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國產渦扇-20開始量產,為什麽運-20,一定要擺脫俄制發動機?

2024-06-29軍事

距離去年四月份,央視公布了裝備渦扇20的全新運20運輸機運-20B,時間已經過去了一年有余。如今國產渦扇20發動機很有可能,已經開始量產。這個訊息無疑是震撼人心的,帶來最大的好處就是中國運20運輸機,可以無限量量產了。除此之外,也預示著,中國在航空發動機領域,徹底擺脫了俄制發動機的限制。那麽問題來了,為什麽在發動機上,我們受俄羅斯限制比較大呢?為什麽我們一定要擺脫俄制發動機呢?

大型運輸機

多年以來,由於中國起步較晚,在飛機的研制上,中國沒有俄羅斯和美國強大。尤其是在運輸機領域,過去我們能夠拿出手的成績是非常少的。在新中國剛成立的時候,中國軍事空運方面幾乎是個空白,沒有能力研發自己的運輸機,也沒有多少錢購買國外強大的運輸機,而且有時候,不是說有錢就能買到的。所以中國軍事空軍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力,使用的只有運-5輕型運輸機。運5是中國自主研發的第一款運輸機,具備運費低,飛行距離短等特點。

雖然運5的出現,突破了中國研發運輸機的困局,但它並不能解決中國在軍事空運方面的絕對劣勢。在眾多運輸方式中,空運和海運陸運相比,或許不具備價效比的優勢。但它絕對是最快的一個運輸方式,它不像海運和陸運那般,在意天氣氣候以及地形。許多對陸運來說是天塹般存在的運輸困境,空運毫不費力的就過去了。

其實單以運輸機的速度,足以讓它成為軍事運輸力量的主要支撐點。比如現代噴射式運輸機的時速可達800公裏,即便是渦槳運輸機,時速依然可達到500公裏。這份速度是海運和陸運的數倍乃至數十倍。再加上空運不受地形和水文條件的影響,可以跨緯度無視山川地形的運輸方式。能夠在戰事發生後,快速將部隊或者裝備運輸到目標區域。所以各國空軍都極為看重運輸機的裝備情況。這樣能夠在未來戰爭中占取先機。

所以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中國就開始走向自主研發運輸機的道路。空軍使用的大型運輸機分兩種,一種是戰術運輸機,一種是戰略運輸機。這兩種運輸機的最大載重均超過了100噸,而飛行距離卻超過了數千公裏,甚至達到了數萬公裏。

戰術運輸機,一般用來運送常規武器或者補給。戰略運輸機,因能夠快速運輸核武器,所以起到戰略核威懾的作用。和陸基洲際彈道飛彈以及核潛艇裝備的潛射洲際彈道飛彈,並稱三位一體核打擊體系。

中國運輸機困境

就像中國海軍過去兩棲運輸能力不足一樣,中國空軍的軍事空運能力也是不足,而且比海軍面臨的問題更加嚴重。長期以來,中國空軍能夠使用的運輸力量,全部依靠於10多架伊爾-76大型運輸機。雖然後續幾年我們又先後獲得了兩批翻新的伊爾76,但是由於幾架伊爾76改裝成了預警機以及發動機實驗平台,所以實際上能夠充當空運力量的伊爾76架次依然不過30架。雖然我們也有運8中型運輸機,但是數量依然不足。

要知道我們地大物博,領土面積極大,周邊鄰國眾多,不乏和中國有領土爭端的國家,而且中國軍事力量進展迅速,尤其是空降兵領域,不斷從摩托化升級到機械化,甚至更高級別的存在。空降快速突擊車,空降步兵戰車以及空降自行迫擊炮等先進裝備不斷換裝空降部隊,甚至未來我們還會有大口徑的火炮也會裝備空降部隊。而這些先進武器,無一例外都是體積龐大的存在,對於軍事空運的能力要求更高。

在國際采購方面,我們能夠買到的運輸機屈指可數,全新的伊爾76不用多想了,基本買不到。而伊爾476則是尚不成熟,可以說中國采購大型運輸機的處境愈發的惡化,那麽基於這種情況,我們只能也必須研制自己的大型運輸機。

但是問題又來了,大型運輸機,即便是技術要求高,以中國的實力還是能夠做到的。不管是機身結構,還是材料科學,亦或者航電系統,經過多年的技術積累,我們基本上克服了,並且完全做到了獨立自主。但是有一個難題,卻不是那麽好突破的。它就是航空發動機。

