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北韓半島突然發生了一場規模龐大的戰爭,以金日成為首的北韓和以李承晚為首的南韓展開了曠日持久的激戰。
戰爭給北韓半島民眾的生活帶來了極大傷害,而美國則出於制霸東亞,遏制蘇聯和中國的目的,以「聯合國軍」向名義率領18國聯軍幹涉半島戰事。憑借美軍將領麥克亞瑟優秀的指揮藝術和絕對的力量優勢,美軍一度將北韓人民軍擊退到北方,美軍戰機也在中朝邊境進行無差別的轟炸,給邊境地區的中國民眾帶來了不小的損失。
在這種情況下,剛剛結束多年戰爭,建立新國家僅一年的中國本著國際主義的精神,派遣解放軍以誌願軍的名義前往半島,與北韓人民軍並肩戰鬥。最終,誌願軍經過三年苦戰,以極強的戰鬥意誌和優秀的戰術運動,將聯合國軍反推到了三八線附近,最終形成了如今南北韓軍事分界線的局面。
1,誌願軍遺骸如何回國?
但在這場戰爭中,誌願軍本身也付出了不小的損失,對於在朝誌願軍陣亡,失蹤的烈士數量,中方進行過多次統計。
首先是2000年,【解放軍報】曾報道稱,誌願軍在朝烈士數量是17萬1687人。但這份烈士名單統計的都是能找到姓名的烈士,戰場上還有很多找不到姓名的烈士沒有完全納入統計。
後來,遼寧省丹東市抗美援朝博物館在民政部的幫助下對全國各地進行了走訪調查,又在2006年確認烈士數量是18萬3108人。
最終,民政部和總政治部又仔細梳理各方資料,將犧牲的無名烈士,支前人員,民兵和回國後因戰爭傷害犧牲的人員數據匯總,最終確定有19萬7653名烈士在抗美援朝中付出了生命。他們的犧牲為維護世界和平,維護祖國的安全形勢做出了巨大貢獻。
而他們當中有不少人的遺骸長期遺留在北韓半島,數十年後才陸續歸國。
這些烈士中,有一部份掩埋在北韓境內。北韓為此修建了8個集中的誌願軍陵園,北韓民間亦有一些小型陵墓。這些誌願軍陵園有時候還會受到北韓方面的憑吊,但大多沒有回國遷葬。
還有很多誌願軍烈士的遺骸,因為歷史原因,留在了南韓境內。這些烈士的埋身之處一般都是按照【日內瓦公約】的規定合葬,然後以「陣亡中國軍人」的名義建立陵園。當然,也有一些烈士遺骸散布在各處,需要進行仔細的挖掘和考察才能知道身份。
早在1981年至1989年期間,南韓就曾透過北韓作為中間渠道向中國移交了42具誌願軍遺骸,開啟了在韓誌願軍遺骸的回國之旅。
而大規模的誌願軍遺骸回國活動則是2013年6月南韓時任總統樸槿惠訪華期間達成的。經過中韓雙方達成的協定,中韓雙方將從2014年開始,對以埋葬在南韓坡州墓地的誌願軍遺骸進行整理和鑒定,然後在每年清明分時完成這一年的遺骸交接準備,隨後便擇日將遺骸送回中國。
中韓兩國鑒定誌願軍遺骸的方式主要有兩種。
第一種是透過烈士遺物判斷。畢竟,總會有一些陣亡烈士的遺骸會留下肩章,徽章,名牌等顯示個人身份資訊的物件,透過這種方式鑒定,準確率很高。比如,2022年回國的第九批誌願軍烈士遺骸中,原23軍73師218團的4位元烈士遺骸就是透過遺骸身邊的印章鑒定的。
第二種方式,則是根據整理歷史資訊,尋找當年征戰的資料和親歷者,按照「同一地點,同一支部隊,同一時間」的原則進行判斷。這種鑒定方式的準確度也很高。
其實,為了方便後續的烈士家屬尋親等各項事務,中國民政部和軍事醫學研究院等機構還啟動了建立誌願軍遺骸DNA資料庫的工作。在條件合適的情況下,未來如果采用DNA鑒定的方式搜尋,也會是一個不錯的方式。
按照慣例,這些被整理後的誌願軍遺骸,將會從坡州墓地送到仁川國際機場,然後由中國駐韓大使等人出席交接儀式,簽署交接書。移交到中方的烈士遺骸會被覆蓋上國旗,然後在進行簡短的追悼之後送入中國空軍的運輸機。
這些運輸機則會將遺骸送往沈陽仙桃機場,途中還會得到解放軍的戰鬥機全程互送,以彰顯這些烈士的地位重要性。到達機場後,再由民政部,軍委,北部戰區和遼寧省等各路機關舉行迎接儀式,將烈士遺骸送入沈陽的抗美援朝烈士陵園。
值得一提的是,以往送烈士遺骸回國的運輸機主要是伊爾-76,這是中國以前從俄羅斯手中采購的飛機,一度是解放軍手中唯一的戰略運輸機。畢竟,解放軍的運輸機當時就沒有能達到載重40噸以上,航程4000公裏以上的。
但在2016年以後,隨著中國自主研制的運-20出世,它也順勢接過了運送誌願軍遺骸的重任。
此外,以往為誌願軍遺骸飛機回國提供護航是殲-11戰鬥機。而在最近一次交接是2023年11月迎接第十批誌願軍遺骸回國途中,解放軍派的是兩架殲-20隱身戰機護航。想到當年韓戰時,中國缺乏足夠的空中力量,如果誌願軍烈士泉下有知,看到中國空軍的迎接陣容,恐怕也會倍感欣慰吧。
2,南韓為什麽歸還誌願軍遺骸?
