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如果台灣回歸,中國會發生什麽變化?網友:該我們捏他的後頸了

2024-04-27軍事

| 文淵的歷史書

編輯 |文淵的歷史書

前言

為什麽一定要解放台灣呢?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產生懷疑, 中國為何要費這麽大的精力、冒這麽大的風險解放台灣呢 ,就算沒有台灣,我們照樣可以發展的很好呀。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為何一定要將台灣收回, 並不單單是因為中國刻在骨子裏的「一個都不能少」的心理。

軍事層面:打破美國封鎖,東山再起重塑亞太格局

第一、 突破美國第一島鏈的桎梏

長期以來,美國在西太平洋為中國精心打造了三道島鏈封鎖體系, 其目的就是妄想掌控亞太地區,遏制中國。

其中美國的第一島鏈橫跨日本列島、台灣島、菲律賓群島等, 是直接威脅中國周邊安全的關鍵一線。

第一島鏈上的其他島嶼都有美軍駐紮 ,無論中國海軍航向太平洋還是進出島鏈,都將受到美軍的嚴密監控和火力威脅。

但一旦中國收復台灣島, 第一島鏈的這一致命弱點便將不復存在。

屆時中國海空力量 將徹底擺脫近海束縛,形成面向遠洋的新型主力艦隊 ,暢通無阻進入太平洋。

東海艦隊和北海艦隊甚至可能合並重組 , 以台灣島為依托,成為中國最強大的遠洋作戰力量。

此外, 台灣島上擁有眾多優質軍港, 如左營、基隆等均具備停靠大型戰艦的條件。

一旦控制台灣,這些軍港就 為解放軍提供了絕佳的前沿陣地 ,可在此停駐潛艇、航母等戰略力量,覆蓋整個西太平洋。

特別是核潛艇基地布置在台灣,不僅 可打破目前仍被監視和牽制的困境, 更大幅提高其隱蔽性和機動性。

第二、掌控西太平洋戰略要沖

台灣地理位置獨特,東瀕太平洋,西臨台灣海峽,收復台灣後, 將使中國在西太平洋地區擁有絕對的戰略制高點。

一方面,中國海軍艦隊 可直接從台灣海峽南北兩翼駛入太平洋 ,完全掌控巴士海峽等進入南海的必經之路。

從而 切斷美軍在南海及西太平洋的活動空間 ,削弱其在亞太地區的力量投射能力。

中國也可以借此 更好的掌控日本、南韓等國的海上生命線和資源通道 ,一旦有事,隨時可采取有力管控行動。

日韓地緣上的軟肋一旦暴露無遺,其外交政策將別無選擇, 只能對華有所靠攏。

另一方面,隨著遠洋軍力的擴張,美軍在亞太地區的兩大軍事要地—— 沖繩和關島軍事基地,將直接暴露在中國的射程之下 ,其戰略價值和作用將大幅降低。

而且台灣島東瀕太平洋,背山面海,具有得天獨厚的軍港優勢。

只要解放軍在島上部署足夠的航空力量和飛彈武器,加上海上艦載力量的遙相掩護, 即使沒有其它根據地,也完全可控制西太平洋的入口。

屆時美軍的第三島鏈反制力量將徹底失去進入機會。

第三、削減美國核力量優勢
當前, 美軍在台灣島上駐紮少量人員, 負責營運台中樂山上的兩座鋪路爪遠端預警雷達。

不過說的是「營運」, 但其實這預警雷達的真正控制權其實在美國手裏 ,甚至這個雷達站裏也極有可能都是美軍人員。

而這種雷達,一旦中國收復台灣, 必將被移除或者將其直接報廢。

不過如果中國最終選擇武統台灣的話,這些預警雷達也會是 我軍的首要打擊物件。

只要沒有了預警雷達,中國進行戰略突防和反擊成功的機會將大大增加, 美國在核力量對華威懾方面長期保持的優勢也將不復存在。

第四、 反制美軍的"殺手鐧"
除了剝奪美軍的核力量監視優勢, 台灣島本身也可以成為中國打造"殺手鐧"反制美軍的絕佳地理位置。

收復台灣後,中國可在島上建設面向太平洋的新一代預警雷達系統,將預警監視範圍擴充套件至遙遠的東北太平洋,甚至 覆蓋美國本土。

一旦與陸基常規飛彈武器結合, 中國便可形成一支反制美國的可靠力量。

面對"可進可退"的常規反制力量, 美軍無論在亞太地區或全球其他地方幹啥壞事的時候都得掂量掂量。

所以僅從軍事層面來看的話,一旦台灣回歸後,其完全可以成為中國遏制美國霸權的"殺手鐧"。

經濟層面:註入發展新動力,破解增長瓶頸

第一、 汲取台灣高科技產業優勢
台灣在半導體、電子、精密機械等高科技和精密制造領域一直 處於世界領先水平,是全球IT產業不可或缺的一環。

尤其在芯片制造上, 台積電 的產品工藝和技術儲備更是位居世界前列。

一旦收復台灣 ,這些產業優勢和頂尖人才將全部融入中國科技發展的大潮 ,為中國高科技產業的持續壯大註入強勁動力。

