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7月的一天,國民黨中將李彌正在家中郁悶的閑坐時,突然接到通知,讓他第二天早上去蔣介石的官邸,說有要事商量。
李彌聽後,興奮之余,卻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因為他心裏清楚,自己丟掉了基本部隊,加之此前在雲南的表現,老蔣對他很是猜忌,屬於棄用之列。
李彌是雲南盈江人,黃埔四期生。在蔣軍的黃埔四期生中,李彌的晉升速度還是很快的,1948年8月,整編第八軍擴編為十三兵團,李彌升任兵團司令;同為四期的胡璉,看似風頭很盛,在整編十八軍擴編為十二兵團後,也只得了一個兵團副司令的職務。
李彌
十三兵團隨杜聿明集團在陳官莊地區覆滅後,李彌化裝後僥幸逃離,到南京後,老蔣讓他重建十三兵團。
從淮海戰場逃出來的胡璉,受老蔣之命重建十二兵團。由於國民黨江西省主席方天是「土木系」的骨幹,和胡璉私交很好,胡璉在江西拉壯丁時,得到方天大力支持,逃回來的原十二兵團潰兵也大都被胡璉收攏,因此胡璉很快重建十二兵團,並任司令官。
李彌沒有方天這種當省主席的「死黨」,所以他的十三兵團遲遲沒有重建,費了好幾個月,才拼湊重建了第八軍。李彌這個曾經的兵團司令官,降成了第八軍中將軍長。
雲南起義前夕,老蔣派李彌率第八軍開進雲南,和已在雲南的余程萬的二十六軍,劃入第六編練司令部,李彌、余程萬分任編練司令、副司令。
老蔣本以為,有第八軍、第二十六軍在雲南,眾寡懸殊之下,雲南省主席盧漢不會有異動。不想,盧漢很有手段,1949年12月9日,他將到昆明的國民黨大員張群軟禁後,以張群的名義通知在昆明的李彌、余程萬等蔣系大員到公館開會。
如果是以盧漢的名義通知,李彌、余程萬等人肯定會猶豫的,分析這其中是否有詐,但張群身份特殊,既有西南軍政長官的唬人頭銜,又是老蔣的結義兄弟,李彌等人只能是乖乖的按照‘「張長官通知」,於當晚九時準時來到盧公館開會。
李彌等人來齊後,盧漢讓警衛營長帶人將他們繳械後押到五華山(雲南省府所在)看守,當晚盧漢透過廣播對外宣布了雲南起義的訊息。
在第二天的起義簽名中,被關押的李彌、余程萬等人盡管不情願,但還是選擇了簽字。訊息傳到台灣,老蔣對李彌、余程萬竟然出現在起義通電人員的名單中,大為不滿,他重新委任了新的第八軍、第二十六軍軍長,由曹天戈、彭佐熙擔任。並派陸軍參謀長湯堯飛去雲南,指揮第八軍、第二十六軍反攻昆明。
李彌和余程萬
為了讓湯堯賣命,老蔣在顧祝同的建議下,將湯堯升任為陸軍副總司令兼第八兵團司令官(該兵團剛重建,轄第八軍、二十六軍)。
在湯堯指揮下,第八軍、二十六軍向昆明發起猛攻。為了扭轉危局,盧漢先後釋放了李彌、余程萬。李彌回去後,違背對盧漢的承諾,和軍長曹天戈勾連前來,繼續對昆明進攻;余程萬是個仗義人,他對盧漢主動釋放自己很感激,回去後試圖率部起義,但在二十六軍頑固軍官的抵制下,起義未遂。
我軍挺進雲南後,湯堯、李彌、余程萬等人均無心再戰,率部撤逃滇西。期間,湯堯帶著李彌、余程萬飛去台北見老蔣。
老蔣見到三人後,將湯堯表揚一番,冷眼註視李彌,最後把余程萬臭罵一頓。原來,余程萬試圖起義的事情,已經被第二十六軍的保密局特務密告台灣。老蔣鑒於余程萬在二十六軍的影響,所以暫時隱忍不發,但心中已有了殺心。
