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擊落F-117的一個細節:南聯盟效仿中國擊落U-2戰法,操作僅用17秒

2024-03-20軍事

在冷戰後期的緊張氣氛中,一個被認為是隱形的幽靈——F-117A「夜鷹」隱身戰鬥機,正高速穿越南聯盟的防空監控網。它的存在,對於任何敵對力量來說,都象征著無法逾越的技術壁壘。然而,就在這樣一個充滿緊張和不確定性的夜晚,一場精心策劃的戰術展演即將上演,它將挑戰現代戰爭中技術與智慧的較量。

一個幾乎被視為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正在悄然展開。在這場高科技與創新智慧的較量中,究竟誰將成為最後的贏家?

技術局限與戰術創新的較量

在冷戰的廣闊背景下,空中偵察成了國際賽局的尖銳前沿,而美國的U-2偵察機與F-117A「夜鷹」隱身戰鬥機無疑是這場較量中最耀眼的明星。它們代表了當時無與倫比的科技成就,擁有高度的隱蔽性和遠距離偵察能力,成為美國情報收集和軍事打擊的利器。對手國家面對這樣的高科技威脅,似乎陷入了技術上的絕對劣勢,但是正是在這種壓力之下,一些國家不僅沒有被動挨打,反而激發出了創新的戰術思維。

U-2和F-117A都擁有當時最尖端的技術,設計上追求極致的隱蔽性和效能,但它們的成功運用也暴露出了一些關鍵的瞬間弱點。這些弱點,雖然微小,卻成為了對手可以利用的關鍵。對手國家沒有被這些高科技裝備的表面優勢所嚇倒,反而透過深入分析和研究,找到了突破口。他們利用自己的優勢,諸如對老式雷達系統的深入理解和套用,發現了在特定條件下,這些被認為過時的裝置仍能有效探測並釘選這些高科技目標。

「近快」戰法的誕生

然而,正當這些先進飛機在敵方領空高高在上、自信滿滿地執行任務時,地面上的一群軍事人員正在靜靜地覆寫著空中偵察的規則。這就是「近快」戰法的故事,一個看似簡單但在實戰中極具威力的戰術。

「近快」戰法的核心在於極大地壓縮了雷達開機到發射飛彈的整個操作流程。在這種戰法中,所有的操作都被設計得盡可能簡潔快速,以確保在敵機進入射程的那一刻能夠立即做出反應。這種方法的一個關鍵點是對雷達使用方式的革新。在傳統的防空系統中,射控雷達從偵察到釘選再到發射飛彈的過程中一直開啟,這不僅消耗大量能源,而且容易被敵方偵察到雷達訊號,從而暴露防空系統的位置。

為了克服這些問題,「近快」戰法采取了分工合作的方式。在此戰法中,空中搜尋任務不再由負責最終發射的S-75地空飛彈射控雷達承擔,而是轉交給了「松9」雷達。這種雷達雖然技術上不如射控雷達先進,但它擁有更大的搜尋範圍和更長的探測距離,能夠在不暴露飛彈發射系統的情況下,提前發現並跟蹤敵機。只有在敵機進入S-75飛彈的有效射程內,且「松9」雷達已經準確傳遞了敵機的位置資訊時,射控雷達才會被啟用,而這個過程通常只需要幾秒鐘。

此外,「近快」戰法還包括了對操作人員行動的嚴格要求。從接收命令到執行發射,每一步都被重新設計和最佳化,以去除任何不必要的動作。甚至連射擊口令都被精簡,所有這些改變都是為了一個共同的目的——將反應時間縮短到最低。這種對速度和效率的極端追求,讓「近快」戰法成為了一種在面對技術上更為先進敵機時的有效對策。

透過這種創新的戰術,即便是在技術參數上不占優勢的情況下,也能夠有效地利用自身的優勢,對敵方構成嚴重威脅。在實戰中,「近快」戰法的成功套用,不僅僅是對防空戰術的一大突破,更是對軍事思想和戰術創新能力的一次重大考驗。它證明了,在現代戰爭中,技術雖然重要,但創新的戰術思想和精湛的操作技巧同樣能夠成為戰場上的致勝關鍵。

「近快」戰法的成功

1963年11月1日,在江西上饒地區的陰雲之下,一場不為人知的空中對決悄然上演。這一天,中國的飛彈二營準備利用一種創新的戰術——「近快」戰法,面對一架看似無懈可擊的U-2高空偵察機。這架偵察機,以其高度的隱蔽性和飛行高度,長久以來一直是冷戰中西方情報收集的尖刀。

在那個特定的早晨,隨著天空逐漸明亮,飛彈二營的成員們已經進入了緊張的準備狀態。他們的任務是利用新近研究出的「近快」戰法,試圖突破U-2的高空偵察優勢。這種戰法的核心,在於極大地縮短雷達的開機時間和發射飛彈的準備過程,以求在最短時間內完成對目標的釘選和攻擊。