那麽,南韓為什麽要歸還誌願軍遺骸呢?
答案很簡單,那就是為了提升中韓關系。
不論是南韓在上世紀80年代第一次向中國歸還誌願軍遺骸,還是2014年之後的歸還遺骸活動中,其執政者基本上都奉行對華友好政策。
比如,1981至1989年第一次歸還誌願軍遺骸時執政的南韓總統是全鬥煥和盧泰愚。全,盧雖然是軍事出身,在韓戰期間和誌願軍是敵人,他們在南韓國內的名聲也不怎麽樣,但他們的對華政策一直都很積極。
這其中,全鬥煥開啟了戰後南韓對華經貿交流的先河,還在1983年5月的妥善處理了中航296航班劫機事件,使得南韓與中國政府有了第一次實質性接觸。
而盧泰愚執政時,南韓更進一步與中國在1992年正式建立了外交關系,雙方的經貿交流進一步加深。盧泰愚本人也在1992年9月存取了中國。因此,全,盧二人在執政時歸還誌願軍遺骸,向中方釋放善意是很正常的事情。
而2014年再次提出歸還誌願軍遺骸的樸槿惠總統,其執政前期也一貫奉行對華友好政策。她的繼任者文在寅亦是如此,延續了友華政策。即便是如今代表南韓傳統保守派的尹錫悅總統執政,他在積極靠攏美國和日本的同時,也對中國采取了務實的外交政策,多次宣稱不能因為安全和政治問題影響中韓之間的貿易關系,並表示中韓之間將基於原則和互惠的關系進一步提質。
而且,在對於韓戰這件事兒上,南北韓兩國雖然有不同的立場,但在南韓民間,對於中國誌願軍參戰一事,南韓的反應並沒有那麽激烈,許多南韓民眾也不會把誌願軍當成妖魔化的對手,這一點也能從南韓影視劇中對誌願軍的形象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正因為如此,南韓歸還誌願軍遺骸的活動從2014年至今從未中斷。
從經濟角度來看,中國在很長一段時間裏都是南韓最大的貿易夥伴。僅2023年,中韓雙邊貿易額就高達3107億美元。南韓企業在華投資,將商品銷往中國已經是普遍現象。中國市場的存在關系到了許多南韓企業的營生。
而如果從地緣形勢的角度來看,中國對南韓來說也是非常值得合作的夥伴。畢竟,中韓之間本身沒有太多利害沖突,南韓的對外安全重心是針對北韓,南韓也不像日本那樣,對台海問題感興趣。更何況,中國沿海的港口和水道是南韓重要的海上生命線。
正因為如此,發展良好的中韓關系對南韓來說非常重要。在如今中國經濟強勢崛起,對世界影響力越來越大的情況下,相信未來中韓之間的經貿往來必然會更加頻繁。
當然,對於被運送回國的誌願軍遺骸,他們大多最終都會被送往像沈陽烈士陵園等地安葬,遇到清明節等日子,往往還會接受憑吊。對於這些在韓戰上犧牲的烈士,中國人民也不會忘記他們建立的功勛。
因為,在他們的犧牲與付出的背後,體現是抗美援朝戰爭中誌願軍堅韌不拔地戰鬥意誌。不論是在長津湖忍受嚴寒犧牲,還是在上甘嶺激戰中頂住一次次炮擊,火攻而犧牲,又或者是在後勤運輸中頂著美軍戰機空襲犧牲,他們都為誌願軍的一次次勝利做出了貢獻。
沒有他們的犧牲和奉獻,沒有他們的鋼鐵意誌,誌願軍就不可能將聯合國軍趕回三八線以南。而正是在韓戰結束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才改變了對中國僅僅是一個貧弱國家的態度,轉而對這個偉大國家的軍事潛力進行了重新評估。哪怕是海外華人的地位也因為誌願軍的勝利和意誌大大提高。
不僅如此,從國家安全的角度來看,這些誌願軍烈士的犧牲也是有價值,有意義的。他們的犧牲和最終的停戰協定,讓中國避免了在冷戰時直接與西方陣營的國家接壤,對祖國東北邊境的安全意義重大。
總而言之,19萬7653位烈士的犧牲,國人應當銘記,始終緬懷。中韓兩國基於人道主義和合作的烈士遺骸回國活動未來也要繼續開展下去,直到他們全部回到祖國。因為,祖國始終不會忘記每一個在海外為國而戰的忠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