西,日軍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侵略大計都會好實施很多。早在古時,陜西的潼關就是兵家必爭之地。潼關北鄰黃河,背靠秦嶺,西鄰華山,東鄰崤函通道,地勢極為險要。古人常以 「細路險與猿猴爭、人間路止潼關險」 來形容潼關地勢的險要。日軍前前後後進行了二十次的渡河戰役,均以失敗告終。同樣,豫湘桂會戰後,日軍奪取洛陽,威脅西安,但一直到抗日戰爭結束,日軍都沒能突破潼關防線。
陜西不僅有著重要的軍事戰略地位,還是中共的重要根據地。這裏有著堅強的地方武裝力量和充滿活力的黨組織網路,為抗戰提供了堅實的後勤和人力支持。國民政府在此設立了黃埔軍校的分校,培育了無數軍事人才。這些軍校學生在戰場上成了抗日戰爭中的中堅力量。
(二)福建的戰略考量
福建地形崎嶇,多山。其內部幾乎全是山地地形,日軍所擅長的大機械戰鬥在山區內根本施展不開拳腳,運輸補給也十分困難。而對於中國軍隊來說,福建是很適合打遊擊的地方,一旦日本進攻可能陷入一個持久的消耗戰。
福建資源稀缺,人口也不多,相比其他地區,戰略價值並不高。當時的福建已探明的礦產資源稀少,地廣人稀,糧食產量更是少得可憐。在這樣一個付出與報酬不成比例的省份,日軍認為攻打福建得不償失。
此外,中國在福建有著較強的軍事力量存在。當時的國軍顧祝同在福建有大量的駐軍,隨時準備反攻。在南方的新四軍在福建也有大量分布。同時,福建人民抗日情緒十分高漲,幾乎全民皆兵。在這樣的情況下,日軍妄圖將福建長期圍困,然後讓福建不攻自破。但還沒等他們開始打福建的主意,他們就已經戰敗投降了。
八、敵後抗戰的意義
(一)阻礙資源掠奪
日本在侵華戰爭中,為了支撐戰爭機器,瘋狂掠奪中國的資源。然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敵後抗日活動,極大地阻礙了日本對戰爭資源的掠奪。
在東北和華北地區,日本制定了【「滿洲」 產業開發五年計劃】和【華北產業開發五年計劃】,企圖開采和掠奪中國的煤炭和金屬資源。但由於中國抵抗力量的不同,兩個計劃的完成度有很大差異。在東北地區,雖然抗聯奮勇抗戰,但在日本關東軍和偽滿國軍的絕對軍事優勢下,只能實作小規模的襲擾,無力對日本的開發計劃進行大規模破壞,因此 「滿洲」 五年計劃大體上順利完成。而在華北地區,我軍在開辟敵後根據地方面與敵人鬥爭激烈,對日本的資源掠奪計劃造成了重大打擊。
以河北為例,河北是世界級的鐵礦產地,煤炭資源也極為豐富。日本對華北地區的掠奪步伐很快,不僅對傳統煤鐵資源進行掠奪,還對紡織、水泥、火柴、機械等新興的民族工業進行打壓和壟斷。為了實作對占領區內的經濟控制,日本政府還制定了【北京都市計劃大綱】和【大天津都市計劃】。然而,由於我軍的敵後抗戰,這些經濟政策未能全部得以實作。
在礦產資源掠奪方面,湖北黃石的大冶鐵礦和海南島的石碌鐵礦、田獨鐵礦都成為了日本掠奪的目標。大冶鐵礦在被日本占領期間,大量鐵礦石被運回日本。石碌鐵礦是中國罕見的富鐵礦,日本投入巨大,征用了四萬多名中國勞工,但由於我軍的抵抗和日本制海權的喪失,最終僅累計運送了 41 萬噸左右到日本。田獨鐵礦雖然儲量僅 500 萬噸左右,但由於運輸條件好,日本卻運送了 200 多萬噸到日本。這些數據充分說明,我軍的敵後抗戰對日本的資源掠奪起到了有效的阻礙作用。
(二)切斷 「以戰養戰」 吸血管