如果說戰機是皇冠,那麽發動機就是支撐皇冠的架子,沒有這個架子,即便皇冠再耀眼,也無法成型。但是中國在航空發動機方面,沒有多少技術積累。再加上西方國家嚴密封鎖相關技術,妄想使我們在航空發動機領域沒有絲毫進展。這時候,我們只能和俄羅斯合作。

以前俄羅斯前身蘇聯有一段時間是我們的盟友,後來蘇聯解體後,俄羅斯處境艱難,兩國合作還算默契。再加上還有烏克蘭。簡單地說,在起步階段,我們沒有倒下,反而越走越遠。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中國使用的發動機,基本都是俄制。比如早期的殲擊機殲10、殲11,再到後來的殲16。即便是最先進的殲20在最初問世的時候,使用的都是俄制發動機。

甚至就連中國的L15教練機,用的也是烏克蘭生產的發動機AL322。

在運輸機和轟炸機領域,比如轟6K和運20一開始使用的同樣是俄制發動機D-30KP2。從2009年到2016年,七年時間裏,我們前後五次買了俄羅斯發動機。俄羅斯也總共交付了463台D-30KP2。這些發動機基本都用來生產運20了。

透過購買俄羅斯和烏克蘭生產的發動機,先是幫助我們解決了有飛機沒有發動機的尷尬,同時也給了我們學習拆解的榜樣,在此基礎上,中國開始研制自己的發動機。並且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比如殲10,一開始使用的是俄制AL30F發動機,後來國產渦扇10A量產後,殲10換裝國產心臟。最大的好處就是我們可以開足馬力生產殲10,而不用擔心飛機產量過多沒有發動機可用的困境。如今裝備國產發動機的運20B問世,代表著運20也可以開足馬力,不用因為發動機不多,而不敢大規模量產了。

為何擺脫俄制發動機

以中國的體量,必然要裝備實力強大的大型運輸機。而且大型運輸機必須要具備續航超過4000公裏,能夠短距離起降,甚至能夠在簡易的跑道上起降。所以即便運輸機不強,也要強於C17運輸機。這樣一來,中國空軍在未來就能用極強的作戰能力,能夠快速將合成化部隊以及裝備武器,送到任何我們想要投送的地方。

簡單地說,大型運輸機是軍事強國必不可少的武器裝備。不管是增強中國軍事力量,亦或者強化國防,保衛國家安全和領土完整,以及促進祖國統一,都有不可磨滅的力量。而運20則是這份力量。運20,我們很難就研制出來了,但是現在服役的數量非常少。原因就在於發動機跟不上。

一開始運20使用的發動機是俄制的,由我們掏錢,俄羅斯負責生產。這樣一來,雖然也能解決發動機難題,但是新的問題來了。不但供應不穩定,在技術上也受制於人。俄羅斯的情況我們都知道,在俄烏沖突爆發前,它的工業體系就不太完整,導致生產速度不快,七年的時間裏,只交付了四百多台發動機。

如今俄烏沖突爆發,那麽俄羅斯生產的發動機必然要優先裝備自家軍隊,至於外貿,只能從牙縫裏省一點了。所以雖然我們的運20生產線速度快,但是缺乏發動機,也讓運20的整體產量上不去。

接著就是技術上受制於人,直白的說也很簡單,俄羅斯雖然也願意賣發動機,但是賣掉的都是存在技術落差的,也就是說俄羅斯並不會賣現有更先進技術的發動機。比如我們前幾年采購的D30KP2發動機,雖然是裝在運20身上使用。而運20是先進大型運輸機方面最強之一。但是D30KP2不是俄羅斯手中最強的發動機,它最強的發動機是AL-41F,RD-33MK和D-30F6。但是這些發動機俄羅斯藏著不賣,哪怕中俄兩國關系不錯,我們也願意出高價,但是它就是不賣。

所以為了增強中國在航空發動機領域的實力,也為了生產更多的運20等戰機。我們必須研發自己的發動機。也就是在這等情況下,渦扇20出現了。厄齊爾渦扇20的實力是非常強的,D30KP2最大推力只有12噸,是中涵道比發動機。而渦扇20最大推力達到了14噸,是大涵道比發動機。舉個最簡單的例子說明兩款發動機的區別。

在過去使用了D30KP2發動機的運20時代,運20無法運輸99A主力戰車。但是裝備了渦扇20的運20B卻能做到。簡單地說這次我們不但擺脫了俄制發動機,而且實力最強了。對此你怎麽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