當湯堯、李彌、余程萬再次回到滇西後,余程萬擔心老蔣早晚會對他下毒手,找了個機會離開,去了香港。1955年8月27日,余程萬在香港家中遭遇匪徒搶劫,中槍身亡,死因成謎,他的舊部普遍認為,所謂的匪徒,其實就是台灣派來的殺手。
由於第八軍的軍長已經變成了曹天戈,而曹天戈為了控制軍權,對李彌的態度很微妙,李彌在1月中旬找了個機會,飛去了台灣。
李彌到台灣後不久,戰局突變,我軍神兵天降,奇襲滇西,殲滅了國民黨軍在大陸的最後一個兵團(第八兵團),俘虜了湯堯、曹天戈等人。
滇西的蔣軍覆滅後,李彌對老蔣再無利用價值,於是遭到棄用。李彌無所事事的在台北的家中,待了整整半年。直到1950年7月,才得到老蔣召見。
老蔣為何突然態度轉變,要見李彌這個棄將呢?這要從一個叫李國輝的團長說起。在1950年1月底,我軍奇襲滇西之時,第八軍709團團長李國輝預感不妙,帶著一千多人及眷屬,穿越野人山,在4月下旬,來到了緬北邊境、湄公河西岸的一個叫「小猛棒」的地方。
在小猛棒,李彌遇見了先一步到來了的一支殘軍(由二十六軍278團團長羅伯剛、副團長譚忠所帶的七百多人)。
兩股殘軍會合後,羅伯剛無心留在這裏,他把團裏的機槍賣給了當地土司,然後拿著換取的金條溜之大吉了,走之前讓278團殘部歸譚忠指揮。
接下來是學羅伯剛逃離,還是暫時安營紮寨呢?李國輝和譚忠商議後,認為小猛棒屬於金三角的中心山地區域,易守難攻,是個臨時駐守的好地方。於是,兩股殘軍合兵一處,設立指揮部,由李國輝、譚忠分任總指揮、副指揮。
殘軍有一台損壞的電台,修好後,李國輝、譚忠向台灣發去電報,希望能得到支援。老蔣對這支千來人的殘軍不感興趣,指示回電「自謀生路」。李國輝、譚忠失望之余,也就只能自謀出路了,他們帶著殘軍及眷屬就地開荒,修建房屋,同時又收編當地的馬幫武裝,雲南邊境的一些國民黨殘軍也來到金三角,和李國輝等人會合。
到了6月初,李國輝、譚忠的部隊已經發展到三千余人,小有規模,這自然引起了緬甸方面的註意,交涉無果後,緬軍出動一萬余人,進剿金三角的國民黨殘軍。
殘軍
面對緬軍優勢兵力,李國輝並未硬拼,而是帶著主力撤入山區,拉鋸一個多月後,趁著緬軍疲憊不堪之際,發起反攻,大敗緬軍。
此戰,緬軍不僅未能完成作戰目標,反而讓殘軍在反攻中占據了更多的地盤。當台灣的老蔣得知殘軍的表現後,覺得這是一支可以利用的力量,打算在金三角做一做文章。
殘軍的靈魂人物李國輝只是一個團長,老蔣不清楚他的底細,在得知他是李彌的舊部後,便決定派李彌去金三角,摘李國輝的「桃子」。
當李彌來見老蔣時,老蔣劈頭就罵:「你把這麽一支這麽能打的部隊就扔在緬甸? 」
李彌是老蔣的學生,太了解這個校長的作風了,見他罵自己,心中大喜。果不其然,罵完後,老蔣態度一變,以和藹的語氣和李彌攀談,提出讓他去金三角,指揮殘軍。
這是難得的東山再起的機會,李彌沒有不答應的理由。1950年9月,準備就緒的李彌離開台灣,輾轉前往緬北。
李彌到後,在台灣的大力支持下,殘軍發展很快,兵力最多時達三萬余人,這已經不是緬軍所能單獨應對的了。靠著手下團長李國輝打下的基礎,李彌這個敗軍之將成功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