長期困擾中 國發展的芯片"卡脖子"問題 將一舉迎刃而解。

未來,不僅中國將可以自給自足供應芯片, 中國芯片產品極有可能在全球占據領先優勢。

屆時,反過來將會對美國等西方國家的高科技產業構成極大威脅, 成為中方在科技領域遏制他國的重要手段。

第二、 擴大超大規模內需市場
與大陸相比, 台灣地區的基礎設施相對陳舊落後 ,公路鐵路年久失修,機場港口碼頭狹小擁擠。

因此,收復台灣後,大陸可以在島內展開規模萬億人民幣的基建現代化改造。

預計將耗資上萬億, 涉及交通運輸、能源電力、市政環境、新型城鎮化等多個領域和行業。

這一龐大投資將 有望帶動上萬億產值產業鏈 ,釋放台灣本土及相關大陸地區的巨大內需市場潛力。

屆時,基建行業、鋼鐵水泥、機械裝置、高科技等諸多領域,都將迎來持續的高速發展期。

相比之下,大陸地區早已不具備如此規模的基建需求, 台灣地區的超大內需潛力將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

第三、 提振出口企業利潤率
多年來,台灣借助其特殊地理位置, 在中西方貿易往來中扮演著"中間商"角色。

憑借各種關稅壁壘和中轉費用,台灣企業賺取了大量經濟利益,據估算, 台灣每年透過這種"中介"方式賺取上千億新台幣的利潤。

一旦收復台灣,台灣作為"中間商"牟取大量利潤的這一 中介環節將被徹底瓦解。

屆時,中國出口企業將可直接與全球買家貿易, 中間無需多余的關稅和費用開支 ,出口產品的經濟利潤率將隨之大幅提升。

此外,中國大陸與台灣地區在產業鏈上具有高度互補性。

台灣在中高端產品加工和設計方面處於領先,大陸則在勞動密集型產業具備優勢。

在一體化後, 中國出口將實作產業鏈的完整閉環, 既保證了底層代工環節的成本優勢,也能提供高端的智力與技術含量,為產品贏得更高的市場溢價。

這必將極大地提振中國出口企業綜合利潤率。

第四、 引領亞洲一體化行程
台灣回歸祖國後, 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影響力將大幅式微, 相應地, 中國在東亞外交領域中的主導權也將隨之增強。

在沒有美國幹涉的情況下,推動亞洲區域一體化行程將更加順利,亞洲經濟共同體等設想也將加速推進。

經過數十年發展, 中國與東協、日韓等周邊經濟體的利益已經高度融合 ,形成了錯綜復雜的產業鏈。

而台灣回歸後,中國的整體國力將再上新台階,外交實力和影響力也將大幅提升,必將在推動區域一體化和重塑區域地緣政治經濟秩序方面發揮主導作用。

政治層面:消弭內患,凝聚民族自信

第一、 化解歷史頑疾,鞏固政權地位
台灣問題是中國近現代史上遺留的頑疾, 也是阻礙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最大障礙。

一旦成功解決台灣問題,便將徹底消除外部勢力對中國內政的幹涉可能。

這將全面掃清中國現代化行程中最後一大內患, 屆時,中國將真正開啟全面推進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

第二、 整合海內外華人力量
長期以來,台灣地區被美國當作在華人世界滲透認同的前沿陣地。

反之,一旦收復台灣,中國在全球華人中的正統地位和號召力將再次彰顯。

屆時, 海外華人對祖國認同感必將大增, 中國軟實力影響力也將隨之擴大。

隨著國內政治地位的鞏固,中央將有更大能力整合海內外華人力量,凝聚民族自信心和文化認同感,最終達至同心同德、團結一致。

屆時海外僑胞定將紛紛回流國內, 以實作個人理想也好、報效祖國也罷,無疑將為中國持續發展註入源源不斷的新鮮血液。

提升國際影響力和話語權

此前, 西方國家常常利用台灣問題窺探、幹涉中國內政。

但一旦徹底解決台灣問題,則會進一步彰顯中國作為獨立自主的大國地位,在全球事務中的國際影響力和話語權也必將大幅提升。

毫無疑問,擁有了發言權, 中國推進全球治理體系、經濟秩序和地緣政治格局改革的力度也將與日俱增。

屆時,中國必將在引領建立新型國際關系、新型大國關系等方面扮演更加主導作用, 徹底顛覆西方國家長期主導的國際秩序格局。

結語

無論從政治、經濟、軍事,還是地緣戰略等多方面考慮, 解放台灣都將極大增強中國的綜合國力,助推中國實作偉大復興的歷史行程。

所以, 台灣是必須要解放的!

參考資料:

(1)、公開秘密首次曝光?蔡英文視察樂山雷達站,身後出現美國人的臉--環球網

(2)、美國消費,台灣埋單!被「吹爆」的樂山雷達站救不了「台獨」--台海網