整個操作的精髓在於時間的精準掌握和快速執行。首先,飛彈二營改變了常規的空中搜尋模式,將U-2的空中搜尋任務交給了「松9」雷達,這種雷達系統對高空目標有著更好的探測能力。而S-75地空飛彈的射控雷達,則在關鍵時刻保持沈默,以避免過早暴露自己的位置。

就在U-2偵察機飛至35公裏距離上方時,飛彈二營的操作人員迅速行動,只用了短短8秒鐘的時間,便完成了從開啟射控雷達到發射三枚飛彈的全部準備工作。這種迅猛的攻擊速度,大大超出了U-2飛行員的反應時間。

在這緊要關頭,三枚飛彈如同三道閃電劃破長空,準確無誤地擊中了U-2偵察機。那一刻,高空中的寧靜被瞬間打破,爆炸聲響徹雲霄。U-2偵察機如同一片殘葉般從天空中緩緩落下,標誌著這場精心策劃的戰術成功達成了預定的目的。飛行員葉常棣,在經歷了高空墜機的驚駭後,最終被活捉。

南聯盟的奇跡之戰

1999年3月27日,隨著夜幕的降臨,一個平靜的傍晚被緊張的氣氛籠罩。南聯盟第250防空旅第3營的官兵們,在這一刻集中了所有的註意力和專業技能,他們面對的挑戰是一項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發現並擊落一架F-117A「夜鷹」隱身戰鬥機。

F-117A,一種利用尖端隱身技術幾乎在雷達上留不下任何痕跡的飛機,被認為是當時世界上最難以被發現和擊落的目標之一。然而,就在這一天的傍晚,老式的S-18雷達系統卻捕捉到了這架「夜鷹」的蹤跡。這一刻,對於第250防空旅第3營的官兵們來說,不僅是對他們技術和反應速度的考驗,更是一次歷史性的機會。

當F-117A出現在雷達螢幕上時,操作雷達的官兵們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這種飛機被設計來執行最隱秘的空中任務,它的雷達隱身能力使其能夠在敵人的眼皮底下完成任務而不被察覺。但是,就在這一天,它的身影意外地出現在了南聯盟防空系統的監控下。

發現目標後,官兵們立即進入了高度的戒備狀態。他們知道,面對這樣的目標,每一秒鐘都至關重要。於是,當F-117A飛至23公裏距離上時,官兵們果斷地開啟了SNR-125射控雷達,準備進行下一步的操作。這個決定意味著,他們已經進入了與「夜鷹」隱身戰鬥機的直接對抗階段。

隨著射控雷達的啟動,緊接著在F-117A飛至13公裏距離時,三營的操作人員迅速發射了飛彈。整個從發現目標到發射飛彈的過程,僅僅用了17秒的時間。這種高效率的操作顯示了第250防空旅第3營官兵們非凡的專業技能和卓越的反應速度。在這短短的時間內,他們不僅成功地對一架幾乎無形的目標進行了定位,還完成了對其的有效攻擊。

當S-125「涅瓦河」飛彈在空中迅速接近F-117A時,這架「夜鷹」幾乎沒有任何反應的機會。它在高速飛行中被飛彈精確命中,成為了南聯盟防空部隊擊落的又一架證明他們技術和戰術水平的飛機。這一刻,不僅標誌著南聯盟防空力量的一次巨大勝利,也展現了他們在面對高科技挑戰時,透過創新戰術和精湛操作技巧成功克服技術差距的能力。

這個過程,雖然聽起來簡單,實際上卻需要極高的專業技能和敏銳的直覺。雷達操作員必須在極短的時間內辨識出雷達訊號中的異常波動,並立即進行反應。在那一刻,雷達螢幕上的每一個微小變化都可能是關鍵的線索。當F-117A開啟炸彈艙,其雷達訊號突然增大,這一變化雖然微小,卻被警覺的操作員捕捉到了。

正是這個瞬間的發現,為南聯盟地空飛彈部隊提供了罕見的擊落機會。隨後的操作流程,從發現目標到發射飛彈,全部在短短17秒內完成,展示了南聯盟防空部隊不僅在技術上的精準,更在戰術套用上的高效與果敢。

對比中國在1963年使用「近快」戰法成功擊落U-2偵察機的事件,我們可以發現兩個歷史時刻之間戰術思想上的相似性。盡管山姆-2和山姆-3飛彈在型號上有所不同,但它們的雷達制導方式和地面操作方式展現了明顯的一致性。這種一致性不僅體現在使用相似或相同型號的雷達進行前期搜尋上,更體現在整個操作流程的高效簡潔上。

嶽勝軍,於超.從「近快戰法」說開去[J].國防,2017(6):8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