日本侵華的核心問題是經濟,其本國資源根本支撐不了規模如此大的一場戰爭,只能 「以戰養戰」。1937 年盧溝橋事變時,日本侵華的資源大部份來源於美國和中國東北。鋼鐵和石油是戰爭最基本的戰略物資,日本占領的東三省為整個侵華戰爭提供了一半的鋼材來源,另一半則是從美國進口的廢鋼鐵。侵華戰爭前三年,日軍所消耗的石油,70% 來自於美國。
中國共產黨所領導的敵後抗戰,從根本上掐住了日本軍國主義的 「命門」。以華北抗日遊擊戰為例,八路軍對在冀中地區的日軍交通線,進行長期的破交戰。平均每天破壞鐵路 6 公裏,公路 15 公裏,橋梁一座半,炸毀卡車一輛。每 7 天炸毀一個日本人控制的火車站,每 9 天炸毀一個火車頭。這種破交戰加劇了日軍的消耗,使日本在中國北方占領區始終是只進不出的純消耗狀態,最終必然被拖死。
與此同時,八路軍也加強對農村基層的控制。八路軍派出工作隊深入農村,每到一地,解決百姓 「看病、識字、吃飯」 的民生問題。搞土改,減租減息。在一支支工作隊的努力下,廣大農村基層政權掌握在了八路軍手中,日軍對占領區的有效控制僅能達到縣城一級。這相當於切斷了日軍深入基層的毛細血管,無法有效獲取養分。在抗戰後期,不少地區出現日軍經常拿槍支彈藥,跟八路軍新四軍交換給養的情況。
(三)維持敵後抗戰的艱難與策略
抗戰期間,即便中國共產黨采取了極其靈活的策略,敵強我弱,要在敵後持續生存,維持弱平衡局面,仍遠遠不是那樣輕松。羅榮桓曾描繪冀魯邊日軍嚴密控制的場景:「提起冀魯邊,恐怕在全世界的戰史上也找不出這樣一塊地方和這樣一頁戰史。全區真是公路如網,據點碉堡林立,吹號、點燈互相均可聽見、看見,一有動作各據點均可聯合出動;不僅縣有封鎖溝、封鎖哨,即區亦有,重要村莊均被遮斷,冀魯邊至今沒一塊沒有被改變的地形,所有土地均被分割為網格子形了。」 八路軍要在這種形勢下堅持下來,真可謂如履薄冰。
在與日軍爭奪的初期階段,中國共產黨非常強調發揮能動性,要求盡力以政治、軍事、社會思想的全面戰爭與日軍周旋。山東黃縣報告反資敵鬥爭的狀況,可見中國共產黨抵抗之激烈:「鬥爭方式:甲、首先號召中國人不應供給敵人,敵人奪了糧去我們就得餓死。…… 再由區公所下令堅決不給敵人拿捐。乙、區中隊到遊擊區一帶活動,遊擊區成立自衛團站崗,來了小股敵人中隊打之,來的多了,自衛團崗哨便招呼村中人逃跑,同時村裏有壞分子鼓動給敵人拿捐或已暗中當上偽村長,則堅決的鎮壓之。丙、我占劣勢遊擊區主要是拖延、緩交、應付等。」 晉西北 1942 年的反蠶食報告中,提到該區 1942 年一共逮捕了偽村長等投靠日軍人員 289 人,槍決 31 人,可見只要條件授權,而地方領導者又相對傾向於直接抵抗,即便選擇與日軍展開有限度的合作,還是有可能遭到強力鎮壓。
比較典型反映中國共產黨這一時期靈活爭奪民眾策略的是兩面政策。在鄉村的 「爭奪」 中,出現了中共檔談到的所謂 「怪現象」,就是 「工作較好的現在大都不能進出了,而工作較差甚至於沒有工作地區,則成了本區的中心地區」。其實,這種怪現象正是弱平衡下中國共產黨不得已的選擇,也是韌性堅持的反映。作為弱勢的一方,無法自主選擇生存區域,只能在不斷的遊走中獲取空隙,盡可能抓住生存的機會。正因此,一般談論抗戰根據地,多會提到的中共政治上的三三制原則,經濟上的減租減息、合理負擔、累進稅等措施,此時多已難以有效實施,爭取民眾的辦法必須在實踐中不斷發現、創造、修正,具體的策略運用遠遠比簡單的原則規定來得復雜,也更為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