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一仗繳獲2000多挺輕重機槍!可以裝備出多少個步兵團?

2024-06-21軍事

抗日戰爭勝利後,蹲守晉西已久的閻錫山部晉綏軍突然積極了起來,一方面急於收編山西偽軍為所謂的「省防軍」,共計收編5個軍5萬余人;另一方面則派出直系部隊搶先接收日軍所占的城鎮據點,並向我根據地「插釘子」,由此引發了上黨戰役。

當時晉綏軍派出的搶占部隊為史澤波所率的3個步兵師、2個挺進縱隊、2個保安團、2個支隊共計14000余人,占領上黨地區後又收編了當地偽軍3000余人,所以該部總計為17000人。

而晉冀魯豫軍區則分別集結了太行、太嶽、冀南的主力部隊迎戰,不過因為當時跟日偽軍的戰鬥還在繼續,加之主力軍地方化的緣故,大多數主力團的實力還未恢復,所以雖然集中編成了3個縱隊,但總兵力只有31000人。

不過戰區臨近我核心根據地,還有5萬余名地方幹部、民兵等參戰,雖然這些力量不能參與直接野戰、攻城戰,但在其他保障後勤、傳遞情報、運送傷兵、打掃戰場等方面發揮了很大作用。

當然,晉綏軍部投入的兵力也不止前述提到的17000人;後續其又增援了2個軍的6個步兵師(缺2個步兵團)、2個炮兵團以及偽軍改編的省防軍1個師、1個團參戰,這批援軍的總兵力也有21000人。

因此在談及上黨戰役時,有晉綏軍參戰12或13個師(有些是折合計算,所以標準有差異)38000人之說。

當然大家肯定會問,這樣來看晉綏軍的一個師難不成還不到3000人?

這個數據乍一看很反常識,但確實是當時晉綏軍的基本情況,因為當時晉綏軍的編制很多,但兵力卻不足,所以幾乎砍掉了一切支援性兵額,幾乎把全部兵力都編為戰鬥兵。

晉綏軍步兵團原本編制為1500人,實際一般編1200到1300人,再壓縮下兵員的話,每個團實際編1000余人,基本把3營9連,外加團直屬的機炮連塞滿即可。

因為晉綏軍的師幾乎也沒有直屬隊,所以它的一個師轄3個團,基本就是3000多人的樣子;加上出戰時後方再留守一些人馬,那麽實際出戰的陣容往往連3000人都不足。

不過這3000人馬確實該有的戰鬥編制它都有,所以配備的武器倒是不少。

所以上黨戰役結束後,晉綏軍這38000人被殲滅了35000人,武器裝備大量被繳,其中包括輕重機槍2200余挺,具體分類是重機槍80余挺、輕機槍2100余挺。

當然,大家肯定會疑惑,這其中的輕重機槍比例為何如此之大?

這主要是因為晉綏軍當時的武器主要靠自給,老蔣並不發武器;山西大部失守後,閻錫山其實內遷了軍工廠,雖然軍火產量比當年的太原廠不可同日而語,但輕機槍還是可以大量生產的,不過重機槍產量很少,所以晉綏軍的輕重機槍裝備比例就失衡了。

當時晉綏軍的一個步兵團內,團級機炮連裝備幾挺重機槍和幾門迫擊炮,而輕機槍裝備在步兵連,平均每個連大致可裝備6挺。

而上黨戰役晉綏軍失敗後,這2200多挺機槍被晉冀魯豫軍區野戰部隊繳獲,這可是非常好的裝備補充。

當時我軍的重機槍和迫擊炮也是裝備在步兵團級,上黨戰役前一半的步兵團還沒有這樣的重武器,而繳獲之後便可以補齊建制了。

如果以每個團屬機炮連配備4挺重機槍來看,繳獲的80多挺重機槍可以裝備至少20個步兵團。

20個步兵團啥概念呢?

咱們一個野戰縱隊是3旅9團制,基本上這批重機槍繳獲可以滿足大約兩個縱隊的基本重機槍需求(之所以說基本,是因為每個團配4挺其實也不多,但好歹先解決有無問題)。

而輕機槍方面,如果按照繳獲的2100挺計,再按照每個步兵連強化到6挺輕機槍(之前咱們一般是每個連3挺)計算,可以換裝350個步兵連。

晉冀魯豫軍區野戰部隊在上黨戰役後普遍恢復3營9連的步兵團制,再加上充當警衛任務的團直屬特務連,則總計每個團有10個步兵連。

那麽2100挺機槍則可換裝35個步兵團,基本上可以把當時組建第2、第3、第4縱隊的輕機槍需求都可以滿足了。

不過這裏面也有個問題需要註意,那就是這2100挺輕機槍裏,可能包含一部份的衝鋒槍,當時統計成沖鋒機槍也給計入到輕機槍類別了。

所以我們參考晉綏軍自己的說法,稱其損失了1800挺輕重機槍,這是排除衝鋒槍後的數據。

那麽我們以咱們每個團大約裝備64挺輕重機槍計,這些機槍也可以換裝大約28個步兵團。

當時晉冀魯豫軍區第2、第3、第4縱隊直接擴編成27個步兵團的機槍需求,還是可以滿足。

當然,因為咱們本身有自己的裝備,這些繳獲機槍其實也不可能一口氣都裝備;其實當時還有一部份裝備給了新整合的地方軍(這些部隊後來也陸續升編為主力),還有些則作為庫存,畢竟晉造輕機槍品質不太好,損壞也會很多,後續還得補充。

另外值得註意的是,上黨戰役還繳獲了百萬發之巨的子彈,有槍有彈為晉冀魯豫軍區軍區野戰部隊後續在邯鄲戰役和晉南方向的作戰提供了物質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